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名画,学历史!

大漠

<p class="ql-block">  近日,上海博物馆首度联手英国国家美术馆,推出“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展览通过52件大师杰作,为观众奉上一场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  尽管不懂绘画,送到家门口的珍品,岂可错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附庸风雅一把!</span></p> <p class="ql-block">  漫步展厅,人头攒动,一群群人们围绕着一幅幅的名画,有的高举手机相机拍照打卡,有的伸长脖颈凑近细细观赏。我是先观画,再看说明,然后根据介绍再观赏,最后还不忘拍照,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展览主要展现了从早期文艺复兴至20世纪的400年不同时期的五十二幅代表作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呈现的仿佛是欧洲油画史的缩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不懂绘画技巧,那么就着重了解一下文艺复兴和绘画的关系。</span>观展回来后,上网详细的查询了有关文艺复兴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  在文艺复兴出现之前的西欧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遵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p><p class="ql-block"> 而在此之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形成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随着14世纪意大利城市经济繁荣,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人们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而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新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p> <p class="ql-block">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p> <p class="ql-block">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p> <p class="ql-block">  现在大家所熟悉的欧洲绘画传统,兴起于15-16世纪的意大利及欧洲北方。这一时期艺术家开始为公众所瞩目,出现了艺术收藏,有人撰写画论和艺术家传记,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也应运而生,简而言之,绘画开始从手艺转变为艺术。</p> <p class="ql-block">《圣母子》乔瓦尼·贝利(约1435-1516年)</p><p class="ql-block"> 这幅作品中的圣母子坐在山丘上,一块被称为“荣誉布”的绿色织品悬挂在身后,营造出宝座的场景。人物衣着简洁,仪态温柔,平易近人,圣母俯视着手中的石榴,这是耶稣受难和复活的传统象征。</p> <p class="ql-block">  昆廷·马西斯的《宝座上的圣母子和四天使》(<span style="font-size:18px;">1506-1509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作品中,</span>圣母玛利亚端坐在黄金宝座上,四位天使分别在为她加冕和演奏音乐,膝上的婴儿基督把玩着圣经上的书签,红珊瑚珠预示着他会为拯救人类流下鲜血。圣母似乎正思考着儿子未来的宿命。二人头上散发出的金色光芒表明了他们神圣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祈祷的圣母》桑索费莱托(1609-1685) </p><p class="ql-block"> 这幅充满张力的作品描绘的是正在安静祈祷的圣母玛利亚。这一主题在强调个人奉献和沉思的反宗教改革时期十分流行,意大利画家桑索费莱托是创作者中的佼佼者。他以有限的用色表现出纯净强烈的视觉效果,摒除所有无关细节。真人大小的圣母笼罩在红色、白色和珍贵的深蓝中,仿佛一尊完美无暇的雕像,从难以穿透的黑色背景中浮现。明亮的光照在圣母平静的脸上,她似乎就在我们面前,接受着人们的祈祷</p> <p class="ql-block">  拉斐尔 《圣母子像与施洗者圣约翰》,约1510-1511年</p><p class="ql-block"> 在这幅作品中,拉斐尔描绘了一个动态的瞬间:婴儿耶稣正从他的表兄弟,施洗者约翰手中接过一只康乃馨,而康乃馨通常被认为是神圣的爱的象征,同时也寓意着苦难(即耶稣受到的折磨以及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幅画呈现出严谨的几何构图,两个婴儿的两手之间是整幅作品的中心,突出了耶稣接受自己未来为人类牺牲这一命运的重要时刻。