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从小胡同里读大中国

空心幽兰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晋城市健健幼儿园礼遇社团的关继平,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青年,都应读一读《四世同堂》,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痛苦、血泪与灵魂,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珍藏的记忆。</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p> 内容简介 <p class="ql-block">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老舍先生用高超的艺术功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p> 经典语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患难是最实际的,无可幸免的;但是,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逃了出去——尽人事,听天命。总之生在这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的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你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人肉不是为了鞭子预备着的,谁都不高兴挨打。不过,刚强的人明知苦痛而不怕打,所以能在皮鞭下为正义咬上牙。与这种人恰恰相反的是:还没有看见鞭子已想到自己的屁股的人,他们望到拿着鞭子的人就老远的跪下求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3.人类最大的惨剧便是彼此以武力估计价值,像熊或狗似得老想试试自己的力气,而忽略了智慧才是最有价值的,与真有价值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4.假若小儿们会因为一点不顺心而啼哭,老人们就会由于一点不顺心而想到年岁与死亡的密切关系,而不大容易控制住眼泪,等到老人与小儿们都不会泪流,世界便不是到了最和平的时候,就是到了最恐怖的时候。</span></p><p class="ql-block"><br></p> 读书感悟 <p class="ql-block">  老舍先生的文字,是掷地有声且充满力量的!于人和国家,先生告诫我们:“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何等的息息相关。我们的国家,跟你我一样,有多少多少矛盾!需要我们用不灰心与高尚的理想去化解!”于生命,先生提醒我们:“生命是延续,是进步,是活在今天而关切着明天的人类福利!</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也告诉了我国家的意义,让我感受到了,曾经、现在国家对我们的重要性。国强,则民强;国弱,则民弱。让我感到了自己生活的年代、地方是多么幸福。明白了,只有国家好,我们才过得幸福。而国家的强大,这是每一个人的努力所组成的。我们虽渺小,但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