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道德经(十四)

邓振峰

<p class="ql-block">第十八章</p><p class="ql-block">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p><p class="ql-block">这一章的内容,都是讲了一种因果关系。即有无相生,利害相连,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当社会上出现了讲仁义,提倡仁义之风时便是道行不畅,人们道德品行丧失的时候。需要讲仁义时,便是有了不仁义的社会风气。这和那种大道下的社会相比是倒退了一步。</p><p class="ql-block">同样的推理,智慧出,有大伪。智慧出是指社会上彰显出有智慧,有见地的人的作用时,肯定会有使奸耍滑,玩弄小聪明的人相对应。否则智慧毫无用武之地,不需要显示其智慧。这种“智慧出”的状况仍是一个倒退。</p><p class="ql-block">接着是六亲不和,有孝慈。每一个不良社会现象的出现,都会有一个相对应的另一种社会现象。从大道废,人们便寻求解脱。此时仁义之风出现了,有仁就有不仁。此时另一个对应点即智慧人、能人出现,以寻求下一等级的社会平衡。有智慧有品质的人出现,另一个现象与之相适应,就是大伪、假仁义、假善,偷奸耍滑,这样便更倒退。六亲不和,已较为普遍,而相平衡对应的社会风气,是孝慈出现。有孝就会有不孝,社会风气日益堕落。国家也会出现混乱治理,昏君不罕见,而此时便彰显出忠心卫道者,即忠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从社会一步步倒退,人们离道越来越远,从百姓生活到国家治理问题越来越大,相应的正面的卫道者一步步从不同角度彰显作用。</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些正面的行为都是令人敬佩的,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即被衬托为正面形象的代价是社会大环境一步步走向倒退,并不是道应体现的社会状况。这些只是起到对社会倒退缺陷的缝缝补补的作用。道要求的是社会大同,无善无恶、无奸无忠、无智无愚、人人平等、自然和谐。这是一种毫无人为干扰因素的长治久安。人民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共建社会。管理者只是顺民心,和民意而行。</p><p class="ql-block"> 当然管理者在实际操作中也不是一无所为,而是善于集中广大民众的意愿,促使其更好更全面的变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在做好民众一员的同时,努力成为民众的排头兵,排头兵不是领导者,是在民众大潮流中冲刷一切阻力的先遣队。大潮流的动力是人民大众的推动,而不是排头兵的带动。正如伟人说的那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带头人的说法很容易被人们理解为英雄创造历史,而道的本意就是人民创造历史,领导者、管理者,做到无为,就是融入了人民大众的群体中去。</p><p class="ql-block"> (注:从道的一点点失去,相对应的缝缝补补)</p><p class="ql-block">第十九章</p><p class="ql-block">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p><p class="ql-block">理解这一章的意思,首先要把以下这个词语的理解清楚。即,圣、智、仁、义、巧、利这几个词。按我们现在的理解,这几个词都带有褒奖的意思。但在这一章中却不能这样去理解,要把它放在老子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和道德经的基点上。</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的道是讲的无、无为,以道治国,以无为治国。在这个前提下,不需要有善恶、美丑、智愚之分,如果有了这些区分就不是以道治国了,就不是无为了。所以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道讲的是社会大同,人人平等和谐,人人自觉按自然规律办事,不需要什么圣人智慧。一旦彰显了圣、智,则必然会有愚、蠢之分,社会中会区分出一部分人处于不平等地位,这些人得不到平等待遇。而无圣无智,民可一视同仁,共享社会惠利。</p><p class="ql-block">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弄清了时代背景,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民复孝慈就是民众可以恢复孝慈的良好传统。为什么要恢复?是丧失了。为什么丧失了?是因为道丧失了。人们用仁义来维持平衡,仁义是道丧失后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准则。只有彻底恢复道的管理上来,才可以完全回到社会孝慈忠信的正确道路上来。让社会恢复到真诚挚爱的自然平等,和谐友爱中,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孝大慈。</p><p class="ql-block"> 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不会抛弃每一个人,更不会区分人有仁义和孝慈的差别,都是一视同仁。有差别就有好坏,是不符合道的。</p><p class="ql-block">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杜绝巧取豪夺的做法,人民才能各取应得,各安其所,就不会有人因生活窘迫和贫富不均而出现盗贼。任何一种不符合道的虚伪聪明、投机取巧,假仁假义的做法,对人民大众来说,都是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社会群体,人为的因素多了,伪装的成份越大,越多的出现诸种社会不良现象。</p><p class="ql-block">圣智、仁义、巧利,此三者都带有装扮粉饰的成份,名义上是正面的,其实是一种负面对应情况下的现象,对整体社会而言仍是一种不完善的状况。</p><p class="ql-block"> 联系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只有全体社会成员,包括管理层和人民大众都以朴素、纯真、无为、自然为主导,不提倡任何形式的虚假做法,人类社会才会走向大同,讲大智、大利、大仁、大义,而不是相对意义上的仁智利义。