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4.4</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大三班</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秦子淇</p> <p class="ql-block">观察过程:</p><p class="ql-block"> 区域活动时秦子淇和靳中润用扑克牌进行着游戏。两位小朋友分好扑克牌后便开始整理自己的牌</p><p class="ql-block"> 秦子淇:我有大王。</p><p class="ql-block"> 靳中润:“我有小王。”</p><p class="ql-block"> 秦子淇:“小王也不一定赢。”</p><p class="ql-block"> 说完两个小朋友就继续整理着扑克牌。</p> <p class="ql-block"> 整理好后,靳中润先出了一张A。秦子淇:我有一个炸,JJ炸。秦子淇边说边整理着扑克牌,整理好后又把所有扑克牌平铺在桌面上。首先秦子淇拿起了一张“5”,说不行!又拿起了一张“4”说也不行!我一定要找到“2”。</p><p class="ql-block"> 找到“2”以后,秦子淇说:小王才可以管住“2”。靳中润很快找到了“小王”,而秦子淇开始一张一张的找大王,找了三次都没有找到。最后秦子淇把所有的牌拿在手里,变成了一个扇子形说:“找到大王啦!大王你肯定要不起!”</p><p class="ql-block"> 靳中润找完所以的牌以后说:“我有顺子!”秦子淇:“顺子管不了大王!”秦子淇又出了三个J,说:“我炸你!”靳中润又整理了一次牌以后将所有的牌放在了桌子中间,而游戏到这时也结束了,靳中润说:“我们重新来一局吧!”</p> <p class="ql-block">分析与反思:</p><p class="ql-block">1、在整理扑克牌的过程中秦子淇的牌是背面向上的,而靳中润的牌是相反的,秦子淇将牌一张一张摆放整齐,而靳中润则是将扑克牌全部分散的摆放在桌子上,从侧面反应出秦子淇有前期游戏经验。</p><p class="ql-block">2、两位幼儿是善于思考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两位幼儿一直在说谁是最大的,谁是最小的,有什么样的规则是需要遵守的,这些来自于生活经验,同时对游戏规则还是很清晰的,但在实际游戏中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规则也因此导致了游戏的中断。</p><p class="ql-block"> 在这时,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吗?如何介入?也是我所疑惑的。</p><p class="ql-block"> 措施:</p><p class="ql-block"> 1、添加扑克牌玩法的规则图。</p><p class="ql-block"> 2、教师介入,以儿童的角色介入,与幼儿进行游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规则。</p><p class="ql-block"> 3、引导幼儿思考,游戏如何继续,调动幼儿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适于解决问题的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