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年过七旬,常常忘记了年龄。年轻的心态,生活的向往,也使得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儿。蓦然回首,身边的一道道风景,早已变成了抹不去的记忆。</h3> <h3> 每天打开手机,不由自主地总是第一眼关注的是那“难忘的岁月一百单八将”微信群。</h3> <h3> 孟令斌同学,牵头引线,通过各种联络方式,寻找原学校的师生。知情的同学积极参与和支持。经大家的努力,没过多久,我们就有了中学微信群。姚老师起的微信名称“难忘的岁月一百单八将”,同学们都喜欢。</h3> <h3> 一百单八将,一百零八名学生,是我们学校的总人数。校名为北安前卫中学引龙河分校。引龙河分校,是1965年首届半农半读学校之一。<br> 学校的学生来自北郊、龙镇、襄河、龙门、尾山、引龙河几个农场。我们的老师有应届高中毕业生,有大专毕业生。校长是一位革命的老干部。老师队伍资历深厚,朝气十足。刚入学的我,不由地喜欢上了我们老师,喜欢上了我们的同学。<br> 六五年,小升初,一部分考入全日制中学,一部分考入农中。我是引龙河农中一员。考入这所学校,已经让我喜出望外了。毕竟能进入中学继续读书了。</h3> <h3> 我们的校舍座落在引龙河农场场区最南边。校舍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日夜流淌,清澈见底的小河。环视四周,没有几处房舍,看不见人的踪影。环境之美,感觉到静中有动,动中有惊。清静而宁静的地方,让我心情愉悦。<br> 校舍是一栋平房,中间开门,左边是男生宿舍,右边是女生宿舍。筒子形的宿舍,南北一通到头的木板铺,要住五十几名学生。宿舍的尽头搭起的二层铺,是老师住的地方。<br> 打开行李,在指定的地方铺好被褥。一尺半的铺位,一位挨一位。褥子宽了,还得两边卷起来。看着铺好的褥子高低不平,我的褥子显得逊色了不少。我铺位的两边褥子比我的高出足有半尺,可我却很知足了。母亲为了我上学住宿,特意给我买了一条灰色的线毯子。父亲下基层必带的狗皮褥子,也让我带上了。再加上一条不厚的褥子,真的很不错了。晚上睡下,虽说有些硌得慌,但心里还是暖暖的。这可是享受着我家的最高待遇了。</h3> <h3> 我们的老师,德才兼备,学历不浅。吴中铭老师、方桂琴老师、谢忠哲老师、吕新才老师,都是前卫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姚柏林老师是师范大学毕业生。胡建华校长,是位老干部。<br> 学生分成两个班,我是一班的学生。我们的班主任是吕老师,副班任是谢老师。姚老师是数学老师。过硬的师资队伍,让我们受益匪浅。<br> 课堂上,学习气氛浓浓。学习优秀的学生,让我羡慕。我暗暗地告诉自己,努力学习,刻苦自励,不能让学习好的同学落得太远。读书的不易,激励着我,不能有丝毫的怠慢。<br> 虽然我们是半农半读学校的学生,其实和全日制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相上下。不服输的我们,更加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将来读高中,读大学,做一名像我们老师那样的有文化的人。</h3> <h3> 读中学时,远大的目标,未能实现。我们的学校定性是半耕半读,开设的课程不多。只有语文、代数、常识、政治。也有体育、音乐课。可不记得上了几节体育课,音乐课。<br> 当时,我们是新建校。教室是借用农场小学两个教室。清楚地记得,教室位置是一栋房子的东西把头的屋子。我们一班在房东头,二班在房西头。室内还算宽敞,但采光条件很差,显得阴暗不堪。挂在墙上不大的黑板,紧挨着门。没有高出地面的讲台,有没有讲桌,不记得了。老师在前边讲课,离前排座位上的学生极近,后面的学生得伸长脖子看老师,看黑板。<br> 开始,我们的教科书比较缺乏。老师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教政治的吕老师,没有课本,就从报纸、社论、或杂志上,选择适合的内容讲解。代数、语文课本,开学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发下来。没有课本的几节课里,我们的教学进度没有耽误。代数课上,代课教师韩世东主任,手里拿着旧了的课本给我们讲课。直到姚老师来了,我们有了正式的代数老师。这时候,我们也有了新课本。学习的劲头也足了,兴趣也浓了。<br> 同学们总也忘不了,学校的篮球队。教农业常识的张老师,他给体育课代课的时候,一上课,就带着男同学打蓝球。女同学可以自由活动,但我们喜欢的还是站在篮球场边上围观,助威。两个班打比赛,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那种集体感,真的太强烈了。篮球队,这可大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除了体育课之外,课间,课余时间,男同学都会到篮球场地打球。打篮球也是我们学校唯一的体育运动项目了。</h3> <h3> 课堂上,老师是严师,生活中,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哥哥、大姐姐。<br> 宿舍里,谢老师、方老师和我们一样同住在一起,让我们有一种安全感。她们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我们。<br> 谢老师说话总是细声漫语,不笑不语的模样,可蔼可亲的性格,感觉就是我们的姐姐。同学们主动帮助老师打水,老师给大家梳辫子。细微之处,处处充满着温暖。不拘谨的师生关系,让我们的心情愉快,少了想家的念头。<br> 我的班主任吕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个子不高,话语不多,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不急不躁的作风,看上去不怎么严厉。可他却让我们很敬佩。柔中带厉,厉致有约,还真让我们惧他三分呢。<br> 我不曾想过和吕老师说过几次话,交流过没有,他在我的心目中却永远无法忘记。<br> 初一读完后,我回到尾山中学读书。初中毕业,工作在农场。吕老师一直在引龙河学校工作。引龙河、尾山之间只有五、六十里的路程。如此近的距离,忽视了相互的联系。