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阅读日志】2023年04月10日(癸卯兔年闰二月二十) 星期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四书”之首的《大学》,是修习儒家文化的总纲。古往今来,多少人在它的指引下,踏上了进德修业的人生之路。《大学》即“大人之学”,旨在帮助每一个人树立起人生事业的宏大格局,追求自己“大写”的人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人生智慧和能量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壹、明明德:擦亮自己的美德</p><p class="ql-block">明明德,如同擦镜子。当我们在整理仪容仪表之前,一定会把镜子擦得干净明亮,这样才能看清楚自己。“明德”就像一面干净明亮的镜子。在古人看来,凡是人与生俱来的各种美好天性,比如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朱熹所提倡的“存天理”,王阳明所提倡的“致良知”,以及我们常说的“良心”等等,人的一切善良美好天性,都是“明德”。</p><p class="ql-block">“明德”时刻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是永远光明美好的。但是它很容易被欲望的灰尘所蒙蔽,使我们听不清自己内心良知的声音,走错路,做错事。正如镜子蒙了灰尘,我们就看不清自己。明明德,就是把原本明亮,却易沾惹尘埃的心之明镜,时时擦亮。所以古语也有云:“物洗则洁,心洗则清。”</p><p class="ql-block">北宋官员赵概为了扫除自己心灵的尘埃,在案头放置了一个瓶子。每当内心生起一个善念,就往瓶子里投一颗白豆;每当内心生起一个恶念,就往瓶子里投一颗黑豆。开始的时候,黑豆很多。于是他就加强自我反省,时时警醒,迁善改过。慢慢的,瓶里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他也以高德之士名世。</p><p class="ql-block">《清稗类钞》记载,沈甸华“闻人有过,辄自警曰:吾得毋有是?”听到别人有过失,就立刻自我警醒:“这个过失,我有没有克服,使它不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房间一日不扫,就会聚集灰尘;心灵若不时时清扫,也会被欲望之尘遮蔽,让内心的“明德”失去作用。</p><p class="ql-block">西汉韩婴曰:“嗜欲者,逐祸之马也。”内心的“明德”一旦失去作用,人就会沦为欲望的奴隶。滑向罪恶灾祸的深渊,品尝欲壑难平的苦果。朱熹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也是一个“明明德”的过程。“存天理”即是明明德,“灭人欲”是“明明德”的方式:通过擦去内心欲望的灰尘,让心中的“明德”光亮如新。</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将“灭人欲”理解为“灭除人的欲望”,其实是曲解了朱熹的意思。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合理的欲望也是天理,过度的欲望才是“人欲”。“灭人欲”是让我们把欲望控制在正当、适度的范围之内。正当、适度的欲望满足,就是人生正常的幸福快乐之源,是值得我们追求的;过度的欲望才是需要我们警醒的。</p><p class="ql-block">明明德,是“自明己德”(朱熹语),通过克制自身过度的欲望,来发扬自身与生俱来的美德。世间最强大的力量,就是美德的力量。这是我们的修身之本,成事之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贰、亲民:做一个“利他”的人</p><p class="ql-block">亲民,就是懂得“利他”。“亲民”原本是指国君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一国的百姓。但它并非国君的“专利”。当国君做出表率之后,全体国民也应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其他的人。“亲民”源自“亲亲”。“亲亲”就是爱自己的亲人,这是人类最大的善良天性。把对自己家人的爱,推而广之到对其他人的爱,这就产生了“利他”的思想。</p><p class="ql-block">创立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大力提倡“利他”的思想,他在《活法》中这样写道:“‘利他’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点严肃,其实‘利他’很平常,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比如,想给小孩好吃的东西,想看到妻子开心的笑容,想让辛苦的父母生活舒适等等。任何行为,只要是出于对周围人的关爱之心,就已经是利他了。为家人努力工作,帮助朋友,孝敬父母……这些朴实的、小小的利他行为,久而久之,就会扩展到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大范围的利他。”所以,我们之所以觉得“利他”比较严肃、空洞,是因为没有从它的根源——“亲亲”来考虑的缘故。“利他”是从爱自己的家人,扩展到爱身边的人,再扩展到爱更大范围的人群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比较严肃,不知如何“破冰”,不妨回到“亲亲”的角度,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家人,这样关系一下就亲近了。</p><p class="ql-block">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十分看重“利他”,对客户、对员工,都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着想。有一次,一名干部提出辞职,任正非很看好他,就多次挽留,但是这名干部还是因为家庭原因要离开。任正非就一直等到12月31日才同意他的申请。因为公司有规定,12月31日之前离职的员工,没有年终奖。后来,这位干部拿到了200万的年终奖,是他在华为拿到的最高的年终奖。从普通人的角度,我们很难理解任正非的做法,但是如果把那位干部看成是自己的亲人,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只有对亲人,我们才会真正设身处地、真心实意、千方百计地为他的利益着想。</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能够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人,一定能够赢得他人的心。他的身边一定不会缺乏忠诚的朋友和事业伙伴,他的人生也将是快乐而成功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关系学、管理学、成功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叁、止于至善:把美德修养到家</p><p class="ql-block">止于至善,就是以善为家。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说:“譬如赴家的一般,必要走到家里才住,这才是学之成处,所以《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我们在外奔波,晚上无论多晚,都要想办法回家休息;求学做事同样如此,必须要有一个归宿,这个归宿就是“至善”。学习道理,务必将其理解透彻了才住;练习技艺,务必将其掌握娴熟了才住;修养美德,务必将其践行到位了才住……如此求学做事,才是“止于至善”。</p><p class="ql-block">唯有做到“止于至善”,才能达到“学成之处”,将学问和功夫修养“到家”,拿到最终的结果。不以“止于至善”为目标的求学和做事,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半途而废,浪费时间。“止于至善”并非难以企及,恰恰相反,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吃饭准时定点,七八分饱,是饮食的至善;睡觉早睡早起,睡足八小时,是睡眠的至善……生活和工作中的“至善”,无非常识,人人都能做到,王子与贫儿无异。</p><p class="ql-block">周文王的“至善”,也不是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作为国君,他对臣属心怀仁爱;作为臣属(诸侯),他对君主恭敬谨慎;作为子女,他对父母孝敬顺从;作为父母,他对子女慈怜爱护;与人日常交往,他讲求诚实守信。这些也无非是圣贤教导世人的基本道理,天下品德高尚的人,不都是这么做的吗?</p><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不同的身份角色,都有各自的“规矩”,这些“规矩”就是至善,本本分分地照着去做,就是止于至善。圣人能做到的,也无非是这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大学》为我们规划的人生总纲,让我们的进德修业有了依据。“明明德”强调一切以修身为根本,“治国平天下”那样的大事,也要从修身做起。修身不用外求,发扬自身美德便是。“亲民”强调要有“利他”精神,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人,这是“明明德”的延伸,爱是天地间最大的美德。“止于至善”强调“以善为家”,一定要践行善,把善修养到家,让善结果。止于至善并非要做高大上的事情,伟大源自平常,做好自己人生每个角色的本分,就是止于至善。一句话:擦亮自己,利益他人,以善为家。这就是《大学》对我们最重要的教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每一天都充满爱、感恩和智慧,向阳而生☀☀☀,与快乐同行。</p><p class="ql-block">祝福丰盛富足,健康吉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