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吴氏家训文化学会开展传承孝道文化、弘扬至德精神活动

汉水冬雪

<h3>4月2日至4日,汉阴县凤堰吴氏家训文化学会(以下简称:家训文化学会)开展了为期3天的圆谱及其传承孝道文化和清明祭祖活动。让清明节成为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的“生动课堂”。</h3> <h3>4月2日,在吴家花屋举行了传承吴氏家训文化暨欢迎庆典等项活动。活动由二十一世孙吴雄(家训文化学会顾问、县政协副主席)主持。其内容为:首先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热烈欢迎祖籍湖南长沙冷木冲和湖北武汉江夏族亲组成的吴氏访亲团一行成员,来汉阴开展探亲活动。</h3> <h3>由第十九世孙吴平(家训文化学会顾问、原安康市政协副主席)致欢迎词。他说:首先代表堰坪铺吴氏对湖南族亲来陕表示最诚挚的欢迎。260年前,我们的祖辈响应国家移民政策的号召,从湖南善化冷木冲出发,背井离乡,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克服了道路艰险,饥寒交迫带来的各种困难,战胜了草莽丛生、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落业于堰坪这片沃土。斗转星移,260年后因为续修族谱,又得以让湖南祖籍宗亲与我们陕南堰坪族人重逢,再叙血缘,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激动。也正是有了这次续谱,才让我们很多不太了解祖上历史和血脉关系的人得以认祖归宗,感惠祖德的荣耀。我们祖上在乾隆二十一年由湖南善邑冷木冲迁至堰坪铺,是继吴上锡之后第一批迁陕人员,为了生存发展,于此开荒拓土,抬田造地、引沟筑堰、建塘蓄水;为了安居乐业,于此修建房屋,围寨建堡,修筑工事,抗击匪患、抵御贼寇;为了兴旺发达,于此大兴教育、发展农桑,崇文尚德,耕读传家。我们的祖先就在我们脚下的这块热土上拉开了在国家历史移民政策背景下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恢宏壮阔大幕,也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我作为吴氏后代,也感到无比的自信与自豪。正是在祖辈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高尚风骨的激励与感召下,我吴辈后人世世代代也在从政、文化、经商、农林等诸多领域出类拔萃。他希望:一要以这次续修族谱为契机,加强对我们冷木冲迁堰坪铺吴氏的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研究,把我们祖先高尚的品德和家风、家训挖掘好、推广好,发扬好和传承好,不断增强族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二要加强同祖籍地湖南以及全国各地的冷木冲吴氏的广泛联系,力所能及的开展交流互访活动。三是希望众族亲珍惜族谱、热心读谱,我们每位吴氏后人不仅都要成为我们吴氏历史的知晓者、吴氏家风家训的传承者,还要成为我们祖辈高尚品德节操的践行者,在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下,让我们优秀家史、家训、家风、家教成为我们凤堰古梯田景区最光辉灿烂的名片。</h3> <h3>接着汉阴县漩涡镇镇长沈俭做了重要讲话。他说:汉阴吴氏家族,历史悠久,源源流长,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迁陕始祖吴上锡随迁蜀移民汉阴堰坪,已有二百六十余载,吴氏族人垦荒造田,修渠筑堤,建寨赈饥,经商办学,德润四方。吴氏子孙以耕读传家,忠孝继世,诚信立身,亦商亦农,亦耕亦读,更加枝繁叶茂。子孙或练文或习武,有科举及第勤政怜民者,有马革裹尸为国捐躯者,有留洋海外归国从政从教者,有经历“五四”参加红军抗日阵亡者,成为陕南汉阴名震一方的望族。汉阴吴氏也因其耕读世家,济贫扶困,克己好客,修水田、开渠道、修河堤、建寨堡、赈饥荒,抚流民之功德,而声名遐迩。你们以耕读传家,忠孝继世,诚信立身,其美德和懿行恩泽后世,人丁繁昌,遍及全国各地,兴旺发达。在政界、商界、艺术界、教育界等众多行业上均有建树。这是吴氏先祖功德的庇佑,更是后世子孙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见证。 最后他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家训传承、家风示范创建活动中来,坚持做到: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勤劳致富,遵德守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邻里友爱,礼待宾客,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移风易俗,崇尚科学,乐善好施,热心公益,自立自强,公道正派,诚信友善,助人为乐,勤学好思,开明开放,廉洁奉公,遵法守纪。