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距上次登临昆明西山已是四十年,后来虽然来云南不下十数次,包括自驾,要么绕着昆明走,要么没再上西山。依稀记得上西山很便捷,到龙门和聂耳墓没多远,一条土路。此次上西山便没有乘坐大巴和索道,结果很悲催。跟着人流往上走,一走就是近四小时,出了北门,继续又进南门,又是一个多小时。仔细考量(台湾用词)后方知是“路线问题”,从众造成的恶果。印象中龙门很大,聂耳墓很荒。待见到那么小的龙门,那么闹的聂耳墓,整个人都不好了!记忆偏差简直是没边了!龙门窄小的石阶梯上人头攒动挤挤杠杠,想照一张画面清爽的龙门而不能。聂耳墓周边各种建筑满布,竟已是中心广场。后得知聂耳在西山安葬是一九八零年,我去西山正是安葬后数月,周边还是土路荒林。实在是疲惫,老老实实坐索道径直越过滇池到达海埂公园看海鸥。昆明人尤其爱出门(在川西见到最多的云A牌照车),通往海埂公园所有的道路都堵满了车,所有的公交车站都人头攒动。出租车网约车?想都不要想!步行2公里在高尔夫俱乐部才要到网约车,驾驶员声称他正好在俱乐部否则嗯嗯嗯……大家都懂那是什么。一日游,一双脚丈量西山全域(基本上)。说“悲催”实属矫情,心情很好,毕竟怀旧的目的达到。辛苦那是板上钉钉无可质疑。絮絮叨叨不是我的风格,破例一回,诸位看官想看则看,不想看则忽略。</p> <p class="ql-block">人民音乐家聂耳,家喻户晓声震遐迩!</p> <p class="ql-block">后来才回忆起当年是乘坐昆明军区的车沿着上山土路直达聂耳墓,因此感觉很方便的就上了龙门。</p> <p class="ql-block">不知什么有关部门或团体正组织活动,身着民族服装的人们给纪念碑烘托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绚烂多彩的盛世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民国黄”,装点着西式别墅显得庄重大气。我的小学、我曾经住过的小院都是“民国黄”,可能就是“家”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忽然间觉得小生灵陪伴着我们,虽然是瞬间……感恩陪伴,不论是他是她或是它。</p> <p class="ql-block">我称之为“死亡的凝视”竟然被钱某林称作“奇思妙想”,忍住不笑憋得很辛苦。</p> <p class="ql-block">很像我的一位女战友,青春靓丽,笑靥清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