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课堂 教研共话思政——独山子区第一小学课程思政教学研讨活动报道

独山子第一小学

<p class="ql-block">  课程思政是践行“三全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由之路。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者,也是课程思政的主体。为促进各学科教师聚焦“课程思政理念如何融入学科教育”这一研讨主题,不断增强各学科教师的课程思政的意识。4月4日—7日,独山子区第一小学与克拉玛依市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了题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共有语文、道德与法治、美术、数学和体育五个学科的教师进行现场授课。</p>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师邵长青执教的二年级《彩色的梦》,在开课伊始就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梦境,让孩子们从身边的环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课程内容层层递进,孩子们在感受课文文字美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愿望;在课程的最后,邵老师引导孩子们把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到行动上。</p> <p class="ql-block">  以“绿色与环保”为主题的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小水滴的诉说》设计有层次感,节奏紧凑。执教教师马媛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创设了“小水滴”与孩子们的对话情景,用校园环境和家庭生活场景唤起孩子们用水的体验,从而引领学生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  美术教师屈琴执教的五年级《写意蔬果》一课,引领学生对中国绘画大师的佳作进行欣赏,将学生带入到一个中国画的世界。学生在屈老师的范画和指导下,一边学习国画的知识及技能,一边感受和体验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向国画大师学习,热爱祖国,热爱自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美术课上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数学教师邓锋锋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课,在新课引入环节,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通过让学生说感想、谈体会,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感受数学文化的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p> <p class="ql-block">  体育教师李振辉执教的四年级《立定跳远》一课,在教学中,通过情景模拟“麻雀搬家”游戏,引导学生体会立定跳远的动作技能,适时倡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动物。在教学中,李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近年来中国运动健儿在国际赛场上获奖的情况,激发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讨活动,使老师们认识到,各门学科的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要牢记教材中学科知识技能是显性课程,而课程思政元素是隐性课程。学科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重新组织,使课程思政元素与学科内容之间建立自然的链接,实现学科教学过程中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p> <p class="ql-block">撰稿:邵长青 </p><p class="ql-block">初审:杨粞婷 </p><p class="ql-block">二审:刘利、边静 </p><p class="ql-block">终审:连莲</p>

思政

课程

学生

教师

执教

教学

学科

研讨

孩子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