让我们行动起来,发挥良好家训家风的积极作用,争做文明家风的旗手,为建设幸福文明和谐的锦绣汉阴而共同努力!</h3> <h3>湖南长沙访亲团团长吴松庚(长沙市贾谊故居管理处主任)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今天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日子。肩负着长沙老家祖辈、父辈曾经的殷切期望,肩负着长沙冷木吴氏数万子弟的嘱托,长沙冷木吴氏来陕西探亲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有幸前来的各位老家代表,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两百多年前,长沙冷木吴氏所休养生息的土地金井、洞井铺田少人多,生活艰难。一批吴氏杰出的子弟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汉阴堰坪这块热土上,用自己的血汗创造万亩梯田,创造了令吴家子弟、令三湘子弟自豪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鼓舞着我们以及吴家的子子孙孙,继承先人勤劳的优良品质,不断努力,创造出更新的成就。他还说:两百多年来,冷木吴氏老家子弟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吴家子弟都是长沙的中流砥柱,得到了历史的公正评价。今天,老家子弟在长沙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代表。由于历史的原因,老家在寻访宗亲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寻找的难度更大,而我们仍在不断地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星沙冷木吴氏作为长沙重要家族,一定会重新凝聚成一股建设国家、建设长沙,也为吴家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坚强力量。</h3> <h3>湖北武汉江夏吴氏访亲代表吴永胜也发了言:他说:无情的岁月把我们分隔在不同的城镇和乡村,但永远都隔不断我们同宗同祖、同脉相连的亲情。今天,我们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相聚在一起,举行隆重的颁谱仪式。这既是对我们先祖的深切追念,也是构建和谐家族的美好开端。众所周知,我们吴氏宗族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自黄帝轩辕开始,周朝八百年经过世代繁衍,现已发展成一大望族。正是因为在无数先辈的努力下,才成就了我们吴氏宗族今天的辉煌!他还说:家谱,是一部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生命史,也是子子孙孙的根系所在。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续修家谱不仅有团结宗亲、教育族人、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更可以寻根问源、分清支系,使长幼有序,尊卑有份,增进情谊,协同发展。今天,我们带着宗亲父老深深的重托与期望,凝聚着编修人员无尽的辛劳与汗水的吴氏族谱已经完成。作为承前启后的我们这一代,非常荣幸地完成了先人传承的事业,上可以告慰列祖列宗,下可以启迪后辈子孙,希望他们不忘祖德,不忘祖恩,发愤图强,更加兴旺发达,枝繁叶茂,代代兴盛!</h3> <h3>吴增魁代表湖南至德文化研究会作了发言,他首先向汉阴此次活动表示祝贺!并向汉阴县凤堰吴氏家训文化学会赠送了《吴芮文化文集》、《湘乡新桥吴氏族谱》、《华夏吴氏情》等书刊及由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吴升平创作的“祖德流芳”剪纸作品和书法作品等。</h3> <h3>接着由第二十一世孙吴大康(家训文化学会顾问、安康市政协副主席)领诵《汉阴吴氏家训》。启动《汉阴吴氏家训》宣传活动。</h3> <h3>紧接着进行了赠谱活动。首先二十一世孙,本次汉阴续谱的牵头人吴大秀(原县政协副主席)汇报了续修《汉阴堰坪吴氏族谱》工作情况。她说:今天,我们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和共同的梦想相聚在这里,来参加这个隆重的祭祖和圆谱庆典。这既是对我们先祖深切的缅怀,也是构建吴氏家族美好未来的开端。