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提高我市初中数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南雄市教师发展中心于4月4日在南雄市第一中学开展了全市初中数学公开课、新教师汇报课暨南雄市初中数学凌华英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春雷滚滚,春雨绵绵也阻挡不了老师们的脚步,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南雄市初中数学教研员朱兆林、南雄市初中数学教研中心组成员、凌华英名师工作室成员和学员以及油山中学、邓坊中学、珠玑中学、南雄市第一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数学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工作室主持人凌华英主任主持。</p> 观课掠影 <p class="ql-block"> 活动主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观课议课,首先由来自南雄市第一中学的吴小丹老师和叶龙老师分别举行了县级公开课——《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菱形的判定》,然后由南雄市第一中学的聂志敏老师上了一节新教师汇报课——《矩形的判定》。</p> 公开课 <p class="ql-block"> 吴小丹老师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密切,教师基本功扎实,思路清晰,内容设计有梯度,结构严谨。</p> <p class="ql-block"> 叶龙老师的《菱形的判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p> <p class="ql-block"> 聂志敏老师的《矩形的判定》:充分利用了数字教学平台,类比思想贯穿了整节课,首尾呼应,板书工整,基本功扎实。</p> 议课 <p class="ql-block"> 听完三节课,由教师代表珠玑中学的何龙娇老师、油山中学的彭雄铭老师、市一中的刘沂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p> <p class="ql-block"> 何老师认为三位老师的课都很成功,教学目的明确,贴近教材,都能够注重知识的积累,学生参与度高,基本功扎实,注重方法的引导,不足的是欠缺形象直观的符号标记。</p> <p class="ql-block"> 彭老师对三节课分别进行了点评:(1)吴老师的思路清晰,整节课注重概念的生成,渗透了转化思想,练习进行了分层设计,照顾了全体学生。</p><p class="ql-block">(2)叶老师的课,经验丰富,以探究活动为主线贯穿了整节课,注重“授人以渔”,让学生充分体验了知识的获得途径。</p><p class="ql-block">(3)聂老师则更注重分类讨论思想的培养,特别是利用了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比区别判定条件的不同,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判定方法的区别,整节课能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刘沂老师认为:吴老师本节课的亮点是引导到位,结构严谨,拓展部分可能放在复习板块更好。叶老师本节课的亮点是能运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情境导入,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预设的问题贴近备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方面较成功,建议叶老师要注意细节上的处理。而聂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是能充分利用数字平台,类比思想贯穿了整节课,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板书工整合理,不足的是时间分配有所欠缺。</p> 工作室研修活动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工作室的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朱兆林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并强调:名师工作室一定要起到引领的作用,充分利用“送课下乡”等教研活动,辐射并带动周边的兄弟学校,坚持以研促教,以教促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他认为,在议课过程中,老教师的引领示范做得非常好,并勉励新教师要坚持两轮的初中数学循环教学,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希望学校努力做好“青蓝工程”,尤其是教研组要做好以老带新的对接工作,使年轻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p> 结语 <p class="ql-block">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p> <p class="ql-block">撰稿:邱洁纯</p><p class="ql-block">摄影:工作室全体成员</p><p class="ql-block">审核;凌华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