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想——微型篇之二

风寒雪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劉成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眼神</b></h3> 人们长有一双眼睛,功能是用来观察事物,并且作出相应的反映。喜怒哀乐,会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显示出来。<br>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的飞将军李广,他的扮演者陆树铭走了。但是,他在多部剧中一身戎装,手提兵器、跨战马,在两军交战的阵前,那种睥睨天下、傲视群雄的眼神,直叫人推崇备至,那是一种何等的强势、胆识、无畏,视敌人如草芥。<br> 苏联时期肃反委员会主席捷尔任斯基,在审讯叛徒时,只说了一句话:“看着我的眼睛。”那犀利的眼神瞬间产生了巨大的威慑力,令叛徒不寒而栗,精神崩溃,交待罪行。 <br> 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在杨子荣打入匪巢后,土匪栾平逃到了威虎山,见到杨子荣要说出他假老九的身份。杨子荣来个先发制人,用狠辣的眼神打垮了他的心理防线。栾平胆颤心惊,话还未曾岀口,就被对方先声夺人、占尽先机。<br> 电影《红岩》中的优秀共产党员江姐,在狱中受尽酷刑,眼神中仍然是宁死不屈,令敌人胆寒。在绣红旗一段中,她的眼神流露出了一种对党旗浓浓的爱,无私忘我的大爱。一恨一爱,把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演得淋漓尽致。<br> 伟人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受阅部队和群众巨手一挥:“人民万岁。”那目光如炬,那气势震古烁今。撒向人间都是爱。使国人热血澎湃,骤然产生了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直叫亿万人民愿生死相随。<br>  眼神能传递内心世界的话语。所谓“眼睛会说话”,就是通过人的神态表达内心的意识,可具多意。愿我们不负时光,每天用美好的心灵点亮快乐的眼神。<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就医</b></h3> 曾经有人网上发帖子,对国内某些医院评论:“如果你为了节约而对自己一毛不拔,一旦生病进了医院,就会被拔得一毛不剩。”此言真实与否?不得而知。<br> 上月中旬,妻子面部中风浮肿,遂陪她前往社区卫生中心的中医科就诊。一位芮姓中年女大夫热情相迎。听完妻子对病情的陈述后,芮大夫用不足二十秒快速扫视,立即作出诊断。她笃定地说:“患者颈椎变形,腰椎弯曲,左肩抬起疼痛,右腿迈步吃力……”<br> 我站在旁边一听,神医啊!大脑诊断速度比仪器检测还快,敬佩之情从心底涌出。之后,她让妻子躺床上,指压腹部数下问道:“痛否?”“痛。”她用小皮锤敲击左腿骨问到:“痛否?”“痛。”<br> 芮大夫说:“痛就对了,你全身都是病,需要一步步理疗才能治愈。”我恭敬地问大夫:“治疗需要多长时间?”她不正面回答,只是说:“切不可操之过急。你们先办一张4000元的会员卡,诊治几个疗程再定。”<br> 话说到这里,即使是傻子也能听明白了。我脑海中蓦然闪现出小品《卖拐》,那语气、表情、动作,似曾相识,和《卖拐》剧情如出一辙。顿时冷汗涔涔,进入医门如待宰羔羊啊!<br> 一念及此,我马上调动应变神经,以进为退地说道:“非常感谢芮大夫的诊断。杏林春暖沐朝霞,绿叶扶疏绽百花。中医博大精深,独具特色,容我们回去商讨一下,到时少不了请您费心。”就在我们转身的一刹那,从芮大夫笑容可掬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阴冷。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尽快离开此地。<br>  现在,国家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新生事物很多,需要我们与社会同步,避免与社会脱轨。尤其需要具有对事物的观察与决断,切不可盲从,凡事“三思而后行”很有必要。<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理念</b></h3> 少年时候,看过一篇短文,而今思之,依然耐人寻味。<br> 传言,古代有位李姓员外(旧指大户有钱人家),家有一女,貌美如花,温婉娴淑,年方二八,待字闺中。李员外思忖,将女儿嫁个好人家。于是,便贴出招婿告示。一时间,求亲者络绎不绝,几经筛选,有三人进入最后一关。<br> 测考题目:“什么蓝?什么红?什么在什么中乱穿龙?”考生甲摇头晃脑,颇为自信地抢答:“天蓝太阳红,月亮在云雾中乱穿龙。”员外摇头,考生甲灰溜溜地站在了一边。<br> 考生乙自恃才气,不屑一顾,信口拈来:“水蓝荷花红,鱼儿在水中乱穿龙。”员外又摇头,考生乙郁闷地也站在了一边。考生丙看到前两人都未成功,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不如戏弄员外几句,便答到:“你眼蓝嘴唇红,坏主意在你肚子里乱穿龙。”李员外听后,便点头通过了。<div>  联想现代年轻人相亲,可就直接了,双方有什么要求便单刀直入:你家有几套房子?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有退休金吗?诸如此类,一一问清,物欲之心干脆直白。一直被人们排在第一选项的人品,直接被漠视。追求的是幸福,想走的却是捷径。