而圣母则看起来沉浸在忧郁的思绪中,也许她想到了两个孩子未来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从这几幅表现宗教故事的绘画中,可看出当时即便是描绘宗教主题时,也是以人为中心的,圣母圣子也如普通大众一般,观众可以栖息其中,神圣的天国也需要在人世找到家园。</p> <p class="ql-block">圭多·雷尼(1575-1642)</p><p class="ql-block">抹大拉的玛利亚</p><p class="ql-block">画面中耶稣的追随者抹大拉的玛利亚仰望天堂,紧握着宽松的红色斗篷,金色长发披在肩上。在反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提倡为自身的罪行忏悔,抹大拉的玛利亚是常见的一个主题,雷尼不像其他艺术家那样将其描绘成忏悔的妓女,而是旨在说明诱惑的危险和忏悔的救赎力量。</p> <p class="ql-block">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p> <p class="ql-block">《被蜥蜴咬伤的男孩》</p><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p><p class="ql-block"> 这幅作品中,一个柔弱的青年被一只蜥蜴咬伤,正面色痛苦地向后退,蜥蜴顽强地粘在他的手指上。画面前方是一幅优美的水果静物画,玻璃花瓶里放着一支玫瑰花和一支茉莉花。从花瓶的曲面上可以看到整个房间的倒影。这幅作品背后隐含的寓意,可能指爱中衍生出来的痛苦。</p> <p class="ql-block">《费尔南多总主教肖像》</p><p class="ql-block"> 委拉斯贵兹是西班牙黄金时代首屈一指的宫廷画家,这幅作品描绘的是费利佩四世王朝的总主教费尔南多·德·瓦尔德斯(1575-1639)。他威严地看向画外,宽大、厚重的深色披肩使身形看起来更为魁梧,代表尊贵身份的帽子与华丽的红色金边帷幕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弓箭手》</p><p class="ql-block">亨利·雷班爵士(1756-1823)</p><p class="ql-block"> 雷班是最负盛名的苏格兰画家之一,尤其擅长肖像画的创作。这幅画描绘了十几岁的罗伯特和罗纳德-弗格森兄弟享受射箭运动的情景,当时这项运动正在经历一场时尚的复兴。从画面的构图中推测,年纪稍长的罗伯特(1770-1840)位于左侧,占据主要地位,而弟弟罗纳德(1773-1841)位于右侧。此画在构图、灯光和色调对比方面都极为复杂。明亮的灯光映衬下,罗伯特的轮廓特别优美,而罗纳德则完全在阴影中,被哥哥绷紧的弓弦框中。该作品可以追溯到雷班绘画生涯的早期,也是他奠定地位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浴者》</p><p class="ql-block">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p><p class="ql-block"> 雷诺阿是印象派的领军画家之一,发展出了一种绘画技巧,通过断裂的笔触和纯正美丽的色彩组合,捕捉到绘画对象的光影动态效果。画中的裸体女性坐在条纹浴巾或裙衣上,头发盘成时尚式样,似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对着我们在溪边梳头。描绘裸体女性的传统源于古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雷诺阿在作品中用画笔营造出模糊效果,捕捉了人物和周围环境融治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乔瓦尼·安东尼奥·卡纳尔(1697-1768)</p><p class="ql-block">威尼斯:卡纳雷吉欧区入口</p><p class="ql-block"> 卡纳尔是18世纪威尼斯画派的重要成员。画家以精心勾勒的城市风景见长。此画再现了卡纳雷吉欧运河的入口,画家调整了水面视角以展现两岸建筑。远处是建于1580年的方尖塔桥,桥右为犹太人聚居区,左侧为圣格雷米亚教堂,教堂的钟楼始建于十三世纪,是威尼斯最古老的钟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班克斯费的约翰·斯科特肖像》</p><p class="ql-block">庞贝奥·吉罗拉莫·巴托尼(1708-1787)</p><p class="ql-block"> 巴托尼是18世纪罗马的著名肖像画家,常为外国游客,尤其是在意大利壮游的英国贵族作画,巴托尼极善表现纹理细节,将人物服饰上的皮毛、蕾丝以及丝绸褶皱描摹如真。正如古罗马谚语“人靠衣装”所说,人们常根据一个人衣着的精致程度比对其行为和性格。</p> <p class="ql-block">《正在接待骑士的女子》</p><p class="ql-block">彼得罗·朗吉 (1701-1785)</p><p class="ql-block"> 朗吉的早期作品以祭坛画与宗教题材为主,后专注于通过小幅的室内场景表现18世纪威尼斯人的日常,并在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中加入一丝温和的讽刺意味。画中一位着装优雅的女士正在接待一位骑士,似乎用扇子遮掩着对话。两人头戴象征高贵身份的白色发套,身后的画作描绘了爱神维纳斯与已放下弓箭的丘比特,以及正在装饰潘神石柱的小天使。