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发作如何家庭自救?

郑大二附院心语科技志愿服务队

<p class="ql-block">在我国,心肌梗死的致死率排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位,每18到20秒就有一例心肌梗死事件发生,而每三个心肌梗死患者中都有一例因猝死离开人世,所以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就进入了“倒计时模式”,时间就是生命,心肌梗死的救治,就是“跟时间赛跑”。<b>救治关键在于快速识别、及时治疗。</b></p> 心肌梗死发作如何家庭急救 <p class="ql-block">心肌梗死急救讲究“分秒必争”,自己和家人能否正确有效实施家庭自救至关重要。每过去一秒,就意味着室颤猝死的风险提高,就意味着更多的心肌细胞永久性死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立即拨打120,送医院就诊</b></p><p class="ql-block">心肌梗死一旦发生,不是一般的药物或方法能缓解的,尽快去医院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保持镇静,休息制动</b></p><p class="ql-block">请保持镇静,安静休息,躺着舒服就躺着,坐着舒服就坐着,但一定不要活动,家属也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因为任何情绪激动和身体活动都会提高心脏耗氧量,加速心肌坏死,加重病情。</p> <p class="ql-block">心肌梗死发作,第一时间向家人求救,让家人叫急救车。如果家里没有其他人帮忙,那就先打120,然后把门打开,方便急救人员施救。</p> <p class="ql-block"><b>绝对不能自行去医院,即便自觉症状轻微也不行。</b></p><p class="ql-block">一方面,此时任何轻微活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血;另一方面,心肌缺血时极易引起室颤导致猝死,如果有急救医生在身边,及时抢救,90%的猝死就可以避免。</p> <p class="ql-block"><b>一般不建议私家车送医院</b>,而是等120急救车送医,除非急救车不能及时赶到。</p><p class="ql-block">首先,120会做心电图,判断患者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用相应药物治疗;其次,120会前往有胸痛中心资质的医院,并提前启动导管室,进一步压缩抢救时间;再次,120急救系统正在建设数据库,若相关患者日后再发胸痛,大数据会进行预判、分析。</p> 心肌梗死发作就医指导 <p class="ql-block">跟时间赛跑,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到最近的医院,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最正确的心肌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或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每节约救治时间一分钟,患者就会少一些心肌细胞的坏死,就会多一些生命的质量,就会多一些存活的年份。</p><p class="ql-block">所以,在送医救治时,要遵循以下的一些原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就近治疗</b></p><p class="ql-block">路途遥远,加上道路拥堵,三甲或者大医院水平再好,也来不及救命。急性心肌梗死不同于慢性病,一定要就近治疗,千万不要舍近求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胸痛时挂急诊</b></p><p class="ql-block">有胸痛时到医院看病一定要挂急诊科,而不要挂普通心内科,因为现在的医院急诊科都有胸痛中心,可以开启绿色通道,并且备有很多常用设备,如心电图、抽血化验仪器、心电监护仪器等,一站式服务,不需要你到处做检查,从而避免在做检查的路上发生猝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及时手术,不要犹豫</b></p><p class="ql-block">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就是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当医生建议行心脏介入手术时,千万不要犹豫,即刻爽快答应。</p> 日常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定期接受体检</b></p><p class="ql-block">近年来,过劳死频频发生,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认为是太过疲劳导致,但真正原因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接受定期体检,能够及早发现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等隐患,及时治疗,才能降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不要忍耐不适</b></p><p class="ql-block">年轻人常认为年轻是资本,加班加点熬夜拼业绩,如果出现胸闷、心慌、心绞痛往往忍耐一下就过了,其实,这些症状就有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先兆,应该及早去医院检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养成健康习惯</b></p><p class="ql-block">①少熬夜,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愉悦;②戒烟限酒,饮食清淡,限糖限油;③多进行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做好应对心肌梗死发作的准备</b></p><p class="ql-block">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人,以及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应在日常做好应对心肌梗死的准备。把病历本、医保卡、既往心脏病资料放在一起,并置于取用方便的地方,同时告知家人;而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养成记录自己用药及血压、血糖值的习惯;有中老年人的家庭,家中一定要常备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而且要注意保质期,到期更换。</p> <p class="ql-block">希望本篇科普能够帮助到您,让我们一起为生命护航,为科普助力。</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声明:本公众号所发表的图文只为交流分享,源自网络的图片与文字内容,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络所有,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