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阅好书 悦成长》</p><p class="ql-block"> 在校长的组织安排下,我拜读了孙媛编著的《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说实话一开始是有点不情愿的,认为自己已经教了二十几年的学,攒够了教学经验,教学不就那么点事吗?但当我拿起这本书时,前言中的一段话激发了我的阅读欲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用那些已被总结出来并具有规律性的心理效应,并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让教育的效果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深处,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结果。难道真有捷径?于是我用心阅读起来。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26个教育心理效应,有理论的解读,有案例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看完这本书,我不由想起了那年秋天的午后。</p><p class="ql-block"> 我正坐在教室的讲台前批改作业,两个孩子急匆匆的跑过来向我告状,“老师,咱班田宇航故意在路上打碎瓶子,满路都是玻璃碎渣差点扎到我们的脚。”提起田宇航这个孩子,让我一个头两个大,典型的问题学生,不写作业,上课爱动,搞小动作,不是偷支铅笔,就是拿别人个橡皮,今天和这个产生矛盾,明天又和那个打架,批评 、指责 、教育,以至于叫家长,三番五次沟通这些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哎,今天又闯了这么大的祸,这条路是本地的村民唯一道路,到底打碎了几个瓶子?影响村民的出行吗?现在正是收秋的季节,路上都是拉玉米的车,这事不容我多想,我便拿起扫把拉起他来到了这条路上,边走边寻找碎玻璃片,边扫起,一开始,他跟在身边不动,看着我一点点的扫了一会,他也有些不好意思,跟着干起来,这条路虽然不长,但是条土路,玻璃渣很难扫起,常常是扫了一堆土,玻璃渣没扫上,还得重来,如此反复,花了两节课的时间,弄得一头汗,一身土,为他犯的错误买了单。他终于低下了头,“老师我错了”。从那以后,这个孩子犯错的机率明显下降了,对于我的话也能听进去了。如今已是我们新乐美发行业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 现在读着这本书,想想上面叙述的这件事,我觉得它给我的反思还是很大的。这件事中,我没有风急火燎地批评指责,而是热事冷处理,留出时间给学生自我反思。让“无声胜有声”,这不就是书中所说的“淬火效应”的具体应用吗?</p><p class="ql-block">这件事中,我以身作则,带领他承担犯错的后果,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让他们在尝到犯错的“苦果”,然后,不失时机地促使其变化。这不就是书中所说的“自然惩罚效应”的具体应用吗? 这件事里,都有我的爱,陪他一起承担后果,我用宽容的心软化了他的情感,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爱护她,使他不再和我对立,我也懂得了有些学生吃软不吃硬,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给足时间,慢慢改正。这不就是“软化效应”的具体应用吗?</p><p class="ql-block">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当我了解了这些心理效应相关知识后,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为了提高我班的语文成绩,让孩子们更乐学,于是我使用了“乔治效应”教育成功来自有效沟通,尝试过程中,我做到书中介绍的三条原则:一、相信学生,接纳学生。我在潜意识中强迫自己相信班级所有学生都有能朝好的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二、尊重学生。对待学生时,我像对待家中的访客,以礼相待,留有情面。三、有同理心,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心情,思考问题。乔治效应让我在两周之后隐约感受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我的语文课了,越来越喜欢语文学习了。渐渐的“南风效应”,“自己人效应”,“情绪效应”让我收获了陈紫轩隔三差五的小小书信,“甘地效应”则让段博雄尝到了挫折的苦果,作业更细心了,更认真了,书写更清楚了,“鱼缸效应”,“摩西奶奶效应”更是让张博宇在语文学习中展示了别样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想要把这个平凡的工作,变成一项事业,需要我们的爱心,需要我们的责任心,需要我们的耐心,需要我们的细心,更需要我们的上进心!让我们一起继续阅读好书,悦于成长,帮助每一位学生迎风远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