有时候,也打听过吕老师的情况。直到知道他去逝了,才后悔至极。那些年就这么忙吗?没有理由,只有留下遗憾。</h3> <h3> 在引龙河中学,短暂的时光,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忘怀的一段段经历。经历中文化课学习记忆模糊。劳动课的生活刻入心底。多的是劳动锻炼,让我们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农田里挥汗如雨,河沿和泥脱坯,学校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我们样样尝试。也许是我们农中学校的性质所至吧。<br> 每个劳动的过程,令人感到无可奈何。可体力劳动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劳动中的快乐与乐趣,充实着我们的校园生活。<br> 二零一七年的冬天,我有机会去引龙河农场的五分场原址。一路上,我不时地提醒孩子把车开慢一点儿。车在行驶,我打开了话匣子。五十多年前,我们来这里劳动过。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时候,我们班的熊子力同学的家就住在五分场。<br> 车开到地方,眼前的情景早已在预料之中。原来分场的房子所见无几。平整的场院摆放着农机作业的农具,周围都变成了庄稼地了。<br> 环视周围,寻找着印象中的故事。记忆犹新的劳动场面和我们劳动后的生活,浮现在眼前。<br> 夏锄季节,我们全校师生带上行李到这里劳动近半个月。地里干活的情景,记得好清楚。铲谷子地草的那天,我们来到谷子地头,老师让我们排成一队,一人拿一条垄。看到满垄绿油油的一片,我们手握着锄头不敢下锄。不足两寸的谷子和杂草的形状相似,让我们分不清哪是谷子,哪是草。老农蹲下来,耐心地教我们怎么分辨谷子与草的形状。他边锄着,边给我们做示范。他的锄技太娴熟了,锄尖在苗眼儿中,轻而易举地剔出了杂草。这种技能可不是一日之功。我们还是用我们的方法来做吧。<br> 我们用锄头铲掉垄帮上的草,铲一骨碌,放在锄头,回头薅苗眼里的草。这样反复地铲草,薅草。老农不停的提醒大家:“注意呀,千万别把苗当成草铲掉呀?”我们学得认真,做得仔细。质量、速度都让老农满意。<br> 炎热的夏日,烤得地滚烫。我们没有遮光的草帽,任凭汗水湿透了后背。累了,跪着爬着薅草。草拉破手指,出了血,就捏上土,按住伤口。这样劳动的强度,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叫累。我们的老师,比同学们还辛苦,地头地尾来回跑。管好同学们干活的质量,帮助落后的同学赶上来。老师的以身作则,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同学们互相帮助着,谁的垄荒,难铲,落后了,都会放下自己的活,去帮着铲一段。<br> 铲完了一条垄,回头看着没有杂草,只有谷子在微风中轻轻地摇动着,成片的,笔直的谷地,显得格外漂亮。<br> 地里干活的时候,只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就盼着收了工去食堂吃饭。分场食堂的伙食要比学校的饭菜好吃多了。不花伙食费,随便吃,这种待遇叫我们好开心。<br> 食堂的管理人员对我们特别热情,做的饭菜好吃可口。每天都能吃到有肉的菜。主食馒头、花卷、糖包,还有包子,顿顿不重样。别看我们人小,胃口可不小。没有油水的肚子,就好像总也填不饱似的。</h3> <h3> 干完一天的活,吃过晚饭回到住处。班委段成玉和几个同学,早已打来水,把每个同学的洗脸盆,牙缸都倒上水,只等大家洗漱了。我们的班干部,总是不声不响地为大家服务。我们的老师,体贴入微的关心与照顾我们。像家一样温暖的感觉,让我的心里暖暖的。<br> 简单洗漱完了,就上床做自己的事情。没事的就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闲聊着,打闹着。这时候,袁亚萍同学又拿出口琴,大家聚在她的周围,静静地听着亚萍口琴美妙的声音。时不时地随着琴声唱着,早已把一天的疲惫,丢到脑勺儿之后了。<br> 我们的住处再简陋不过了。记忆中,那房子在分场住宅的边上,周围杂草丛生。住的床都是木板搭起的,课桌拼起的床。加上我们带的简单的被褥,别提有多硌得慌了。这还不算啥,彻夜无法入睡的滋味,难以形容。<br> 不严实的门窗,让蚊子肆无忌惮地扑面而来。吓得大家用被子裹住全身,用衣服把脑袋包起来。尽管这样,还是让蚊子叮咬得满身是包。白天地里被蚊子叮咬,晚上照样如此。我们的腿没有好地方,被我们挠得直流黄水。这种情况下,我们咬牙坚持下来,只盼着早点回学校。<br> 夏锄半个月,我们谁也没有掉队。脸,胳膊晒黑了,双手磨出的茧子多了,厚了,身体结实了。同时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知道农民的不易,更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br> 时间在流逝,一切都在变。留下的只是丝丝的留恋。</h3> <h3> 除了田间劳作,我们还去南河沿脱坯。听说去脱坯,只觉得新鲜事儿。这是大人干的活,我见过。十四 五岁大的我们能干得了吗?这对我们来说,真是一种挑战。<br> 秋天,正是脱坯的好季节。一大早,我们带上劳动的家么式,来到劳动的场地。工头早已准备好了脱坯的工具。一看到水桶、铁锹、二齿子、推土的独轮车,还有脱坯模子,就知道我们的活计可不轻。<br> 工头给我们讲了脱坯的要求,老师根据活的轻重不同,给我们分了小组,各负其责。<br> 第一天,劳动的任务就是和泥。我们女生去河边打水,用桶抬水的,用脸盆端水的,来来回回地,嘻嘻哈哈地,不知道什么叫累。男同学挖土,抬土,推土,干劲十足。他们把土围成圆圈,中间形成泥窝。一层土,一层切成小段的麦秸,填得差不多了,再往里灌满水。这个时候,几个同学围着用二齿子,铁锹和起来。男同学累了,我们女同学脱下鞋子,挽起裤腿,下到泥窝里,咕唧咕唧地用脚踹着泥。那泥粘性极强,脚踩下去,拔都拔不出来。<br> 脱坯的劳动场面,热闹非凡。同学们有序地做着老师分配的任务。倒泥的,抬泥的,抬水的,脱坯的。那个环节做得都到位。当一块块光滑的,有棱有角的土坯摆成一片的时候,那成就感才叫爽呢。<br> 收工了,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我才觉得又累又饿。这样的活,真是吃不消呀!