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朋友陪伴我们观赏了重庆宝顶山“大足石刻”,得到人生无限享受和心灵震撼。</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今天参观的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宝顶石刻。</p> <p class="ql-block">千手观音像,雕刻在近百平方米的崖壁上,手心有眼,手执法器,聚雕刻、彩绘、贴金为一体,是世界石刻艺术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宝顶山大足石刻中,有400多尊观音,是名副其实的观音造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尊属猪手观音,神情妩媚,被誉名妩媚态观音。</p> <p class="ql-block">这尊水月观音璎珞俨然,极富世纪之美。</p> <p class="ql-block">相传:转轮经藏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转轮是为了替代诵经。这座转轮经藏屹立在洞窟的中央,巧妙的支撑起了窟顶。</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经殿。所谓经殿,就是用图像来表达佛经的内容。这是唐代晚期观无量寿佛经,殿下人物多达500余尊。各种器物460余件,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中,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已经齐聚一堂。华严三圣像,中文殊菩萨,手托的宝塔高1.85米,重800多斤。</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石刻中三皇洞的造像,被誉为大足道教石刻的精神,道教神系复杂。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南山三清洞,现存造像290多尊。完整的展现了道教的神仙系统,是研究中国道教史的珍贵石物史料。</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被当做道教始祖的老子,在大足最早出现于北宋的石篆山石刻中,不仅是老子,像石篆山石刻,还把一座完整的龛像。留给了孔子和他的十大弟子。在大足石刻中,佛教、道教和儒家皆能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雕刻细腻,神态自若,慈善亲和,极尽东方女性的慈祥、柔美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正毅端坐的释迦牟尼,20余尊造像分列两旁,既可独立成龛,又浑然一体。每一尊都是绝世精品,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孔雀明王,雕凿于北宋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佛教密宗的孔雀明王,经曾广为流传。孔雀明王被视为佛母的化身。他的智慧和慈悲之心,隐秘在大足石刻中,给人以神秘和美的联想。</p> <p class="ql-block">佛像历经800多年而不坠落,堪称力学原理与艺术创作巧妙结合的典范。这三尊佛像,每一尊都高达七米,他们前倾的身躯,仿佛在倾听每一个人欣悦、欢快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此洞是大足石刻中最大的一个洞窟。窟正壁端坐三身佛像,左右臂并作12圆觉。</p> <p class="ql-block">聚光学、声学和美学原理为一体,堪称石刻中的绝妙之作,为世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供台前为皈依菩萨,展示12尊圆觉菩萨在这里轮流问法。相传,这一场问法已经持续了800多年。</p> <p class="ql-block">石刻展示着牧人驯牛的过程,比牛比心。以牧人比喻修行者,从人与牛的相互抗争,到人与牛的其乐融融;从人与牛的心存杂念,到人与牛的守望相助,显示着人与牛的和谐一共生。。</p> <p class="ql-block">30米长的崖壁上,十幅连环画环环相扣,趣味横生,散发着浓郁的巴蜀田园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生死轮回,本是佛教轮回转世思想的形象体现,但转盘中展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充满生活气息,展示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这尊涅盘大佛像,长达31米。他的右肩、双脚隐于山崖之中,仅呈现大半个身躯。给人以无限审美视角和无穷的艺术遐想。</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大足石刻以及75处石窟、五万多尊造像的鸿篇巨制,代表了公元九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观后,无不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和美的享受,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大足石刻,将戴入史册,世代传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