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之巅开始

丽芬

<h3>  2023年4月8日,跟阔别多年的表哥约着在上海中心大厦聚聚。见面他就告诉我,比我大9岁,我们是同辈。我说,可在我的记忆里你一直比我大二十岁。<br></h3> <h3>  他说,怎么会呢?我说,最初在他家的时候,只有吃饭他才从楼上下来,话不多,感觉一直在楼上读书。我再大些,到他家,他偶尔会问我学习怎样?学生被问到学习,多少有些不自信。大抵就是这样让我觉得他比我大了好多好多。再加上他一路学神,从建山中学考取了省常中(当时省常中到镇江地区来选拔招生),后去上海读复旦大学,工作六年后表嫂想要出国读书,他陪考的,轻轻松松一下就考取了,还有全额奖学金,读了研究生、博士。所以表哥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br></h3> <h3> 外白渡桥</h3> <h3>  亲戚朋友偶尔会提起表哥的聪明,说去常州上学,天冷写信回来就一个字:冷。大人就知道给他备衣物。没钱了,就写一个字:钱。这些事今儿个跟表哥提起,他说,当时写信要钱含蓄点的,大概是八分钱的邮票几个字。我说,以前去他家,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家有两大间屋子,从上到下,每个柜子里都是书。可见表哥一直很爱读书。在上海中心大厦118层看到两座桥,他说,当初上复旦大学的时候,差不多每个月都坐55路车,经过外白渡桥,到南京东路。那时候南京东路上有一家最大的综合性新华书店,穿过一个巷子后可到福州路上的外文书店和科技书店,他有时泡在书店读书,有时浏览和选购自己想要的书籍。他说,出国后,别的不舍得花,但是买了好多外文专业书籍阅读。留学期间,他还自学了好多计算机语言、编程。真令我钦佩!<br></h3> <h3>  一直以来,表哥始终坚持读书、学习、钻研,不断勇攀高峰。我开玩笑跟表哥说,小时候你一直是我们的榜样,现在还要选在最高层观光相聚,一览众山小。看来你就喜欢高,也是我们仰望的高度。<br></h3> <h3>  我们在上海中心68层莱美露滋一起用了餐。边用边聊。</h3> <h3>  吃过午饭已经两点多钟,我们兴冲冲地前往苏州,真可谓“你一句春不晚,我就来到了真江南”。到达苏州,园林已经闭园,我们打车径直前往平江路。可五点多钟正是高峰期,车子拥堵严重,坐了二十分钟的样子,我们便决定走路过去。一路上,他看到好多穿着汉服的美女,几乎每看到一个或一群过去他都要说,咱们家的也要穿。我说有的呢!哈哈哈。</h3> <h3>  表哥太喜欢平江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拍,一个劲地说,这里的店名好清雅,江南气息扑面而来。“想你的风吹到了苏州”、“好想你”、“遇见”、“海小姐的玫瑰饼”等,他都一一拍下来了。表哥文学功底也很深厚,看的书也杂,断然不是“书呆子”,而是博采众长,非常健谈。我想平江路上的店名一定勾起了他心中的罗曼蒂克了吧!</h3> <h3>  表哥想听一听苏州评弹,奈何时间太赶,就在门口看了一眼,听了几声,轻清柔缓,弦琶琮铮,甚是悦目动听。</h3> <h3>  我们在平江路的松鹤楼一起用了晚餐。他说螺丝就是他小时候吃的味道,只不过现在的加了辣椒等佐料,小时候的螺丝是自己摸上来清水煮的。我想:那就是家乡的味道。游子的心头应该也有一缕乡愁吧!我说,清明前后的螺丝最为肥美,叫他多吃点。</h3> <h3>  后来我们又匆匆去苏州中心转了一圈。</h3> <h3>  昨天太晚没有回丹阳的车了,我就住在苏州。正好今天早晨逛个拙政园再回来,我把穿汉服的照片发给表哥,他幽默地说,哇,太靓了,认不出来了。天生丽质,汉家姑娘!</h3> <h3>  再给表哥看看今天拙政园的只此青绿,弥补一下昨天没有看到园林的一点小小遗憾。</h3> <h3>  昨晚差不多到十点我们才从苏州火车站人工售票处买到表哥去往上海的火车票,检票进站前表哥突然张开双臂拥抱了我一下,当时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强忍着……真的,亲情是永远割舍不了,我们多年未见,也是一见如故。此去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相见了……短暂的一天相聚结束了,我们聊了很多,读书学习,工作生活……我们都很积极地、意气风发地过着每一天,表哥业余还爱好唱歌,喜欢打排球。我想对表哥说,别后多珍重。短暂的相逢,永远的想念,它必将长长久久烙印在我的生命里,常想常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