我边走边搓衣服上的泥点子。想着这衣服再脏,明天还得继续穿呀,想换洗衣服,可哪有衣服换。看似很简单的事情,还真难为了我们。</h3> <h3> 几天后,土坯干了,码坯的活儿,那才叫考验人呢。<br> 来到场地,老师给我们分了工,同学们立刻投入行动。码坯垛的,运坯的,谁都不甘落后。女同学一次只能搬一两块坯,一块足有八九斤重的坯,我们搬了几趟,就累得气喘吁吁了。男同学一次要搬五六块,摞起来的坯,直到触到下巴才罢休。还有比这更厉害的人呢。两个人能抬三十块坯,累得直不起腰,还在坚持。同学们的干劲儿,来自榜样的力量。我们的吴老师,一人能背起二十块坯呢<br> </h3> <h3> 新建校生活中的困难,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战胜它。<br> 深秋季节,我们为越冬储备烧柴。老师组织我们去打茅草。说起来不是什么重活,可用镰刀割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br> 走了几里路,才到打草的地方。打草的镰刀是没开刃的新刀,割起草来吃力极了。加上不会使刀,草会连根拔起。一个人只有三捆茅草的任务,我也觉得很费劲儿。割一会儿,站起来歇一会儿。可当我看见季树森同学,站在那,脚下没有放多少割下来的草时,心里想,他年纪小,身体弱,根本干不动,完不成任务,他一定很着急了。这回我可来劲儿,头也不抬,一口气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我来到季树森同学跟前,和同学们一起帮助季树森同学割完三捆草,又帮他捆好,让他背上。<br> 一声哨响,我们集合,排好队。这时我才发现,不少的男同学,背的草好多,可不止是三捆。同学们不怕累,不怕苦的劲头,每次劳动中都表现得酣畅淋漓。<br> 我们背着茅草,在夕阳的余晖下,唱着《打靶归来》歌,欢快的节奏,满载而归的自豪感,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br> 一路上,我们的心情格外愉悦。歌声不断,笑声不断。那天晚上,农场放映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让我们高兴得不得了。这可是我们生活中最美好不过的事情。不知不觉间,我们的脚步变得轻盈起来,没觉得负重前行的感觉。</h3> <h3> 秋天,我们去土豆地遛土豆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午休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遛土豆。别说,这活我们愿意做。没等干呢,就信心满满。我们扛着二齿子,挎着土篮子,准备大干一场呢。<br> 走了好几里路,来到土豆地。这是好大一片公家的土豆地。那时候起土豆,一色犁牲趟开土豆垄,人们边捡,边遛。土豆收得那叫个干净。可再干净,也免不了有落下的土豆。<br> 同学们不气馁,两人一组,满地遛土豆。有鼓包的地方,偏墒的地方,不放过。收获真不少。每次刨出一个土豆,都让我们兴奋得不得了。要是一个大土豆,就会高高举起来,显摆一下。同学们拎着筐,满地跑来跑去的刨着,都想让自己的筐重起来。<br> 我和我的伙伴,专找边边拉拉的地方,那收获才能超过别人呢!我们的手磨得起了水泡,就用手绢缠上。泡破了,露出了鲜红的肉,疼得钻心。我们谁也不在乎。<br> 集合回去的时候,我们满载而归。上尖一筐土豆,重得很。两个人用肩抬,粗糙的木棒,压得生疼。放下筐,俩人用手抬,磨破了的手又痛。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坚持。不好走的路,时不时地颠掉了土豆,必须捡起来。我们可舍不丢掉一个土豆。<br> 那段日子,食堂的师傅们做的土豆汤,炒土豆片,卖给我们量大了,价钱便宜多了。劳动所得,让我们得到了实惠。自食其力的劳动,换来的都是满满的幸福感。</h3> <h3> 一年四个季节,哪个季节都有我们劳动场面。整天上文化课的时候不算多,即使是冬天,上午上课,下午上完一节课,老师就组织我们去积肥。<br> 冰天雪地中,我们拿着锹,抬着筐,两人一组,家属区,场区的大道小路,都有我们同学的身影。那时候,我们冬天防冷的衣服,抵挡不住寒风的侵入。手上戴的是线手套,头上戴的是方头巾,脸上哪有口罩戴呀。开始的时候,冻得缩头缩手。满世界地寻找粪便,跑得我们不觉得有冷了。甚至撸下了围巾,摘下了手套。大家都有一个心思,多捡点粪,为班级争光。因为我们积的肥,两个班分别放着,都希望自己班的粪堆大一些。<br> 班主任吕老师,带着全班同学去家属区刨厕所的情景,记得深切。<br> 冬天刨厕所,听着简单,做起来真的是太考验我们了。<br> 吕老师个子和同学们相仿。站在学生堆里,看不出来他是老师。他和男同学一起抡镐刨粪。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各个浑身是劲儿,溅起的粪块,蹦在身上,脸上。每次镐头落下去,他们只是把头向后拧一下,不在乎什么是脏,什么叫累。在我们女同学的眼里,我们的老师,我们班的男同学是最能干的人,他们是我们女同学的榜样。<br> 毫不示弱的我们,两人抬上装得满满的粪筐,一路小跑,谁也不甘落后,不知来来回回多少趟。丢在路上的粪块,我们用双脚夹住,撅到筐里,撅不进去的,索性用手捧起 放入筐中。在又脏又累的劳动之中,没有一个同学拈轻怕重,没有一个同学退缩。<br> 这就是我记忆中最美的老师,最美的同学。</h3> <h3> 这些年,每次出门路过尾山农场到引龙河农场这段路的时候,不免想起在引龙河学校读书的一年中,这条路给我留下了最难忘的记忆。<br> 那时候,一到周六,心就像长草一样,不管天气如何,一个心思就是回家。<br> 记得入学后的第一次放假。我们十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没车就走着回家。我们都清楚,那足有三十公里的路程,步行回家一定很累很累。可没有一个同学退缩。<br> 回家心切,心情好。刚上道,那真是脚下生风,连跑带走,有说有笑的。十几个人像抱了团似的,前后簇拥着。可没走出十里路,我们逐渐拉开了距离。男同学都走在前边,女同学走得慢,一路上,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行。<br> 一路上,看似女同学与男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可我却觉得我们离得很近。