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说起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心中即刻“影像”了十位:格,鲍,巴,穆,李,柴,拉,斯,普,肖(格林卡,鲍罗丁,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李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若夫,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只能说最后一位:有“俄罗斯鲁迅”之称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刚刚听了一场肖大师的作品音乐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天前刚刚从海南“带病归来”,身体由于被疫情格外“关照”,还处于“林黛玉状态”:四肢无力,浑身绵软,六神无主,精神空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昨天下午突然接到老友、音乐大咖韩辉的“紧急通知”:今晚中山公园音乐堂有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音乐会!有你三张票,你去还是不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呕,玛伊吿的!太纠结😣 啦!马上向夫人汇报,夫人曰:Every thing depends on you !(一切你说了算)我的天!我说当然愿意去啦,可是又怕这“陋体格子”不给力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人曰,打车过去不就行啦!好!就这么办啦!于是又“强打精神儿”出现在久违的音乐厅前与老友韩大咖相见甚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归正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hostakovich,肖斯塔科维奇,1906至1975)看看,作曲家才有69岁生命,是原苏联时期卓越的作曲家、钢琴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6年,肖斯塔科维奇生于俄国圣彼得堡(后来改名列宁格勒)他的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也是肖斯塔科维奇学习音乐的启蒙老师。肖斯塔科维奇九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p><p class="ql-block">1917年,11岁的肖斯塔科维奇开始创作。作曲家幼年时期就对一些重大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等有所反映,此时他写了《自由领》《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在十月革命时间里,还是少年的肖斯塔科维奇经常喜欢在彼得堡街头徘徊,他亲眼看到沙皇警察打死儿童的悲惨情景,使他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后来并把它反映在标题为《十月献礼》的《第二交响曲》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同时学习两门主科──钢琴与作曲。他在创作上表现出高度的才能,在他毕 业之前就写了十部作品,其中包括用普希金的《茨冈》写的歌剧、钢琴曲《三首幻想舞曲》和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作品第10号)。《第一交响曲》由布鲁诺·瓦尔特指挥俄罗斯境外首演,引起了国际乐坛的注意。1923年、1925年,肖 斯塔科维奇先后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和作曲系。1927年,他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得了奖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的他已经是很有名气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啦,但是人都是有思想的“动物”!</p> <p class="ql-block">肖斯塔科维奇是苏维埃政权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音乐家, 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继承了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马勒等作曲家以来的创作传统, 是二十世纪音乐语言千变万化大背景下, 坚持运用传统技法进行音乐创作的少数作曲家之一, 同时他的作品又极具个人风格与俄罗斯当代气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肖斯塔科维奇一生经历诸多坎坷, 不仅经历了俄罗斯最伟大的两次战争, 还遭受了斯大林独裁时期不公正而严厉的两次批判, 他的创作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状况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想想吧,各位,用小说都可以“反党”,用音乐岂不更糟?那个时代的苏联当局的舆论控制到了“匪夷所思”之地步,您可以设想肖这位单纯的音乐家的处境:不愿意懂“政治”却偏要用音乐表现“政治”!岂有不糟糕之理?</p> <p class="ql-block">昨晚音乐会上曲目只有肖的两首作品:1,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由青年大提琴家 赵云鹏 演奏)</p><p class="ql-block">2,C大调第七交响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又称:列宁格勒交响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肖斯塔科维奇是一生都在“等待被枪决”的人!(不愿意懂政治的人却偏偏用自己的“音乐武器”书写自己理解的政治”,岂有不随时有处在刀尖上的“待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描写这首交响曲是他在二战时期的苏德战争中写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同盟国意大利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190个师550万人、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190艘战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德军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长驱直入,并在明斯克、基辅等地发动钳形攻势,大规模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主动,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此后,苏军发动一系列战略攻势收复绝大部分国土进而占领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二战在欧洲战场的告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战争使苏联彻底摧毁了西部强大的纳粹德国。此后,联邦德国至苏联之间的东欧国家成为苏联的卫星国,苏联一跃成为世界强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赢得这场战争,苏联人民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据统计,苏联共有2700万人死亡!德国则因为与苏联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实力,大量德军无法撤出苏德战场,甚至被大量歼灭,因而极其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北非、意大利的作战以及盟军第二战场的开辟。战后,德国被分割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被苏联和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的经济也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得到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后才得以恢复。</p> <p class="ql-block">这部凝聚了人民必胜信念和反对法西斯战争的交响曲,在世界获得极大的反响。当时许多著名的指挥家都希望能够得到美国首演的指挥权,经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权衡,将此荣誉给予了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这是因为托斯卡尼尼旗帜鲜明的反法西斯的立场和在音乐的权威。当时为绕过德军封锁,将这部交响曲的总谱拍成微型胶卷用飞机运到美国。(注意,这位托斯卡尼尼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之一。他永远是完全凭记忆来指挥!虽然这位最受称赞的指挥身材瘦小,被称为“暴君”,他在台上总是不苟言笑,严肃专注!这对于他指挥棒下的乐员来说倒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对乐队员那高不可攀的极其严格的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2年7月19日,纽约举行了盛大的首演式。继而世界上几千家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从此世界通过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看到了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顽强斗志和坚强的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2年8月9日,第七交响曲在卡尔·伊利亚斯博格的指挥下,由列宁格勒广播乐团在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完成了首演,极大地激励了苏联军民的士气。</p><p class="ql-block">从此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到了决战胜利的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需要简单的做一下作品分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构上看,第七号交响曲显得冗长(全曲约70分钟,是他所有交响曲作品中最长的,也真是够长的!)。而且有些“不均衡”,光是第一乐章就占了全曲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有点“头重脚轻”之感!但是“头重”的是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肖斯塔科维奇1951年一篇文章的说法,这是一部以列宁格勒为标题,每乐章各有主题的交响曲,分别是:“战争”(War)、“回忆”(Recollection)、“祖国的原野”(The expanses of my native land)、“胜利”(Victory)。</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依循这些主题聆听,的确相当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换句话说,第七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的主题都相当明确,几乎让人一听就知道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涵,因此有评论者认为:“与其说本曲是交响曲,倒不如说比较接近大型的组曲”,这句话可说为这部交响曲的特性下了颇为精准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注意到了吗?交响乐队的指挥夏小汤在乐曲最后阶段,回过头来好像在指挥“空中乐队”?其实是由于舞台太小了,部分铜管组乐器放到了二楼一侧的包厢位置上,是铜管组的四把长号和两三把法国号,这样的效果出奇的好:让人们感到“列宁格勒保卫战”在“管弦乐大作”声中胜利结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又是好几年(疫情就三年)没有亲临中山公园音乐堂啦,在外面的五色土前先留个影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夫人与我都是古典音乐的发烧友,且“烧”了大半辈子啦!还要继续“烧下去”!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