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盲盒游

罗勒

<p class="ql-block"> 发小的朋友凌姐,少时在徽州生活,邀请她去徽州,特别说明,不凑热闹,只玩小众景点。连具体的景点都不清楚,我们就趋车到屯溪,开启了徽州盲盒游。</p><p class="ql-block"> 4月8日中午,来到凌姐帮我们订好的酒店,凌姐已等在酒店,她的女儿如歌特地买了炭火烤的黄山烧饼,让我们品尝。烧饼个头比电烤的大一点,咬一口,焦香酥脆、油香咸鲜、层次丰富。凌姐说,现在用炭火烤烧饼的,屯溪也没几家了。</p> <p class="ql-block">一、新绿荫荫溪水清。下午的西溪南湿地是第一个盲盒。这个绿盲盒就是网红的西溪南绿野仙踪。</p> <p class="ql-block">  走过没有栏杆的石桥,顺着丰水河的支流,逆水而行。高大粗壮的杨树新叶满枝,嫩绿中微透点浅黄。午后的阳光透过枝叶,斑驳地洒落在平缓的水面。于是蓝天、阳光、枝叶和溪水共同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画面。</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一座小木桥,溪水对岸的湿地已铺满青绿鲜嫩的野草,粗细不均的杨树或站立水边,或直立草地。于是我们真正走进了绿色空间,呼吸着清新空气,满眼绿意盈盈。</p> <p class="ql-block">  虽然溪边游人不少,但走进村落,还是比较安静的。溪水的分支依旧沿小径延伸至家家户户。沿街有墙面斑剥的老宅,也有装饰小清新的奶茶店。</p> <p class="ql-block">  返回主桥后,我们意犹未尽,又坐上三轮小车,绕进老街,打卡300年桂树和600年银杏,最后在一座清代的民宿结束行程。</p> <p class="ql-block">  再次踏上石桥,天色已近傍晚,溪水边游人还在欢快地玩耍着,鹭鸟也选择一安静水面,专心地搜寻着。</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新安江的夜与晨。距离上次来屯溪已有四年,由于这次住宿地离老街稍远,让我打卡到新安江码头边的美景。 </p><p class="ql-block"> 夜晚的新安江,高低错落的眩目光带,不时变化色彩和图案。立在桥中间,我们等待着一次次光影的变幻,享受着斑澜色彩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而清晨的新安江畔,又清新活力地开启一天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三、齐云山上新修整。坐缆车上山,这块田地变成了带抖音的绿葫芦。葫芦也是福禄的。</p> <p class="ql-block">让人高兴的是,洞天福地的各位神仙重新打理,颜值舒服不少。三天门前增加了一个新葫芦。象鼻山、香炉峰和小壶天等仍没变化。但在天街新修一栈道,十五分钟左右回到山门口,可以不用走回头路,这样的路线安排是比较适宜旅游的。</p> <p class="ql-block">步行下山,穿过登封桥、齐云福道和五味回廊,回到停车场,与大家集合。</p> <p class="ql-block">  四、重上木梨<span style="font-size: 18px;">硔。</span>到达木梨硔已近中午,山路崎岖,路面坑洼,好在离山顶只剩两百台阶左右。村中基本没变化,找到快乐老家客栈,东家正忙着准备午饭食材,少东家没见到,说是去宁波拉货。少东家休宁的房子还没买,也不知房子梦是否有变化。</p> <p class="ql-block">东家说,只有去年因疫情影响生意,前年他还粉饰了外墙,望着光光的白墙已掩去岁月的斑驳,我只能惆怅地告别了。</p> <p class="ql-block">  但经过卢哥一路观察比较,推荐云雾客栈,让大家在热闹的木梨硔,寻一宽敞安静地,尝到一顿新鲜美味的午餐。莴笋是老板娘从地里现砍的,梅干菜烧肉是现烧的。老板娘骄傲地说,她母亲是村里红白喜事的大厨。吃完饭,老板清洗碗筷,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消毒了。一看就是干净人。</p><p class="ql-block"> 这顿饭,我是坐在客栈阴凉的门槛上吃的。一边吃饭,一边远望绿山,一边和朋友闲聊,真的很享受这种放松和舒适。几位男同胞都吃到超额。</p> <p class="ql-block">五、小屏山大屏风。屏山村是第一次来。屏山的得名就是村北拥有象屏风一样的屏风山。