照男同学的速度早就走得无影无踪了。可他们没有,走走停停,放心不下我们几个女同学。<br> 我们女同学有腿脚不好的,走这么远的路,真得太难了。可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咬牙向前。我们相互照应着,不能丢下一个同学。当时,我们真盼着后面来个车有多好,或是碰到一辆马车,牛车也行呀。<br> 再累,回家的路途再远,我们没停下脚步。直到太阳快落山了,我们才到家。<br> 现在想一想,这是我一生中步行最远的路途了。那时候,我们真了不起,什么样的困难都不在话下。<br> </h3> <h3> 回家的路,这么艰难,我们不在乎。放假了,想家了,说走就走。<br> 一天,我在食堂帮厨,削土豆皮。季树森同学来找我,说:“曹福琴,我想家了,我要回家。”我看到他那无助的眼神,知道想家的滋味难受。我立马站起来安慰他“走,我们去找老师请假。”<br> 那天,我俩的运气真不错,截到了拉货的车。</h3> <h3> 冬天回家,我们常搭尾山到龙镇拉煤的车。这个季节,农场往龙镇送粮,返回拉煤。我们回家截车很容易了。可寒冷的天气,着实让我们遭透了罪。<br> 星期六,吃过午饭,就惦记着去道上截车回家,明知道车要傍黑才回来。可我们还是早早就站在大道边上等车。 <br> 直到天快黑了,才等到车过来。好心的师傅停下了车。我们相互帮忙爬上了车,坐在煤上。早就冻透了的我们,迎着呼呼的寒风,无遮无挡的。我们紧紧抱在一起,抵御寒冷。当时的感觉,就是有个地缝钻进去,也比快要冻成冰棍儿的好。<br> 那时候,我家的生活条件不好。我没有过冬的棉大衣。还算厚一点儿的棉袄里面没有什么线衣。脚上的棉鞋,是捡姐姐穿小的旧棉鞋。前尖后跟磨得没有了毡子,只剩鞋帮鞋里。两只脚冻得发麻疼痛。<br> 半个多小时后,车到了农场。下车了,麻木的双脚,不能走路了。活动了一会儿,才免强地走回了家。<br> 进了家门,母亲看我的样子,说:“这么冷的天也回家,不要命了?那么远的路,不是走着回来,就是坐拉货车回来,遭多少罪。”我能说什么呢?责怪母亲心粗?对我关心不够?说不出口。只是下决心,下周末不回家了。<br> 那天晚上,母亲一夜没合眼。连夜把父亲一件二大棉衣,给我改制了一件厚厚的棉大衣。第二天,又给我的鞋加了棉花,缝补好。下午返校时,母亲给我穿上了和新的一样的棉大衣。那是母亲把旧的大衣翻个面。脚下再穿上补好的鞋子。身上暖和,心里更暖和。<br> 我的同学,哪个没吃尽了上学路上的苦呢?<br> 寒冷的冬天,天没亮,我们就去车队等去龙镇的拉货车。搭上了车,不管冷不冷,就爬上车。驾驶室里有空座,可以坐一两个人。我们谁都不会去挣去抢。都想,还是让比我们小的同学坐在车楼里吧。<br> 那车厢里,无遮无挡的。高个子的男生,站在前边,双手把着车栏杆。我们小个子的女生站在男生的身后。车跑起来,那刺骨的寒风袭过来,迎风站的男同学,想背过身来躲一下,可办不到呀。空车厢,“咣当咣当”的,颠得我们站都站不稳。前边的人稍不把住栏杆,后边的我们就颠倒一片。十几个同学挤在一起,相互紧紧抱成团,都想为身边的同学挡一下寒风。<br> 到了引龙河下车的时候,我们都不会走路了。有的男同学进了宿舍,脱下鞋,发现脚趾冻白了。同学们赶紧拿脸盆,到外边端来雪,用雪搓着脚趾,这才把脚缓过来。<br> 不管怎样,上学,回家的路上,真得谢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司机师傅呢。来回搭车,只要遇上我们截车,都会停下来。尽管我们遭了一次又一次的罪,可还是挺过来了。</h3> <h3> 上学回家的路上,承受的苦,何止我们尾山农场的学生。每次从家里回来,同学们在一起说起回家路上吃的苦头,真的叫人无法想象。<br> 北郊农场的学生,每次回家,从引龙河到龙镇近二十里的路,来回全靠走。到了龙镇坐火车,有的同学没钱买票,想尽办法逃票,明知道这么做不对,可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别的办法了。有时候能侥幸逃脱,也曾经被列车长检票抓住。知道是穷学生蹭车,真是无可奈何。到了站起,一顿训,还是放过他们。不堪回首的往事,留在每个同学心里,是说不出的无奈,还是心中的痛。只有我们这代人才能体会到。</h3> <h3> 想起在引龙河住校的日子,我们的生活条件真的很差。家里每月给的八块钱伙食费,让我们省了又省。稍不计划好,就会坚持不到月底。<br> 习惯了,上学时路过供销社,不管买不买东西,都要进去逛一圈。冬天,供销社里卖冻的花红果,吸引着我。几次想买都不敢买,兜里揣着的钱,是有数的,可不能随便乱花钱呀。终于忍不住了,就买了七分钱的花红。一捧的花红,一口气就吃完了。酸甜可口的味道,太有诱惑力了。一连买了三天,是解馋了,两毛一分钱,几乎花掉了一天的吃饭钱。怎么办,就得勒紧裤腰带,晚上少吃点儿饭吧。<br> 没有油水的肚子,不禁饿。空得睡不着觉。这个时候,才拿出母亲给我带的油茶面。平时舍不得吃,实在饿了,馋了,才吃两口干炒面。吃炒面的时候,把炒面倒在纸上,用舌头舔着吃。又香又甜的炒面,让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美食。<br> 那时候,同学们每次从家里回来,都会带上干粮,咸菜,酱什么的。家里人怕我们在学校吃不饱挨饿。真得想办法让我们填饱肚子。有的同学从家带着单饼,盐,一瓶猪油。吃的时候,用缸子泡上单饼,加上盐,猪油,在炉盖上一炖,也是一道美食。<br> 定量的粮票,有的男同学不够用。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办法解决吃饱饭的问题。老师动员我们女同学,捐助粮票,给最需要的同学。我们女生二话不说,都会尽全力去帮助。有的女同学不声不响的把粮票塞进男同学的衣兜里。艰苦的生活中,师生们这种无私的相互帮助,让我们记住一辈子。直到现在,有的男同学回忆起这件事情,还是满满的感动,重重的感谢呢!</h3> <h3> 学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记忆,想抹去,想忘记,那才叫难呢。当班主任的时候,每当学校开运动会,总是想起我们学校去北安前卫中学总校参加活动会的场面,想起我最骄傲的精彩表现,还是心情激荡不已。<br> 为了参加前卫总校运动会,我们学校积极准备着。练习各项体育项目,训练检阅队形。那段日子,我们训练虽说很累,但我们努力备战,没有叫苦的。我呢,每天都沉浸在快乐之中,为自己被选中,成为校队的一员而高兴,尽管不是主力队员。<br> 总校运动会,我们的对手是苏家店前卫分校。