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辉县旅游日记(四)4月7号八里沟景区(天界山、八里沟)4月8号万仙山景区(郭亮村、南坪、丹分沟)

东方欲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月6日下午4点多,林州到辉县的车,在辉县通往李时珍像马路的西路口,司机把我放下来,说这里去八里沟、万仙山近。下车有些蒙圈,放眼望去,根本没有住宿的地方,能看到辉县经济开发区的大牌子。百度地图查,住宿的地方也很远。打车三站地,到李时珍像下,这里开始热闹起来,店铺林立,晚上灯火辉煌,确实是发往旅游景点的集散地,每天都在李时珍像西边发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询问为什么这里立了个李时珍像,司机告诉我,辉县是全国4大药都集散地之一。不知道李时珍像为什么脸朝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7日早,8点车去八里沟景区。区内有三个景点,分别是天界山、八里沟、西蓮。用当地人话讲,需要用三天时间,一天一个景点,回程车很早4:20分。其实还有早一点的车,我没有问明白,叫这个车主给劝圈咯的,9点多才到天界山大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峰关又称"豫晋关",它处于群山拱卫之处,划割豫晋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位于老爷顶下,老爷顶又名青峰巍,以山命名,故称 清峰关"。清峰关原来由一条老爷天梯连接关上关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回龙人民披坚执锐,艰苦奋斗,历时三年,开辟出了8000米长挂壁公路和1050米长" S "型隧道。站在清峰关,上可仰观云浮青峰,千年道教圣地﹣﹣天下第一铁顶;下可俯览感受回龙精神的红色通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天界山坐景区内车,经回龙挂壁公路,下车就是清峰关,由此进入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爷顶海拔1570米,被称为天下第一铁顶,相传道教祖师在此成仙,百姓称祖师为“老爷”,故名老爷顶。又因祖师就是老子,老子被道教奉为师祖,常乘紫色云团在高山上飘逸,故老爷顶又被称为紫团巍和青峰巍。还因与千里之遥的湖北武当山对峙,故又叫北太顶。再因老爷顶雄、秀、险、峻,又被称为“太行第一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位于老爷顶之巅的这座庙,名“玄武庙”。敬奉的是祖师,即太上老君。古人认为,“玄武”乃是天上四神(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是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的总称。因它在天界中形象像龟,龟身上有蛇缠绕,因此“玄武”就成了龟蛇的代称。古人常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按照“五行”所属,北方属水,水深则色黑,黑色即玄色,故称玄,这就是玄字的来历。因北方七宿的形象很像龟,而龟身上有鳞甲,甲很容易使想起古代武将身上的甲胄,这就与武将有了联系,故称“武”。“玄武”就是这样而来的。“玄武”既然是天空中的星宿,慢慢地就被传说成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月8日,​万仙山旅游比预想的顺利,交通很方便,去了郭亮村——南坪——丹分三个景点。南坪就是个点,下车就是“日月星石”。让后坐景区车到丹分沟。从丹分沟徒步往下走,途径黑龙潭瀑布景点,一直就走回到南坪,我入住的南坪客栈。由于安排住在景区,时间很充分,玩得很轻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午游郭亮村,最有看点的是《绝壁长廊》。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出大山,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钎。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 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被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走在其中为之震撼!这一钎钎,一锤锤是怎样砸出来的!现代版的愚公移山!造福子孙后代,将名垂千古[强][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郭亮村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丹分沟玉兰花开了,开始我还以为是假的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午坐景区交通车,从郭亮村到南坪村。南坪村不大,是个游客集散地,没有几户人家,我就住在日月星石旁边的客栈里。14点,坐交通车上山,到丹分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桂林山水甲天下,妙景美色数丹分"。丹分沟是一条因洪水冲涮而成的幽谷,长1200余米,石秀水清,潭瀑相连,形成于大山断裂时期,距今8---24亿年。相传,太上老君走了七七四十九个岭,才选中此处,便在这里炼丹,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炼出了长生不老丹,便分与众仙享用,于是这里就成了炼丹、分丹的地方,故这里被称为分丹。后来大家嫌分丹这个名字太俗气了,便将这两个字颠倒过来,丹分由此而来。另一种说法是,秦朝初年,豫、晋两省在此划分省界﹣﹣分单,在古代,单与丹通假,后人对秦朝不满所以将分单改为丹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丹分沟自古两端封闭,与世隔绝,从来没人见过它的庐山真面目。直到2004年万仙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旅游开发时,原始美、自然美、野性美的丹分沟才展现在世人面前。图六、七:丹分沟美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八:丹分沟黑龙潭瀑布。黑龙潭瀑布,落差40多米。虽然现在不是雨季,但水量也不小。瀑下一个深潭,潭水面积约70平方米。当地居民说这里有黑龙盘卧,故称黑龙潭。水流终年不息,历经亿万年,硬是在平坦坚硬的石板上冲刷撞击出一个深潭。为了探测潭的深度,1998年济南军区潜水员来到这里,当下潜到28米时,潭水呈螺旋状,无法下潜,所以直到现在也无人知道黑龙潭的水到底有多深,于是黑龙潭的水深也成了景区中众多未解的谜团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万仙山镇山之宝"日月星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块石头是1994年,村民宋运林在凿石盖房时发现的。石头呈淡红色,最长处2.38米,最宽处1.28米,最厚处1.07米,最下面是一道2米多长,2厘米宽的横线,颇像"地平线":"地平线"上方10厘米处,有一个团形,与太阳及其相像。距"太阳"19厘米处,有一个两头尖尖的弯勾,极似一弯新月;在"太阳","月亮"旁边,均匀地撒播着56 大小不一的星状颗粒。石头的发现轰地了全村,当时村支书崔电亮说:这是一块奇石,便起名为"日月星石"。石头上,大阳似朝阳初升,月亮银辉四射,星星布满天空。在这块石头上凝聚了天体之精华,有人这样赞美日月里石:"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生霜气神,三宝精华聚南坪"。南坪是个风水宝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