有些缺少感情基础的婚姻,导致家庭现状关系紧张,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有的城市结婚率与离婚率一度持平,令人愕然。现在某些年轻人的心中,仿佛真正的爱情不复存在,谈到这个话题,他们是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相信的。不尽其然。任何事情都存在着美好,只是要善于发现、把握美好,切不可一概而论。</div><div> 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中,我们这些来去匆匆的过客,只要沉淀好自己,一定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觅得属于自己的一方清泉。<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体验</b></h3> 生产建设兵团时期,出差乘坐牡丹江—北京的火车。临近春节,客流量大,仅抢到一张站票。车厢里人多得摩肩接踵,放下给朋友带的沉重物品,背靠厕所旁的挡板,赶紧擦把汗。<br> 连日的疲劳下瞬间站立时睡着了。腿一软下蹲差点摔倒,幸好顾客挤在了一起,托力挡住。二十几个小时的行程可不好过呀!<div>  思忖间,看到乘务室的门开着,年轻的女乘务员坐在里面休息。咫尺距离,我对她搭讪说:“你们的工作很辛苦啊?”未搭理。我又说:“可以帮你干一些活儿。”她抬头盯着我几秒钟后说到:“我这有400根塑管汽水,每根售价0.2元,帮我售完后可进屋一直坐到终点。”略一沉思,短时付出可换取长时休息,同意。</div><div> 将大包放入她行李架上,我便接过她装好的100支汽水,开始边吆喝边奋力地在人群中挤过。这时,有人买汽水,有人抱怨“铁路真差劲,不供开水卖汽水,越喝越渴”。人家说得对,我也无语。到达本车厢尽头,汽水卖完了。人太多一时回不去,只能等下一站停车后下车绕回来。</div><div> 如此反复四次,历时近五个小时,汽水售罄,我也心安理得地坐进了乘务室。途中她和我说,如果下次能遇上,她还希望能换工。我:“⋯⋯”<div> 现在,人已老朽,在岁月中跋涉,我坚信,只要努力、只要精神不倒,就存在回报率,一切皆有可能。<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处</b></h3>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何谓高处?就是想要达到的目标,用志向和追求优于人类,高处一一人之所向。<br> 官场的高处:<br> 其一,一九六七年,黑龙江省革委会一位副主任在礼堂接见会议代表时,会场响起了音乐《东方红》,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广播里传出甜美的女声:“我们敬爱的副主任身穿绿军装、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他微笑着边走边挥手,向代表们致意⋯⋯”<br> 我去⋯⋯这不是毛主席接见时才配有的规格吗?真是胆肥啊!副主任后来因多项“左”的错误被审查多年。(评:人啊!不管到何种高处,都应摆正自己的位置) <br> 其二,罗马尼亚当时的总统齐奥塞斯库在战火的洗礼中成长,为国家贡献很大,开始飘了。居功自傲、专横跋扈、过帝王般奢侈生活⋯⋯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从当初的万民拥戴到万民痛恨。夫妇临刑前,男高喊革命口号女唱《国际歌》,真是莫大的讽刺。<br> 殊不知,口号再响亮,歌再好听,也没有初心之时的味道了。(评:失民心者失天下,天道之数,盛极而衰。)<br> 文艺界的高处:<br> 其一,影视剧演员黄先生曾红极一时,他在《永不磨灭的番号》剧中饰演抗日英雄,大刀片子砍杀鬼子的脑袋时如切瓜,让国人振奋。在《咱们结婚吧》剧中的角色被誉为“国民女婿”。他在许多剧中饰演主角,创下了传奇而光辉的演艺生涯。<br> 这时,大脑开始短路了,自我走向毁灭。有传言要挺他,终因底气不足打了折扣。(评:成功了也要自律,守住底线。)<br> 其二:演员奇志、大兵,他们合作的小品金句频出,爆笑互怼,包袱不停。二人可谓黄金搭档。因创作理念不同,巅峰时分道扬镳。岂不知,在激烈竞争的艺术界,如果求同存异、和谐共存,尚可继续。然而,成名了,互相不再平视,失去了更多的亮点。(评:能用众智,则大事成矣。)<br> 商场的高处:<br> 其一,全国名小吃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久,因创业史被收入《邓小平文选》而闻名全国,号称“中国第一商贩”,盛行一时。九十年代后,傻子瓜子因管理能力、家庭矛盾等走向衰败。大家族不懂抱团取暖,被成功冲昏头脑,盛名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br> 其二,河南郑州亚细亚集团一度兴起后发展迅速。思想膨胀了,雄心勃勃,盲目扩张,很快进军北京市场,后劲不足,亚细亚消失得无影无踪。(评:无论干什么,都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急功近利反而适得其反。)<br>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身居高位,心系百姓,工作时戴套袖,防止袖口磨破,一生俭朴,令世界人民敬仰。演员王馥荔,戏德、艺德俱佳,被誉为中国影坛上“天下第一嫂”⋯⋯<br>  人类不断提升自己,就是在往高处走。诚然,高处不胜寒,有风光也有风险。只要加强自省、平衡、驾驭人生的能力,就会精彩纷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