这个学校和我们学校一样,是北安局第一届两所半农半读学校。<br> 比赛场上,竞争激烈。热烈的气氛与激情,振奋人心。同时激发了我的潜力。参赛的第一项二百米决赛,我得了第一名。突出的表现,老师让我又跑了四百米、八百米项目。我不负所望,分别得了第一名、第二名。而且在几项接力赛上,我成了主力队员。<br> 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女子队 跑得速度快的同学有段成玉、张雨生、张慧萍、国桂兰。大家都用尽全力,为学校争光夺采。<br> 运动会结束,我们学校代表队获得总分第一。我被评为五好运动员。<br> 运动会期间,当比赛结束归队的时候,同学们击鼓欢迎,师生们起立以最热烈的掌声为凯旋归来的队员喝彩。那种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激励着每个队员,让我们士气高昂,斗志满满。<br> 这是我学生时代,参加过的最后一次运动会,。记忆中不仅是赛场上的精彩瞬间,还有更暖心的同学情、师生情。</h3> <h3> 多年来,每次出门,路过引龙河的时候,我都会透过车窗,缕缕的牵挂,总是促使我去寻找那温馨甜蜜的回忆,追寻 那心里的岁月留痕。<br> 成片的楼房,代替了砖瓦的平房。宽敞的水泥路贯穿着整个场区。我们宿舍的房子,找不到了。那条心中最美的小河,仍然保留着它的味道。抢眼的那座大桥,不再是记忆中的大桥了。一座现代化的跨河桥梁,像一条长龙横卧在河床上。这座引龙河大桥,是省道前嫩公路上最美的大桥。尽收眼底的感觉,水流不那么多,但河床面积之大,想像出来,当汛期到来的时候,还是壮观的景象。还是那条由东向西奔流不息的大河。<br> 抹不去的美好记忆,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一个个的镜头,瞬间展现在眼前。</h3> <h3> 夏日里,我们得空就去小河边悠闲玩耍。<br> 大中午,时常不睡午觉。约上几个同学,带上洗脸盆,一溜烟儿地跑到小河边。<br> 到了河沿,我们脱下外衣,挽起裤脚,先把衣服洗干净,晾着河边的草丛上。然后我们下到小河里,洗洗头。柔和舒适的 河水,亲昵着我们的脸,梳妆我们的长发。<br> 清澈的小河,那水中彩色的,形状各异的小石子,吸引着我们。仔细找到金黄的,透明的火石,揣在兜里,回去好玩儿。因为两个火石摩擦,可以溅出火花。可爱的小鱼儿们,成群地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偶尔看到河蝲咕在水中来回游着,我们就用脸盆捞起它们。说是小蝲咕用水煮,用火烧,它会变成红颜色的。既漂亮又好吃。我们可舍不得这样去祸害它们,捞到他们,让我们惊喜。放回去,让我们心情愉快。</h3> <h3> 女同学桥东洗衣服,水中嬉戏。男同学桥西下河洗澡,游泳,玩得更嗨。不会游泳的,也会下水扑腾几下狗刨。会游泳的,胆大的同学,不管河深,水流多急,都会展示自己的本事。<br> 同学们记忆最深的一次游泳的经历,那才叫刺激呢!<br> 一九六六年夏季,毛主席畅游长江的报道,激励着全国人民,也鼓舞着同学们的热情。<br> 正值雨季,引龙河发大水了,我们宿舍前的草甸子成了一片汪洋。站在大桥上环视四周,更让我们胆颤心惊。河面宽阔,水流湍急。眼前的情景,丝毫没有影响男同学游泳的兴致。曹剑、孙伟、刘金宝、孙万民、邓忠君,几个水性好的同学和姚老师,带头跳到河里。随之半会不会游泳的,会两下狗刨的同学,扑通扑通地都跳了下去。水深流急,他们全然不顾,顺着水流,一口气游了两三里才上来。这种激流而上的精神,可让我们着实的捏了一把汗。<br> 水性最好的要数曹剑同学了。不管河况如何,他一个猛子扎进河里,潜泳近百米。这一个猛子可把同学们吓坏了,看到他露出了水面安然无事,我们才松了口气。<br> 老师和同学们说起游泳趣事儿,免不了提起一件令人感动的事。<br> 一次,一帮男同学和姚老师又去引龙河游泳。队伍里有低我们几届的刘志成同学。那时,他在我们中学住宿,就餐。在小学就读。<br> 游泳时,水大流急,刘志成同学出现了险情的瞬间,是孙伟同学救了他。事过多年,孙伟早把这件事儿忘了。可刘志成没有忘记。一直委托姚老师帮忙找他。在我们的群里,联系上了孙伟。让两位同学联系上了。救命之恩,情谊如初。让他们成为最亲密的哥们。<br> 现在,刘志成同学也加入到我们一百单八将这个群,成为我们群里的一员,老师和同学们都特别喜欢。患难之恩,当永驻于心。</h3> <h3> 心中的那条小河,我们和它仅有一年的相遇,留下的记忆说也说不完。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时光总是那么趣味横生。<br> 一次,我们去二分场后边铲地,突遭大暴雨。顶着大雨跑回宿舍,早已成了落汤鸡的我们,换下湿衣服去小河边洗一下。走出不远,发现宿舍前面,路两边的沟里,都是泥鳅。这是大雨过后,小河涨水冲下来的呀!这可把我们乐坏了,顾不上洗衣服了,男女同学齐上阵,没费劲儿,就抓了两水桶泥鳅。这回我们可以改善伙食了。食堂的师傅做的泥鳅炖土豆,泥鳅钻豆腐,让我们大饱口福。更高兴的是这两道美食,只收少部分的饭票,让我们得到了实惠。<br> 冬天,小河停止了流淌,大雪覆盖了小河。这个时候,我们也常去玩一阵子。不管天多冷,雪有多厚,我们用铁锹在河面上清理一段滑道,晶莹透明冰河的上面,便热闹起来。我们成群结队地在上边打出溜滑。别看简单的玩法,玩出的花样还挺多的呢。顺着滑,倒着滑,蹲着滑。那滑道让我们玩得又宽又长。玩儿的空间大了,滑的技巧熟练了,我们的玩法更刺激了。胆大的同学,开始以飞快的速度站着滑行,滑到一半的时候,蹲下来继续向前冲。到了尽头,打个转儿,还会纹丝不动的蹲在那儿,这是高手,迎来的是同学们的喝彩声。<br> 引龙河留给我的趣事,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让我留恋那些曾经充满美好的快乐。</h3> <h3> 成长中经历的生活,那只是美好的回忆。当我们步入老年生活的时候,一切随之而来的种种变化,我们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更精彩的事情。激情岁月里的你我没有变。让夕阳红得更加美丽。<br> 难忘一百单八将这个微信群,是我最爱的群体。虽说只有十一个月的同窗情谊,但师生情,同学情,相濡以沫的至深感情,是彼此之间的缘分。<br> 这个大家庭,清晨一声问候,晚上一声晚安,暖暖的心情,衷心的祝福,拉近了我们心灵的距离,让我们的心贴得更紧。<br> 哪位老师,同学,几日没有上来打个招呼,就会牵动大家的心。