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我们告别了美丽的三亚,乘坐飞机来到革命摇篮—井冈山。这是我和老伴红色之旅的最后一站,也是老伴盼望已久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雄伟险峻,地形复杂。</p><p class="ql-block"> 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处,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的滴滴快车司机热情好客,体现了革命老区人民的风范!在去茨坪的路上,给我们讲井冈山的故事,介绍路边的风景名胜,并停车给我们拍照,使我们刚到井冈山就如沐春风。</p> <p class="ql-block"> “胜利的号角”雕塑以红军军号为主体,雕塑高 8.1米,基座宽 10.27米,寓意了 1927年 8月 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从此在胜利的号角声中,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司机师傅告诉我们这红色的花是映山红,顿时感觉很亲切,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电影《闪闪红星》插曲映山红。</p><p class="ql-block">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歌声回荡在脑海中。</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了茨坪,入住了的井冈山宾馆。井冈山宾馆拥有厚重的历史,1965年5月22日~29日,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曾经住过的宾馆,我们有幸在住宾馆时参观了毛主席居住的房间和餐室,他老人家简朴的房间,简单的餐食,令人感动和敬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稍作休息,来到宾馆附近的天街,整个天街分为购物、餐饮和休闲三大功能区域。购物区有工艺品、土特产、古玩和日常用品等商品,货物琳琅满目、丰富多彩;餐饮区内有特色餐饮、风味小吃,美味佳肴香气四溢,十分诱人;休闲区内有宾馆、茶楼、舞厅、酒吧,休闲项目精彩纷呈,趣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珍贵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2万余份,珍藏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宝珍迹千余幅。保存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上井冈山时的影视资料数百件。</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气势恢宏的毛泽东诗词。 西江月.井冈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山下旌旗在望,</p><p class="ql-block"> 山头鼓角相闻。</p><p class="ql-block"> 敌军围困万千重,</p><p class="ql-block"> 我自岿然不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已森严壁垒,</p><p class="ql-block"> 更加众志成城。</p><p class="ql-block"> 黄洋界上炮声隆,</p><p class="ql-block"> 报道敌军宵遁。</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首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赞歌,是一首抒写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史诗,是毛泽东许多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诗词中最早的一首词。</p> <p class="ql-block"> 收集了当时井冈山的歌谣。这些歌当时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这些革命歌谣并非空洞的口号,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宣传革命、发动群众,鼓舞士气、瓦解敌军,促进工作、陶冶情操等重要作用,被誉为“嘴巴上的标语,口头上的传单”,是根据地军民集体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参观井冈山博物馆,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巍巍五百里井冈山,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革命圣地。在这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创造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又沿着笔直的杉木林荫道来的了挹翠湖。</p> <p class="ql-block"> 挹翠湖是茨坪主要景点公园,湖四周为林荫大道所环绕,环境十分幽雅,也是憩息玩赏的极好场所。</p> <p class="ql-block"> 南山火炬广场的火炬和挹翠湖遥遥相望,我们也找好机位,手握革命的火炬,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 4月2日上午我们又参观井冈山火炬广场 ,它位于井冈山南山公园的最顶端,从火炬广场入口到主题火炬,两侧有89个小火炬,加上主题火炬一共90个。整个广场外形像一枚军章,面积有4300平方米,海拔高860多米,站在火炬广场,可以远眺雄伟的井冈山主峰,俯瞰茨坪全貌,矗立在薪火相传的火炬下,让人油然而生肃穆和敬畏之感。</p> <p class="ql-block"> “世上无难事,只有肯登攀。”毛主席的话鼓舞着我们向最高点攀登。</p> <p class="ql-block"> 眺望远山,云海茫茫,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登完火炬广场,我们又来到了毛泽东同志故居。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坐落在井冈山市中心——茨坪东山脚下,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茨坪后,房东李利昌便腾出此屋的一半给秋收起义部队居住。</p> <p class="ql-block"> 从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便常在这房屋的右后间居住和工作。在这里,他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了《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思想。</p>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茨坪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p><p class="ql-block"> 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 正逢清明时节,我们看到有大批学生在教师和教官的带领下,来给革命先烈们敬献花圈,庄严宣誓,不负先烈,星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雕塑园地处纪念堂左侧高山之巅,我和老伴不怕山高路远,年老体衰,攀爬了三百多个台阶,终于到达了山顶。 青松翠柏间耸立着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罗荣桓、谭震林、滕代远、李灿、何长工、宛希先、王尔琢、张子清、何挺颖、陈正人、蔡协民、贺子珍、伍若兰、王佐、袁文才等革命先辈的19尊雕像。</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又在红军剧场观看了井冈山的实景演出,实景感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先烈的浴血奋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幕徐徐开启,4000平方米的红色从天而降,漫过烈士的遗体,铺天盖地的血海和冲天的红云。 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便是由《血》拉开序幕,用《旗》、《灯》、《情》、《火》、《路》五个章节串联始末。场面恢弘大气,情节感人至深。</p> <p class="ql-block"> 天宫好像在考验着井冈山的后辈们,刚演出了二十分钟左右就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我们观众转移到了会场的雨搭下,而演员却仍然正常演出,体现了井冈山革命后辈的不怕狂风暴雨,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p> <p class="ql-block"> 来井冈山仅仅两天时间,参观内容安排满满的,已经体会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谱写出了革命史诗的光辉篇章。明天还要租车专项参观龙江书院、会师广场、八角楼、黄洋界……下篇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