这个古村落以舒姓聚族,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高墙黛瓦、溪水潺潺、陈暗小道与徽州其他古村落无异,但御前侍卫贴墙牌坊和明清两代共同建造的舒氏宗祠,绘制彩色墙壁和石雕还是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屏山还有一道风景,就是村里的桥边、溪水边、小道边,到处都是写生的学生,他们或轻松挥笔、或埋头描划、或仰头观景、或互相交流,为这座古村落新添许多活力。</p> <p class="ql-block">  六、碧山夜探狗窝猪栏。今夜我们住在碧山村头。村里猪栏酒吧是凌姐同学,郑光夫妇亲手打造的,一位是诗人,一位是画家。目前这对夫妻已经分手,酒吧已归妻子,凌姐很为郑同学不平。</p><p class="ql-block"> 在如歌的带领下,大家步行十来分钟,在村边见到狗窝酒吧。酒吧用红砖构画了门脸,酒吧里光线暗淡,在墙上的修建狗窝时记录的照片里,凌姐只找到郑光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  走出村,走进黑暗的田野。快到猪栏酒吧客栈时,遇到客栈的美女管家。她领着我们安静地参观了一下客栈。</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继续在村里闲逛。碧山书局的藤蔓已快遮住门牌,猪栏客栈的员工己在忙着准备早餐。</p> <p class="ql-block">这客栈就是老油厂改造的,怀旧风情与清新古韵相结合,打造出浪漫情怀。</p> <p class="ql-block">  四周依旧安静,只有刚放出来的鸭子正在奔向田里。</p> <p class="ql-block">七、遇故人打卡石潭。早上去黟县吃早餐,导航直接将我们领进县政府。县政府也亲和,让我们将车辆停在广场。县政府的对面也是古村落。 </p><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餐,又钻进古村落,这是南街,在这儿发现斑驳的旧白墙上有细密的纹路,也不清楚是乍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打上来一桶水,来洗菜的老妇人也不希罕,放下菜扭头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  到石潭停车场,老公遇到老战友,一通旅行交流,今夜可能有雨,于是我们同住坡山明早等云海。</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下着小雨,在观景台上,石潭也只有蒙蒙云雾,溪流左右S弯地绕山,也不知还有多少弯。</p> <p class="ql-block">八、雾起坡山见日出。傍晚来到坡山时,南边山凹处正飘浮着一带白云,赶紧下车拍照,好歹算是坡山的云朵。</p><p class="ql-block"> 坡山村山路己收拾规整,也比以前热闹。夜晚有几家客栈燃放烟花,夜空礼花绽放,让我们也免费欣赏一番。</p> <p class="ql-block">  早上5点半起床,山中依旧薄雾,云海又没戏了。但是观景台还是要爬的。这只大白鹅守在平台上,伸着长脖子打量着路边行人,看来这是只合格的看家护院鹅。</p> <p class="ql-block">来到观景台,太阳还是晕染着薄雾缓慢地升起,天地渐渐明亮起来,远山叠嶂、层次分明也算安慰一下自己了。</p> <p class="ql-block">  九、五角大楼在阳产。去阳产土楼依旧是景交车上下。但山路比石潭的要平缓一点。午后的阳产游人不多,石板台阶已经加固,破旧的土楼也进行修葺,许多土楼上都写有摄影台,提示游客别放过美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只发现一处倒塌的土楼。上两次来,倒塌的房屋有好几处,破败感十分强烈。而这次先登高处,再顺石级游览,虽然都是是小景点,但整个村子收拾的干干净净。</p> <p class="ql-block">我们小分队11人,虽然兵分多路,在这阴凉休息处竟然汇合了。</p> <p class="ql-block">  按图索骥,五角大楼在哪儿呢?我正站在错落的石阶上,对同伴发出疑问,耳尖的村妇在下方的屋旁,用手指着我的身后,这就是啦。</p><p class="ql-block"> 我们回头一看,不禁失笑,嗯,是五角大楼,还整体出租。拜登没胆气出租他的五角大楼,咱们可以做到。</p> <p class="ql-block">十、两游徽州古城。