惦记让牵挂总在心里。相互鼓励的话语,感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h3> <h3> 群里的几位歌手,在我的眼里,他们就是歌王。每天晩上,他们都会在群里展示歌喉。虽然我很少参与,但我是他们的粉丝,是他们忠实的听众。<br> 尤其听到熟悉的经典老歌,就会让我的思绪,回到那段日子里。<br> “麦浪滚滚,闪金光……”这首《丰收歌》,我们宿舍传唱得好热烈。那张不大的纸条,上面写的歌词,字体相当漂亮。纸条传到我的手里,我一边抄写,一边欣赏着那娟秀有力,流畅优美的字。一手好字,不知道出自哪位同学之手。</h3> <h3> 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每个同学都会唱。多少年过去了,可那每首歌曲的歌词,就像刻在心里一样,全能记得。同学们在群里面唱,我边听边跟着他们一起唱。《战士的第二个故乡》、《我爱祖国的蓝天》,这样歌总是会把我们带回过去,回味着曾经喜欢的东西,也是一种幸福和喜悦。<br> 每次唱起《见了你们格外亲》这首歌,不由想起我们的师母王老师。当时,王老师是小学音乐老师。她比我们大不了几岁,歌唱得好。每次农场的文艺演出,都少不了王老师的独唱。她的歌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后来,王老师成为我们的师母,同学们都特别地喜欢。<br> 老师,同学们,唱的不管是老歌,还是现代歌曲,大家都喜欢。歌声活跃了群里的气氛,让我们的师生关系越来越亲密。在歌声的意境中,有了回忆,有了怀想,有了快乐!</h3> <h3> 建群以来,我们这个大家庭有着良好的沟通方式,师生的关系,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越走越近。它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br> 同学们的联系多了,相互牵挂着的感觉浓了。三三两两的同学相聚在一起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和感动。<br> 居住在沈阳的李成刚、段成玉、袁亚萍三位老同学相聚,打动着我们的心。我们为他们高兴。</h3> <h3> 这张照片,每次看到它,我的思绪总是无法平静。袁亚萍同学和我是同班同学,也是我记忆中最深的同学。她的歌声,琴声,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有她在,同学们就开心。<br> 在我们的群里,亚萍同学也是一名活跃的歌手。她别具一格的歌声,总是那么铿锵足音。<br> 亚萍同学离开了我们。老师、同学们都为失去了她,感到难以接受。这两年,先后走了几个同学。每有一个同学的离开,都让我们悲痛不已。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拥有的幸福生活,让美好的时光更加温暖和快乐。</h3> <h3> 五一假期,在群里看到吴广荣同学回北郊,同分别多年的小学同学相聚的视频,深深地吸引着我。朴实而又充满激情的相见场面,激起我内心的感受,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h3> <h3> 王立才老同学,知道广荣回来了,夫妇俩开车一百多里赶回去。视频中的他们,谈笑风生,有道不尽思念着的牵挂,表达不够的同学友情。</h3> <h3> 孙伟和曹建两位老同学相聚,牵动着我们的心。从曹建出发,到曹建返回,同学们真是全程关注。都为他们而感到高兴与欣慰。<br> 孙伟同学一家人热情款待曹建同学的场面,让我们感到那么温馨而愉快。虽说同窗只有一年,但那种念念不忘的同学情谊有多深,真是无法形容。</h3> <h3> 孙伟同学拿来珍藏十年的东北老窖,款待老同学。酒桌上畅饮美酒,品味美味佳肴,那才叫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呢。</h3> <h3> 孙伟同学一家人,陪同老同学到周总理纪念馆游玩。景美,人美,心情更为美到极致。</h3> <h3> 两位老同学,短暂的同窗光阴,却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他们圆了五十八年再相遇的梦,这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和欣慰。</h3> <h3> 吴敏老同学,沈阳一行,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惊喜。</h3> <h3> 吴敏、成玉、成刚三位老同学相聚,让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真是一别六十载,相逢喜颜开。青丝变白发,举杯情更浓。酒中也有爱,杯杯都是情。有感而发的诗句,道出了他们此时的心情。</h3> <h3> 五十八年转眼去,青春渐渐至髦期。莫悲额头增纹理,且喜胸襟腾涟漪了。回眸往昔同窗时,点点滴滴涌心头。纯真至洁无杂念,最美不过同学情。只盼余生能聚首。了却世纪牵挂情。</h3> <h3> 二零二三年九月六日,又一支师生聚会的小分队启程。我们的谢老师,曹建、李长刚、吴广荣同学,从各地前往北京参加聚会。自发的组织活动,来自群主孟令斌同学的建议。吴老师去北京送外孙女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们和老师聚一下。这是难忘的一百单八将群体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愿望。</h3> <h3> 聚会的老师、同学们,约定在王府井全聚德的门前集合。我手捧着手机,同没有去聚会的同学一样,关注着聚会的行程。我多想成为聚会小分队的一员呀!</h3> <h3> 上午,师生七人聚集在王府井全聚德店门前。聚会的老师、同学们相见如初,亲近的相互拥抱,握手。细细地打量着对面的你与他。发自真心的问候,温暖着每个人的心。<br> 五十八年的光阴,岁月无情地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还是印象中的样子。亲如一家的同窗情谊,让大家热血沸腾,声音哽咽。相聚的幸福感,让每个人兴奋得热泪盈眶。</h3> <h3> 终于等到了吴老师一家人的到来。相聚时的快乐气氛,再次升华。