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和美”芬芳 悟语文秘妙 ———记2023年南昌和美课堂之行

倾心

<p class="ql-block">春风有信,花开有期</p><p class="ql-block">携一缕暖阳, 揽一怀春色</p><p class="ql-block">赴一场浪漫,享一次盛宴</p><p class="ql-block">和美课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p><p class="ql-block">小语盛“荟”,名师点“经”,拨云见雾</p> <p class="ql-block">  在融融春日、柳绿花红的季节,余江一小一行4人走进南昌和美课堂,近距离感受名师风采。</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共有10位名师授课,每位名师除了带来精彩纷呈的最新课例之外,还有二十分钟左右的讲座。每堂课指向明确,立足新课标,引领教研新方向。</p> <p class="ql-block">  最先开课的是蒋晶军老师,他执教《海的女儿》。课堂上风趣、幽默。 首先他引导学生体悟童话的特点是想象出来的,现实中没有的。以此总结童话具有情节奇幻的特点。学生边读边想象,寻找特别神奇处,感受童话不仅要关注情节,还要关注语言。通过小练笔,发现比喻句中的事物都是相像的、有共同点,以此体会到小人鱼的特别,总结出童话不仅情节奇幻,也暗示着人物的命运。再通过了解主要内容,细读课文,找出小人鱼有哪些地方和我们不一样? 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到人物的美好,深入感受小人鱼向往未知的、明亮的、光明的,不变的、坚持的、执着的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  课后,蒋军晶老师就有关《任务群视域下的阅读教学》内容做了主题讲座。他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任务群分以下三点:1、明确的主题 ;2、相关联的学习任务;3、学习任务最好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李祖文老师在《芦花鞋》中教给孩子们的!课中,李老师围绕“芦花鞋”提问:面对芦花鞋家人的态度是什么?青铜的态度是什么?顾客的态度是什么?在汇报交流中学生理解了课文,思维打开了,语言表达也得以提升,达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最后的原文拓展,激起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将课内学习延伸到了课外!</p> <p class="ql-block">  张学伟老师的《红楼春趣》整堂课以捡风筝、取风筝、放风筝为线索将课文有条理地串联起来;三品“笑”字,让学生体会大观园里的有趣、和谐,感受到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温暖。抓住“断”“散”,体会伏笔的妙用。以及宝黛之间的故事,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一曲诗歌吟唱,将课堂推到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  张学伟老师的讲座《打开语文,千姿百态》指出语文要向思维深处打开,向真实生活打开。</p> <p class="ql-block">  何捷老师一如往日的风趣幽默。课堂热闹有趣,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了思维的升华。整堂课何老师借助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关心细微处,让思考有理有据。再借助标点符号指导文中田忌、孙膑的对话朗读。最后何老师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课堂笑声连连,启迪智慧。</p> <p class="ql-block">  何捷老师给我们做了关于《新课标任务群的组织与呈现》的讲座。何老师指出,2022年是以学为中心的起始年。任务群是标志性产物。学习任务群有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p> <p class="ql-block">  戴建荣老师借鉴中国传统诗文学习的优秀经验,古为今用,别具一格的“吟唱”教学法,在这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整堂课包括:读、唱、吟、舞四个部分,四个部分有机组合,融为一体,看似简单,却把孩子们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地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整节课师生在吟诵中或摇头晃脑,或手舞足蹈。教者、听者皆沉浸于文言文韵味中。</p> <p class="ql-block">  戴建荣老师的讲座《新课标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探索与建议》更是高瞻远瞩,他从重诵读,重音韵、重传承、重意象、重积累五个方面谈了自己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的建议,让参会教师在古诗文教学方面有了新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罗才军老师执教的文言文《学弈》,在学生熟读成诵后设置三个任务:1、理解课文内容,梳理阅读方法。2、续写故事结尾。3、结合生活经验辨析故事真伪。他引导学生概括出学习文言文的几种方法,以“之”的理解,撬动全文的理解。用文言的方式续写结尾,感知寓意,注重语言积累,尝试创造表达。通过辨别故事真伪,培养高阶思维,呼应单元主题。</p> <p class="ql-block">  课后,罗才军老师就《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与实施》主题进行讲座。他特别指出新课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综合化教学。着力提升学生面对真实生活、复杂问题时的综合素养,成为语文教学新的坐标。通过跨学科学习的一些课例,向大家展示了新课标下语文学习的新途径。</p> <p class="ql-block">  孙双金老师执教《芙蓉楼送辛渐》,教学中他紧扣诗的字眼,抓住“雨”和“山”提问,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这些景物在作者眼中是雨寒山孤,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引导学生了解王昌龄的写作的背景,并谈论冰心和玉壶的感受,了解中国文化“君子如玉,温润而泽”。拓展有关冰心、玉壶的诗句,了解王昌龄的志向。</p> <p class="ql-block">  诗可读可背也可吟。孙老师用吟诵的方式,让孩子们知道古诗不仅要读好还能唱,激发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课后孙双金老师和我们进行互动,他认为语文课注重的是语文学习和语言运用,离开这个一切都不叫好文章。任务群仅仅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途径。给我们带来了语文学习4字经。1、<b>读</b>。语文要大量阅读。2、<b>背</b>。读语文不背诵,空中楼阁。3、<b>写</b>。每天写日记,写随笔的习惯。4、<b>思</b>。思考开始就是学习开始,没有去思考不叫学习。</p> <p class="ql-block">  在《我变成了一棵树》课例中,朱煜老师设计很简单,但却十分巧妙,课堂充满了智慧和乐趣,使我们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朱老师分四大板块进行教学:学习字词,关联故事;梳理“有趣的想象”,整体感知故事;寻找“有趣的句子”,体会细节趣味;引导“有趣的发现”,串起故事线索进行教学。课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整个过程中,教师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角度体会他们的见闻感受,让学生发现趣味,感知趣味,体会趣味,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领悟作者的行文思路。</p> <p class="ql-block">  孙庆博老师执教的《宇宙的另一边》主要分为四大板块:联系生活,打开想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感受想象;仿照句式,放飞想象。整堂课以想象为线索,开篇由词语想开去,由想像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来感知课文。通过句式感受想象、放飞想象。整个过程中老师由扶到放,利用语言支架,充分培养孩子的表达力、想象力、思维力。</p> <p class="ql-block">  孙庆博老师的讲座《指向核心素养 提高关键能力》深入解读了新课标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需要培养哪些关键能力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关键能力。通过课例讲解,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温暖的四月,缤纷的季节,潜藏着将春色串连的勇气。教育同样需要勇气:坚守的勇气、深耕的勇气、创新的勇气。采撷“和美”的和与美、新与趣、智与慧,努力攀语言之藤,守语文之根,品教育之美。</p> <p class="ql-block">编辑:黄秀</p><p class="ql-block">文字:潘俊超、吴雅璐、蔡睿媛、黄秀</p><p class="ql-block">图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潘俊超、吴雅璐、蔡睿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审核:张园香</span></p>

老师

语文

学习

学生

课堂

新课标

感受

任务

教学

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