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10日上午,芷江二中政史地教研组以“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为主题开展了四月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核心,追求“让学生学会”,是课堂教学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开始到课堂实践全程不变的目标追求,更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应有之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教研组长孙权美老师做会议主题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 对于教师的教学,如何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怎样实现“让学生学会”?关键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学习目标当摆设”“有目标无评价”“只管教不管学”等陈旧做法,让教与学、教与评、学与评一致性指向课程标准,做到“教―学―评”有机衔接。为此,教师必须具备并不断增强以下四种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和讨论</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一 适切确立学习目标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学习目标在教、学与评中的统领地位。学习目标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预期学生学习进程能够达到的目标,它指向课程标准,引导、驱动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终点,也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因此,为保证其科学性与适切性,教师要做好以下三点:</p><p class="ql-block">①做好三个分析</p><p class="ql-block"> 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反映课程理念,是国家意志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体现,是学科教学的根本依据。教师要分析“课程内容”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p><p class="ql-block"> 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是对课程标准最好的阐释,了解教材内容的结构与组成,明确哪些内容是可以“用来教”的,如何最大化发挥教材内容的价值,怎样根据教材内容补充合适的学习资源。</p><p class="ql-block">②规范目标叙写</p><p class="ql-block">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课堂评价依据学习目标进行,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因此,学习目标必须能够测量、利于评价,这要求教师具备必要的规范叙写学习目标的能力。第一,要明确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在叙写目标时,要突出“学生能”;第二,要善于运用可操作的具体行为动词,表达“学生怎么做”,如写出、列出、解答等第三,列出合适的行为条件,表明“学生在什么条件下做”;第四,提出程度要求,即“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如准确表述、全面概括等。</p><p class="ql-block">③清晰呈现目标</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呈现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理解目标要求。呈现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目的是让学生明白。</p><p class="ql-block"> 孙权美老师以七年级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为例形象深入的分析了在“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教师如何确立学习目标。</p> <p class="ql-block">第二 恰当设计评价任务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中要随时关注学生“学到哪里了”,检测这一状态的关键技术是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做出的判断,是连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桥梁。要架设好这座高信息流通量的桥梁,教师需要具备恰当设计评价任务的能力,需要做到以下三点:</p><p class="ql-block">①紧扣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 学习目标就是评价目标。关键是做到有效驱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又能催生学生丰富的学习信息,通过成果展示、问题提出、作品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学习历程“到哪里了”,距离学习目标“还有多远”,确保评价任务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目标旅程中各种信息的鉴别力、诊断力,真正实现基于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的最大价值。</p><p class="ql-block">②符合学生学情</p><p class="ql-block"> 评价任务是评价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基于课标、教材和学情而设计,评价任务同样也要依据学情设计,做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如何让评价任务贴近学情?要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评价任务,任务的起点要瞄准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理解评价任务,清楚地知道要“做什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起点、学习差异,准确把握学生针对特定学习目标可能出现的学习障碍、学习困难等,给予方法指导、思路引领,以便及时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持续向学习目标前进。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已知和未知的知识、素养水平,设计合适的范例,在恰当时机给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知道要“做到什么样子”。</p><p class="ql-block">③创设任务情境</p><p class="ql-block"> 评价任务就是通过创设复杂的情境,将情境中的问题设计成一个大任务,以大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把学习信息作为判断学生是否“学会”的证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和讨论</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三 准确收集判断学习信息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从教学设计走向教学实施,评价任务由静到动,由文字变为教与学的理性导航,评价在“学习中”进行,全部嵌入课堂教学进程,学生学到哪里,评价就评到哪里,学什么,评什么。要实现评价任务对学习的导航功能,教师就要具备信息收集与目标判断的能力,及时收集、甄别学习信息,准确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p><p class="ql-block">①催生学习信息 </p><p class="ql-block"> 教学活动告诉学生“怎样到达”学习目标,关键环节在于催生学习信息,评价学生学习。教师呈现评价任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启发、互动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多样化的情境任务中开展广泛、灵活的学习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里经历真实学习的过程,产生足够多的有价值的学习信息,从而满足课堂评价的需要。</p><p class="ql-block">②收集学习信息</p><p class="ql-block"> 最佳方法就是针对学习目标设计大任务,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习和信息反馈过程,学生的表情、回答、作品等都是学习信息。</p><p class="ql-block">③判断目标达成</p><p class="ql-block"> 教师收集学生信息时,要及时甄别学习信息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和讨论</span></p> <p class="ql-block">第四 及时反馈优化学习进程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评价与反馈可以称作一枚硬币的两面,在诸多影响学习的因素中,及时而良好的反馈对于学习能产生更佳效果。好的反馈会舍弃无效环节,进一步改善学习进程,保证学习更高效,目标达成度更高。从评价到反馈,再到改善,三者构成了一个指向有效学习的驱动链条,持续推进学生的学习走向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①及时进行反馈学习</p><p class="ql-block"> 教师可以借助解释评价结果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教师要选择好的反馈方式,如描述性反馈,借助学生的答案样例、作品等,持续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不断改善学习。</p><p class="ql-block">②改善学习进程</p><p class="ql-block"> 学情的动态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目标的适切性。反馈能够及时发现学习目标存在的缺陷,教师从而可以做出恰当的调整。</p><p class="ql-block">③灵活创设作业</p><p class="ql-block"> 教师还应善于依据学习目标,分层分类设计课外拓展提升作业,设计创智类作业,设计探究类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每一份好的作业,都会给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教研之路其修远,时刻上下求索之。带着一丝期待,前行才更激情无限,带着一颗坚定的心,前行才更铿锵有力,乘风破浪正远航,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芷江二中政史地教研组将秉承扎扎实实的教学教研工作作风,带着学生走向更诗意的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