相隔好久没有见过面的老师、同学们,能在此重逢,实在不容易。</h3> <h3> 全聚德,师生用心选定的相聚,聚餐的地方,可是北京最适合情路的地方。聚会小分队,在此拍的一张集体合影,让我看了又看。仔细端详着每个人,都是神采不减当年。岁月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丝毫没有改变老师和同学们永保芬芳年华的精神面貌。</h3> <h3> 师生聚会的场景,真是令人震撼。我从未见过这么高档的餐厅。餐桌上美食丰盛,美酒飘香。优美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h3> <h3> 聚餐在热烈的氛围之中开始了。首先,我们敬爱的吴老师举杯致意,感谢各位,不辞辛苦,从各地奔北京来看他。“感谢大家还记得我,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老师的祝福感动着在座的每一位。<br> “四度北京今最靓,见到朋友火热心。隔半世纪今握手,热泪滚滚似雨淋。积下惦念堆成山,从何开言表内心。感谢朋友记得我,三生有福享真情。”<br> 吴老师发自肺腑的诗句,表达了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也说出了在座每一位人的心声。</h3> <h3> 孟令斌同学,代表来京和吴老师相聚的老师、同学们,表达此次相聚的由衷之言。大家纷纷举杯同庆。“祝老师身体健康,祝老师健康长寿!”这样的祝福话语不知重复了多少次,那也道不尽师生心中诚挚的祝福。</h3> <h3> 彼此互道一声珍重,把师生情融化在斟满美酒的杯中。珍惜阔别多年以后,还能相聚在一起。久别重逢,激动的心情怎能抑制得住呢!<br><br></h3> <h3> 吴老师的外孙女,举杯感谢爷爷奶奶们对她的祝贺。吴老师的家人们为前来相聚的人,感叹不已。<br> “只有两个学期的师生情,只有一年的同窗情谊,记忆这么深刻,感情这么真挚,让晚辈们感动。谢谢大家对吴家孩子的祝福和鼓励。”这段话,表达了吴家的心情和感受。<br> 孩子能进京上名牌大学,是吴家的喜事,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期待孩子,学业有成,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h3> <h3> 邻里乡亲的照片,有着岁月的流逝而难以忘记的情感。吴老师和谢老师是发小,同学,同事。两位老师关系,真的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半个世纪后再相见,太久后的重逢,两位老师一定特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喜悦。我们为老师的相聚而高兴。发自内心祝福老师和老师的家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美满。</h3> <h3> 温馨又热烈的就餐,大家吃着,喝着,聊着。离不开的话题是那引龙河读书时的记忆。只有一年的时间,却有说不完触动人心的故事。故事中充满了酸甜苦辣的滋味,故事情节总是那么简单,那么美好!过去的故事真的成了我们最美好的乐趣。过去的师生关系,成了亲密的朋友关系。谈吐间,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心心相印的感觉,真是让我们妙不可言。<br></h3> <h3> 餐后,互动场面的内容丰富多彩。欣赏之时,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br> 吴老师和师母合唱的《好人多》歌曲,唱得洋洋盈耳。美妙的歌词真的暖心又好听。<br> “慢慢长夜里彼此手牵手,好人是岁月间芬芳的记忆。好人是菩提花甜蜜的寄托,好人是你是他也是我。”<br> 听着听着,只觉得老师一定是用心选唱这首歌的吧!歌中是在述说我们那代人岁月生活中的感悟,是人间真情的流露,是我们一生最美好的记忆。</h3> <h3> 师生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迈着矫健的步伐,铿锵激昂地齐唱《打靶归来》歌儿,让我激动得拍手和大家同唱起来。熟悉的歌曲,心中不曾忘记的场景,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深秋的一次劳动归来,同学们背着茅草,拿着镰刀,排着长长的队伍,踏着铺满大地的余晖,高唱着《打靶归来》。歌时让我们忘记了劳动后的疲劳和肚子饿的感觉了。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忘记这首歌曲的每一句歌词。它是我们心中最美的一首歌曲,留着记忆中最美的时光了。<br> 毛主席语录歌,“下定决定,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让我们在心中唱一辈子。更是激励我们在困境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h3> <h3> 相约北京,畅游天安门,感受浓浓的历史气息,感受祖国的伟大,这是大家最想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天安门前留影纪念,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h3> <h3> 我们敬爱的两位老师,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重逢在北京,此时老师的心情,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发小,近邻,同窗,同事,还有比这更亲密的关系吗?<br> 当年,吴老师,帅气、英俊,是同学们的偶像。虽然他没有教过我,但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鼓舞着同学们干劲儿的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吴老师和方老师领着我们体育锻炼,带队去参加前卫中学运动会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因为我是代表学校参加总校运动员中的一名运动员。