爱神可能暗喻前景中的女子,潘则意指她同伴的多情意图。左侧的两位女仆似乎对此氛围习以为常,正低头专注于手中工作。</p> <p class="ql-block">《有农舍的树林》</p><p class="ql-block">梅因德尔·霍贝玛(1638-1709)</p><p class="ql-block"> 霍贝玛擅长构建大型林地场景。他的许多创作都由特定元素组成,几乎可以确定绝大多数并非实景,而是在画室中完成,可能是基于其家乡附近林地虚构的理想化乡村景致。这件作品充满蜿蜒曲线,就连屋顶轮廓也被周遭树叶柔化。画面构图平衡,树冠与云朵呼应,前景中三个人物构成中轴对称。</p> <p class="ql-block">上图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的骑士、牧民、两个男孩和七头牛》</p><p class="ql-block">阿尔伯特·寇普(1620-1691)</p><p class="ql-block"> 寇普是荷兰黄金时代卓越的风景画家,早年跟随其父雅各布·杰里茨·寇普(1594-1652)学习肖像画,后转向描绘陆地与江河景观。他未到过意大利,但在同时代乌特勒支画家启发下,开始以意式绘画风格诠释荷兰风景。这件作品描绘的可能是荷兰东部的平原地带,寇普曾在1650年代初游历至此。画中人物背对观者,我们的视线随之眺望远方,马匹、群鸟和骑手手杖形成的对角线将注意力引向远处教堂的尖顶。傍晚的天空散发着金色光芒,这种略带金色的光影效果是寇普绘画的典型特征,温暖的光线令人想起南欧风景,但寇普在此将其演绎为荷兰乡村的日常景致。</p> <p class="ql-block">《63岁的自画像》</p><p class="ql-block">伦勃朗(1606-1669)</p><p class="ql-block"> 伦勃朗堪称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一生中绘制了大量肖像画。他借鉴了提香的色彩和卡拉瓦乔戏剧性的用光,通过明暗对比描摹面庞,使表情不过于直白,而能洞悉人物内心的真实。这幅画像作于1669年,是其去世前几个月所绘三幅自画像之一。他将关注点聚焦于衰老面部的色泽和纹理。</p> <p class="ql-block">《鸢尾花》</p><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1840-1926)</p><p class="ql-block"> 莫奈是法国著名的印象派风景画家,他乐于探索光与影的运动,经常对同一对象作多次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捕捉美丽的瞬间。莫奈最喜欢的花卉之一是鸢尾花,他在自己的水上花园里种植了许多不同品种。1914年至1917年,他绘制了约20幅鸢尾花,很多有着不同寻常的视角。此作品中,莫奈使用了大量浓重的紫色、蓝色和绿色,而边缘处是一些明亮的留白。</p> <p class="ql-block">《长草地与蝴蝶》</p><p class="ql-block">文森特·梵高(1853-1890)</p><p class="ql-block"> 梵高是最受欢迎的后印象派画家之一,在创作中常使用浓重的颜料和强有力的笔触,试图通过明亮鲜艳的色彩来表现丰富的情感。1889年5月至1890年5月,梵高因精神状况不稳定,在法国南部的圣保罗·德·莫索莱精神病院就医。情况好转时,院方允许他在医院的一些特定场所作画,其中包括一片梵高所称的“废弃花园”。这幅作品聚焦于这片草地,浓墨重彩的笔触在不同方向上彼此叠加,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几只白蝴蝶在绿丛中飞舞,通往远方的小径给人以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跪在祈祷台上的年轻女子》</p><p class="ql-block">大卫·威尔基 (1785-1841)</p><p class="ql-block"> 威尔基是苏格兰画家,以创作风俗画、历史画和皇家肖像画而闻名,后来成为国王威廉四世和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首席宫廷画家。这幅小型画像用色丰富,显示了威尔基娴熟的绘画技巧。画面充满饱和的深色调,女孩长袍的红丝绒、白袖子和衣领上的薄涂,让人联想起荷兰古典大师的作品风格。这位女孩是第一代马尔格雷夫伯爵的12岁女儿奥古斯塔·菲普斯,她跪在家庭礼拜堂的祭坛前,双手在一本打开着的《圣经》上作祈祷状。我们似乎打断了她的祷告,她转过身来看着我们。该作品作于奥古斯塔去世当年,可能为了纪念她,令人心酸。</p> <p class="ql-block">《红衣男孩》 劳伦斯</p><p class="ql-block"> 劳伦斯是18世纪未至19世纪初欧洲最优秀的肖像画家之一。这幅画细腻地描绘了第一代杜伦伯爵六、七岁的儿子查尔斯·威廉·兰姆顿,是其公认的杰作,并成为首幅印在英国邮票上的画作。男孩坐在岩石座椅上,俯瞰月下的大海,沉浸在大自然中。他的苍白皮肤、柔软的红色丝绒套装和松散的蕾丝衬衫,使其更显得迷茫和脆弱,仿佛感受到大自然崇高力量的启示。身旁的鲜花象征着他的年轻,但这是一个凄美的细节,其于13岁因病去世。</p> <p class="ql-block">  几百年过去了,文艺复兴早已结束,但是它产生的深远意义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人生活。以人为本,积极进取,创造和科学实验的精神仍然是当今生活的主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