从部队大院到“北京医院”——回忆40多年前河西堡镇的一些往事

霞霞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月11日是个普通的日子,4月11日也是个特殊的日子。</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6年的4月,参加过抗美援朝、有着25年军龄的爸爸要从部队转业了。4月初把家里的东西托运走后,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熟悉的左邻右舍、告别了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告别了生活多年的部队大院……举家迁往爸爸新的工作单位——甘肃省武威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现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医院)。</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从金华坐火车到杭州游览了西湖,后又在上海看了外滩转了南京路,最后乘火车一路向西,记不得是熬了两天三夜还是三天两夜,终于在4月11日中午到达了目的地—甘肃武威地区河西堡镇。</p><p class="ql-block"> 河西堡本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村小镇,后来陆陆续续有了几家大的厂矿,人成了工业重镇。1970年2月,为落实“六二六”指示,北京市第一医院一分为二,下放到了甘肃。主要的外科力量来到了武威,内科力量多安置在了永登。当时地委考虑到河西堡镇既是农村又是新的工矿区,所以就将医院安置到了河西堡。1971年2月,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建起了土木结构的“工”字形门诊部、住院部,还有几排职工宿舍。从此,千年戈壁诞生了一所拥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深受人民欢迎的医院,周围的群众都亲切地称之为“北京医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爸爸与全国著名护理专家黎秀芳在医院门前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爸爸与黎秀芳握手告别。</p> <p class="ql-block">  医院后面就是职工住宅区,十几排平房中,最前一排左数第二户,土坯结构,青砖地面,30多平方米,进门一个大半间,右侧套一个大间,后套一个小小的厨房,这就是我们以后吃饭学习睡觉的地方。家具还没到,房子空荡荡的心也空荡荡的。房子前面是一大片空地,遍地都是石头炉渣,荒凉无比。这里几乎家家都以自家房屋边线圈了个小院子,围墙有用红青半截砖砌的、有用大炉渣堆的、有用土坯垒的......真的是各尽所能、五花八门。</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新家没有院子,那时候领导和普通百姓一样,没有一点点的特殊,初来咋到的我们只有自己想办法了。不久联系上了当地工作的亲戚,也结识了一些单位的老乡,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家也有了自家的小院,院子的左边一角盖了间大的伙房,不仅可以做饭,还可以放一些杂物;后来还在院子里挖了菜窖、砌了煤仓、垒了鸡窝,除了走人的地方外,还开了一小块菜地,种了韭菜、芹菜、小白菜等,还种了几颗大丽花……通过几年的建设,小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都说人间最美四月天,如今四月的河西堡也真是花红柳绿,而当年河西堡的四月是怎样的呢!路边不多的小杨树光秃秃的,马路上土苍苍的,一些干草枝随风摇晃,大人小孩还穿着棉衣,没有新鲜蔬菜,水果更谈不上......</p><p class="ql-block"> 从山清水秀的江南一下到了千里戈壁的西北,环境气候是其次,主要还是生活的艰难。四月是个青黄不接的季节,新鲜蔬菜没下来,冬储菜我们又没有,好在从部队走时带了一些大米和海带,那段时间我们主要是靠米饭和炒海带度过的。记得一次一个叔叔到武威办事,回来给了我家一小纸包指头长的韭菜芽,那就是我们很久没有见过的新鲜蔬菜了。</p> <p class="ql-block">  户口落上了,有了粮本。那时的粮食是按人按年龄定量供应的,细粮(白面)、杂粮(苞谷面、芽面、小米)也是有比例的,每人每月4两清油,大米压根就不供应。每次买粮我们都拿好几种袋子,装各种不同的粮食。那时候白面真的不经吃,蒸馍馍是不敢用纯白面的,一般都是苞谷面和白面掺合,蒸成发糕,现在说来这可是健康养生食品,但那时天天吃真是难以下咽,所以至今我对苞谷面的食品都敬而远之。对了,还有难以驾驭的芽面呢,芽面就是发了芽的麦子磨成的面,看上去和正常面粉没啥两样,但其实不筋道而且黏性大,不能擀面条,也不能蒸馒头。尽管如此,妈妈也要想办法把这样的面粉做成好吃的面食,让我们吃饱。</p><p class="ql-block"> 记得1979年秋季,开学的日子,部队的张同贵叔叔到酒泉安置转业干部,事后顺道在河西堡下车来看望爸爸,中午在家吃了一顿饭,临走时说,没想到老领导生活的这么艰辛,其实那时我们的生活已经好了许多。2000年元旦,三师子弟在金华大聚会,我们姊妹四人专程去看望转业到金华的张叔叔和杨姨,杨姨见到我们还关心地问我们现在生活得怎样呢!</p><p class="ql-block"> 由于“北京医院”远近闻名,爸爸又在医院工作,所以老家的亲戚看病都找到我家,我们不仅要带他们看病,还要负责他们的吃住,还要给住院病人送饭,有的一住就是个把月,常常是一个没走,一个又来了,家里和招待所差不多,我们有时候到别人家借宿,有时候睡在木箱子上......尽管那时生活条件不太好,但父母对他们都很热情,并且提醒我们要尊重善待来自农村的亲戚。</p><p class="ql-block"> 河西堡镇虽然地处落后的西北,但随着各种厂矿企业的迁入和建起,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不长的街道也越来越繁华……受“北京医院”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口音也从部队孩子的统一腔调渐渐变得“京味”十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