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4月明媚的春光里,“和美课堂”第十九届全国小学英语名师质量教学观摩研讨会走进临沂。本次研讨会在临沂四十中举行,这意味着又一场精彩的在新课标引领下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旅行的开启。4月9日,迎着朝阳,沐浴在春光里,我们开启了本次的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是赵刚老师的课例分享和报告,赵老师选取的是一个故事《The Bird and the Tree》,故事非常的简单。结合赵老师课后的报告,能看出赵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暗含着他的思想,他提出的五个要素的文本分析:即主人公、情节、变化、结论和教育意义。课堂中,先是带领孩子们一起找出主人公bird和tree,通过小鸟由happy到sad的情绪变化,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们去整体观看视频了解小鸟情绪转变的原因,同时以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来讲解south、north、miss等新词。学生们找出小鸟伤心的原因是the workers cut the tree down。接着通过问题Why they cut the trees down?引入the trees are useful这一推动故事变化的重要要素,从而开启了Where is the tree?的寻找之旅,最后the tree变成了火苗,小鸟与大树朋友告别的结局。这一堂课中,我觉得唯一最后一点教育意义没有凸显出来,这是比较遗憾的。如果能在故事中能引导学生们去更深层次的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会更完美。另外,这个故事中提到的match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相距甚远,可以略作调整。</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时董剑老师的一节读写课,正好是我们使用的PEP教材,这节课是四下Unit 4 At the farm中读写课。熟悉的教材让专家教师来呈现课堂,我真的是充满期待。董老师的课堂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妙处理语法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真的是yyds! 复杂的语法远不是机械的训练和生搬硬套的总结能突破的,学生们的感知和生成非常的重要。在我看来,董老师的这节课就是对于BOPPS这个教学模式的实践,是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扎实落地。下面,我将使用BOPPS的教学模式对董老师这节课进行一个深入的再梳理和内化。在Bridge环节,老师通过游戏和歌曲进行了热身后,引入参观农场的情景,创设了Mike is the guide这一语境,从而出示了本课的Objectives:How to be a guide? 并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接下来的教学设计围绕三个任务展开。接下来在Pre-assessment环节,老师通过一副农场图,以两个农场分区On the animal farm和In the vegetable garden,采取了问答的形式进行了学生们先备知识的课前摸底和激活旧知。</p> <p class="ql-block"> 接着在Participatory-learning环节,学生们快速的完成了课本上的勾选,耗时很短,老师在核对答案时快速的书写了板书,接着就是本课的精彩之处,以Where is Mike的问题进行引领,让学生们关注语言的本身,真正的理解this、that、these、those的远近不同含义,也就是学习理解中的知识层面的学习。接下来的改变Mike的位置,让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同一幅图的配话改写,这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用实践活动。以上真的是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对于新课标的一个有力践行。在Post-assessment中对于Mac Donald的评价是迁移创新中对于学生们价值取向的判断和引导。依托农场中动植物,让学生们进行更多的描述,不单纯的是描述,有位置的选择,这就使得这个活动有了很多种可能,有意义,有新意。听完这节课回味无穷,为董老师的巧妙设计折服,为董老师的幽默课堂鼓掌。</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是戈戈老师的课,戈戈老师是我的女神,不,也许是所有英语老师的女神。戈戈老师依然是那么的从容温和,绘本在她的课堂上好像有了魔力,学生们在课堂上慢慢的绽放,绘本故事就这样娓娓道来,不疾不徐。这次戈戈老师带来的绘本课是《The little red bus》,采取的是使用时间顺序进行文本结构的解读,At the beginning、At the end、In the middle的顺序进行了整个教学。在课后的报告中,我才领悟到这就是戈戈老师提到的多次阅读的目的,第一次阅读是让学生们理解故事的Main idea,第二次阅读选取了At the beginning、At the end两个重点部分,让学生们理清了时间线,引导学生们思考文本中的事件和情节的关系,即由old red bus到new red caravan的转变。由此展开了Middle部分的第三次阅读,以问题链Who fixed the bus? Why can they fixed the bus? How did they fix the bus?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思考文本背后的含义。另外使用了Reader’s Theatre和think and talk两个活动,让主人公说话,让red bus说话,只有学生们深入体会了角色的心情和语言,才能学生们理解和感悟文本背后的育人价值。本课最后的Check-Plan-Work-Succeed的育人价值就在绘本的学习中自然而然的生成了。另外新课标强调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转化为素养,使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戈戈老师以A new picture wall的语境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进行了联系作为拓展,让学生们进一步进行表达,深化育人价值,锻炼学生们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听戈戈老师的绘本课,犹如春风里拂过脸庞的垂柳,清新;犹如夏日里饮下的甜品,舒适。我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真的是非常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三位专家老师的课例从文体结构到教学设计,都呈现出了个人独特见解,课堂中专家教师的个人魅力令人折服,而同时他们的课堂也蕴含着在新课标引领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见解和思考,这让我大开眼界,不愧是”和美课堂”,也真的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吴上艳</p><p class="ql-block">审核:刘连侠</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