祭拜先祖、续修族谱的完成,能使更多的族人对吴氏家族历史和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更是为吴氏家族搭建一个交流合作、沟通情感、共创美好未来的平台。使我们增进了友谊,沟通了感情。共同构建了一个团结友爱、无私奉献、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吴氏大家庭。她感慨的说:五年的续谱,五年的艰辛,五年的汗水。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参与续谱工作的各位成员都能顾全大局,尽心竭力,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工作。使续修族谱工作顺利圆满地完成。其次是我们在修编《汉阴堰坪吴氏族谱》的同时,族人慷慨解禳,积极捐款,重建了上铭、上钢等公墓碑,达到了吴氏后裔追根溯源,敬祖孝宗之目的。第三是本次续修的新族谱,载入吴氏后人,各房合谱,增强了团结,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新谱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第四本次续修族谱的顺利成册,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有赖于忠诚勤勉的知者、有赖于齐心协力的行者,也有赖于热情支持的全体族人,更有赖于为续修族谱慷慨解囊,捐献巨资的族亲,有大家的真诚团结,齐心协力,勤勉工作,才能使族谱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她指出:本次吴氏族谱的编纂工作留下了不少遗憾。一是由于宣传不够深入,还有部分族人未能入编;二是有的族亲迁居外地失去联系。三是少数人思想固执拒绝入谱。此外还因为我们学识水平有限,缺陷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肯请族人理解见谅,期盼后贤下修借鉴,考证完善。她希望:本家族后裔,通过这次续修族谱,我们不仅要梳理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渊源流变,更要借此机会,整合吴氏家族的资源,增强吴氏家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融合力和发展力,使得我们吴氏家族的子孙,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能吸取各种资源和原动力而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要借此续修族谱之东风,继续发扬我族尊祖敬宗之传统美德,进一步增进吴氏家族之团结,确保族谱代代相传,祖墓年年祭祀,族亲世世融合,使吴氏家族之绩更加辉煌,为国建功,为族争光,为构建和谐文明的吴氏大家族作出各自应有的贡献。</h3> <h3>  随后进行了赠谱仪式:分别向档案史志馆、县家训文化研究会、漩涡镇政府、和湖南、湖北吴氏族亲赠谱,县档案史志馆向吴氏家训文化学会颁发捐赠证书。</h3> <h3>  在欢迎会上还表彰了先进。分别对《汉阴堰坪吴氏族谱》续修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吴允文、吴大恩等6人和为吴氏续谱及祖茔修葺工作作出贡献的:吴明寅、吴明友等11人进行了表彰;同时还对吴大平(茨沟村)、吴大顺(茨沟村)等6户好家庭;陈世秀(金星村)、陈荣兰(群英村)等6名好婆婆;姚声芝(大涨河村)、陈坤秀(东河村)等17名好媳妇进行了表彰!</h3> <h3>接下来湘、陕吴氏族亲吴明金、吴肇新、吴肇平等向湖南长沙族亲赠送的书画作品。</h3> <h3>随后湘鄂访亲代表团与陕西汉阴堰坪吴氏部分村民一起观看了以弘扬孝道、家庭建设、家训文化为主题的文艺节目。</h3> <h3>4月3日,举行了祭拜祖先活动。湘鄂吴氏族亲和参加本次活动的凤堰吴氏在树士堂举行了隆重的祭祖典礼,在庄重的礼炮声中,祭祖活动拉开序幕,三地吴氏裔孙虔敬谦和地恭立在堂前,整个仪式沿承规制,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等程序有序进行。</h3> <h3>斌主持了祭拜仪式。吴明金介绍了祠堂供奉祖先的牌位情况;“家训文化学会”顾问吴大芒(原宁陕县人大主任)恭读了祭文。参加祭拜活动的近百名吴氏族亲们以虔诚之心,按辈分持香拜祖,寄托了对先祖的无上敬仰和感恩之心。祭拜典礼完毕后,族亲代表又持续赶往天宝山上钟公、杨家湾上铨公、龙泉湾上钢公、竹园包子上彬公、卧虎湾上铭公墓葬地举行祭拜仪式。</h3> <h3>  汉阴吴氏家训文化学会顾问吴大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代表学会在接风晚宴上致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