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 落实语文要素——思维导图工作室第11组教学研讨课

罗文燕

<p class="ql-block">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不是固定格式的,只有鼓励学生大胆地,多角度地思考,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创新,提升语文教学实效。为了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提升学生的思维技巧,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三元区思维导图施跃明名师工作室第11组于4月6日举办了“如何借助思维导图聚焦核心素养,落实语文要素”研讨活动。本活动由三明市第十二中学小学部罗文燕老师带来《母鸡》研讨课。</p> <p class="ql-block">  《母鸡》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母鸡对小鸡的关心和爱,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的赞美。那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的呢?现在我们看看罗文燕老师如何借助思维导图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习得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p> <p class="ql-block">  上课伊始罗文燕老师先以思维导图复习上节课内容,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迅速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回顾作者最初对母鸡的态度,为下文的学习打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  为了感受老舍先生笔下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罗文燕老师在教学中还借助思维导图和鱼骨图工具,辅助学生课堂学习,使学生在揣摩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更好地感悟文本,并透过文字感受到背后的情味和意味,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p> <p class="ql-block">  而在这单元课文的教学中除了引领学生感受动物的不同形象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去领会不同文章的表达特点。为此,罗文燕老师在课前小组合作完成《猫》一课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比同是老舍的作品,《母鸡》和《猫》在文章结构、情感表达、语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最终以思维导图、表格为支架进行《猫》和《母鸡》的对比阅读,学生很快就把它们的异同之处展现了出来,体会表达,让单元语文要素得以真正落地。</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剖析,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也可以就课文的结构、情感、语言等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特点的把握,习得学习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p>

思维

导图

学生

课文

母鸡

语文

教学

罗文

借助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