运动会期间,那种老师、同学们的凝聚力量,激励着我们顽强拼搏的勇气,让我们为校争光添彩。我们分校的优异成绩,我的五好运动员称号,是我一生的骄傲。<br> 谢老师,担任我们班的副班主任,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谢老师,讲课细声慢语,甜美的声音,会吸引我用心去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可以说,谢老师是我语文的启蒙老师。初中三年中,只是读完初一的书。但这一年,我喜欢学习语文,受益匪浅。任教期间,无数次文化考核中,靠文科成绩过关。凭着语文的知识,让我在教师队伍站住了脚。也让我在退休后的生活中有事可为。<br> </h3> <h3><br> 聚会的老师和同学,同吴老师一家在故宫博物院再次汇聚了。大家在一起的时候,除了欣赏景区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那份真挚的师生情,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享受此时此地的快乐与激情,才是最美的时光。<br> “雨后放晴彩云现,语后载史留思念。二次握手一闪过,再寻机会还相见。生生就如山涧泉,倍加珍惜去瑕疵。浓缩时光包安全,信息永存全宇宙。”<br> 吴老师即兴创作,道出了他的心情,也感动着我们。一张合影留念,载入我们美好记忆的美篇中。</h3> <h3> 昔日,我们像一群小鸟,老师领着我们飞来飞去。我们在老师的呵护下,幸福快乐的成长。如今,我们牵着老师的手,畅游首都北京,感恩之心由然而生。师生情深似火的节奏,温暖着我们。</h3> <h3> 最美的老师,最靓的校花,笑得好开心。师生间,没有年龄的代沟,只有亲如姐妹的情感。<br><br><br> </h3> <h3> 北京之行,琳琅满目的精彩呈现,给人带来惊喜不断,快感满满。<br> 师生一齐逛王府井步行街,一起游览颐和园,圆明园。感受文化历史和人文景观。</h3> <h3> 外地来京聚会的老师和同学,到居住在北京市的武敏家作客的情景,真的觉得同学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的纯真而又美好。大家由衷地感谢孟令彬和武敏两位同学,为这次聚会活动,精心组织的行程安排,做得天衣无缝。为了让大家吃好,住好,玩好,费劲了心思。请同学吃住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像在自家一样,舒服方便。亲密无间的感觉,更是一种享受人间最值得珍惜的时光。</h3> <h3> 美味佳肴,天然的神作。师生再次聚餐,轻松愉快的状态陶醉其中。正宗的牛栏山二锅头,地道北京味儿,吸引着喜爱喝酒的同学。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在曹建同学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h3> <h3> 餐后的活动,老师和同学们尽兴地玩儿得不亦乐乎。东北大秧歌,优美的动感节奏,是我们东北人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你看大家扭得多带劲呀!吴广荣同学,在校时就是文艺骨干,现在不减当年的风采。这秧歌让她扭得那个浪劲儿,可是我所见秧歌队,秧歌扭得最像样的,最美的一位了。</h3> <h3> 我们的谢老师,更是不示弱。有模有样的动作,笑容满面的表情,清脆悦耳的笑声,给人一种焕发青春活力的感觉。</h3> <h3> 超级漂亮的照型,美得心都醉了。你还能看出来我们的年龄吗?<br> 欢快的音乐声中,大家踏着轻快的节拍,舞动着随心所欲的舞姿,绽放着最幸福的笑容,展示着最美不过的自己。这就是大家此时的心情和感受。</h3> <h3> 北京一游,登长城,感受历史,领略人生,这个心愿实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靠的是勇气和毅力。我们的同学了不起!挑战自己能力强大,才是最大的收获。</h3> <h3> 不到长城非好汉,三位同学做到了。爬长城,永远是个极致的选择,只有站在长城的顶峰,看到雄伟壮丽的景象,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更为在此体现。</h3> <h3> 聚会的小分队,去看望住在北京我们的学哥学姐,谢老师的学弟学妹。我们都是前卫中学的校友。分别五十八年的校友们,挥不去的同学情,无法忘怀的岁月的记忆,让大家兴奋不已。</h3> <h3> 聚餐时的话题,多半都是同窗的记忆。美好的中学时代,就像流光溢彩的画卷一样,烙在每个人记忆深处。<br> 举杯共饮,一样的心愿。彼此之间,保持联系,珍惜我们的友谊,珍惜当下的美好的生活。保重身体,期待再相聚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温暖如春的笑容,神采奕奕的精神面貌。</h3> <h3> 相聚是短暂而又快乐的。一周的北京相聚结束时,依依不舍的告别,让人热泪盈眶。多少不舍填满心房,多少不舍化作希望。相互道珍重,相互挥手道别,说多少遍再见,却说不尽深深的思念和牵挂。<br> 168个小时,是聚会师生终身难忘的经历,也是我们一百单八将群体中的一件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情。<br> <br> </h3> <h3> 岁月无痕匆匆过, 重逢真情在心怀。共同的青春,同窗的记忆,深深地刻在心里。再聚首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再聚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梦想。</h3> <h3> 引龙河农场,它留给我们那点点滴滴的记忆,早已扎根于我的心底。它永远是我们心中不可割舍的情怀。</h3> <h3> 短暂而平凡的时光,记忆中留下的故事,犹如你走过的一段段路留下的痕迹。回味岁月中沉淀下来的美好瞬间,才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那一道道夕阳无限美丽的风景,我们仍然会用心地去欣赏,去领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