徽州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始建于秦朝,一直是徽州府台所在地。目前保留下来的城池建筑主要是明清的。</p><p class="ql-block"> 从南门进城,夜晚的古城内,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在谯楼上见到著名的渔灯。许国石坊矗立在街心,比以前委身于楼房间,显得稳重大方。斗山街等老街道,昏暗冷清,摸黑穿街走巷,感觉云里雾里的。</p> <p class="ql-block">  鱼灯始于南宋,距今有750年左右,名为瞻淇嬉鱼灯。目前延续的是距今140左右,清光绪年间的汪满田嬉鱼灯。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日,都要兴鱼灯会,今已是民俗类非遗之一。</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再入古城。虽然才7点钟,但有几个老年旅游团已经入城旅游了。</p> <p class="ql-block">徽园、斗山街和大北街游客不多,倒是送孩子上学的当地人不少,古城徽园里有一所小学,现在正是上学高峰期。</p> <p class="ql-block">新安碑园和渔梁古坝也是徽州古城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十一、拜见徽文化守护人。最后两天,我们住在绩溪。太极木屋旁有一条小溪。早晨的溪边,安静清新,黄牛在草地上大口啃扯着嫩绿的青草,远处山峦隐于薄纱中。</p> <p class="ql-block">在回头客小店,吃了绩溪特色早点一一挞粿后,我们趋车来到笆篱村。</p> <p class="ql-block">笆篱村的艺术气息,是由凌姐的大姐夫和大姐花了七年的时间打磨出来的。大姐夫是笆篱村人,他们放弃合肥舒适的生活,拿出自己的退休金,争取政府支持,为村庄修建道路、引水到家,组织艺术学生,顺势绘画丰富作品,生动美化乡村。他们还打造一间艺术工作室,免费提供会议和艺术展览活动。</p> <p class="ql-block">正式介绍一下,凌军,中国著名摄影艺术家;凌兆兰,原省级大型党刊总编,画家。</p> <p class="ql-block">  他们带动乡村美了、活了,走上文化创新之路。今年凌军大哥还被评为宣城好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们自己设计打造的美丽家园。大姐正在门口迎接我们。门前的二月兰正盛开着。</p> <p class="ql-block">  花园的每个角落都有序地种植着紫藤、黄木香、月季、牡丹、玉兰和绣球等。我们最后连一朵花苞都不舍得放过。</p> <p class="ql-block">  在工作室,我们认真听大姐介绍他们夫妇在笆篱村的努力成果。</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废旧生活品构画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凌大哥做的小木雕。</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姐夫妇特地请堂兄弟为我们做的笋焖饭。先将火腿和笋片炒熟,再与泡好的糯米同煮。米饭油香软滑、鲜笋清香爽口。我们个个吃的满嘴流油。</p> <p class="ql-block">  逛山村时,大姐告诉我,这个山村和其他古村落一样,村里大都是老年人,年轻人留不住。她感慨到,也许她们是最后的守护人。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我们走过的古村落,都大多十分冷清,高墙大院,门户紧闭。早晨在村里闲逛时,我自行推断,门上挂锁的房子应该没人住了。即使白天围坐闲聊的也是老人,连孩童都很少。 </p><p class="ql-block"> 传统文化的守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需要真正能扎根于血脉、遗传在基因中的。如今大哥大姐正倾心努力,通过艺术空间让古村落延续传统,焕发生机。</p><p class="ql-block"> 致敬大哥大姐!!</p> <p class="ql-block">  感谢凌姐费心费力的安排,让我们一路美景一路美食。感谢谢姐主动后勤保障,让我们一路吃住无虑。一路开启的美妙盲盒,让我们开心自在地度过一段美好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