</p><p class="ql-block"> (注:管理者的作用,是绝圣智,绝仁义,绝巧利)</p><p class="ql-block">第二十章</p><p class="ql-block">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飓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p><p class="ql-block">唯之与阿,唯:唯唯诺诺,阿:大声呵斥。唯唯诺诺的语气和大声呵斥的语调,谁能分清有多大的区别呢?同样,美与恶相比其标准能相差多少?一些很让人畏惧的事,大家都盲目的跟着畏惧。</p><p class="ql-block"> 前面这三句话的本意应该是:在脱离道的情况下,大声呵斥和小声说话,美与恶,已经模糊了分辩的标准,一些缺乏依据但人们仍感到畏惧的事,也成了约定俗成的须要遵守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注:在不正常的社会风气下,是非混淆,久之反被当成了正常现象。)</p><p class="ql-block">荒兮,其未央哉!这种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模糊观念,在很荒远的时候就有了,并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未央)。就是说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已经对区分美恶善丑的界限已经模糊了,以为这就是社会的正常现象。早已忘记了世界大同,人人平等,自由和谐的那个以道为准则的社会。</p><p class="ql-block">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在这么一种整体失忆的社会氛围下,众人熙熙攘攘,好像去享受盛大宴会,像去登上春天的高台眺望美丽的风景,你效我仿,谁也感觉不到有什么不好和缺陷。</p><p class="ql-block">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老子当时,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虽然对天地宇宙大道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离道已经陌生了。等同于道的化身的老子一样会感到寂寞和孤独。这段话,就表白了这个情况:那么多的人去附庸一种不良的社会潮流,而我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不去敷衍趋势,一个人没有目标的在漂泊。自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混混沌沌的对社会潮流一窍不通,傫傫兮,即带着一种疲倦懒散的样子,每天流浪着,也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处。</p><p class="ql-block">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飓兮,若无止。世人都是那么风风光光,常常炫耀自己的一切,而我却独自昏昏然,对世俗浑然不觉,麻木不仁;众人都是那么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凡事都精于算计、明察,而我却保持低调沉默,糊糊涂涂。像这样的状态,漫漫如大海无边也无沿,茫茫无尽头,像刮起大风一样飘扬,无法停止。</p><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无法接受,但又无法改变。我们学习理解老子的道德经,一定不能和后来的宗教形式存在的道教混为一谈。老子的道德经是实实在在的天地宇宙,人文社会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巨著,不存在任何神话性的说教。至于后来人们在修行中如何利用老子的道德经为道教装点门面,那是另一回事。</p><p class="ql-block"> 老子是当时社会一个大智大慧的哲学家,而不是后来人们神化了的什么紫薇大帝,神通广大的太上老君等。老子的伟大,就在于他坚守真理,不同俗人同流,坚守着自己的认知底线,不怕寂寞,不怕孤独,不放弃真理。虽然有异于众人,得不到众人的理解和支持,但至死也不改变自己的理想观点,哪怕像大海大风一样永无出头之日。</p><p class="ql-block">所以最后一句是: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p><p class="ql-block"> 众人都是有本事有收获的人,给自己挣得了不少的名利地位,而我仍然是坚持自己的愚顽和窘境,我和他们的不同之处,是我不去争抢那些俗人看重的东西,我看重的是天地万物之大道,以大道视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时时刻刻以坚持大道作为自己的生命之源,以大道为自己的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老子这一章用较长的篇幅,讲了他当时的现实处境,其实也是感叹当时社会的现状难以改变。人们都过分追求现实,追逐名利而不知危害,而自己在坚持弘扬道的过程中未能得到社会的共鸣。在这一方面老子是有一种无奈,但更多的是老子对道德诚信和坚持,并终身以道为生为母支撑自己的身心。</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分析学习老子道德经的时候,并不可以把老子神话,把他当做神人的看法是不正确的。老子,孔子这些先古圣贤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身肉体,他们在经历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经过了人生的历练,不断的总结出天人万物同道合一的大道理后,首先是想运用到现实社会中去,但往往事与愿违,临老免不了产生一些感叹。老子最后骑青牛出关,孔子在游说七国后归来从事教育。</p><p class="ql-block">从大道的角度来讲道是宁静、是无为,但道是最伟大的,是无不为,而这些先祖圣贤做到了与道合一,一生宁静,孤独,清淡,最终成就集天地人万物智慧的集大成者。如果他们早早的取得了名声地位,做了高官,就得不到如此万古不朽的学术成果。</p><p class="ql-block"> (注:需要澄清的是老子当时的真实处境和道德经的成因)(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