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山字楼 什么是筒子楼?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很生疏,对于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当中可能还有很多人有过在筒子楼生活的经历。<div> 全国解放后,人口迅速增加,而住宅的建设严重滞后,各单位为了解决职工婚后住房问题,将办公用房或单身宿舍改作夫妻住宅。当时楼房一般都是筒形结构,长长的楼道两侧为房间,楼道尽头设公共洗漱间和厕所。这样的住宅被称为筒子楼。<br></div> <div> 筒子楼曾经是北京住房拥挤时代典型的居住状态,一间一户,没有厨房和厕所,厨具杂物等都摆放在楼道一侧,一家烹煮,全楼飘香。拥挤嘈杂,鸡犬相闻,人气浓浓。</div><div> 在住宅商品化的大潮中,筒子楼式的住宅形式渐渐销声匿迹了,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div><div><br></div> <div> 2014年6月北京市委党校院内一座老楼准备整修,楼内住满了党校的教职员工,从居住状态上划分这里可以称为筒子楼。这座老楼就是“山字楼”。</div><div> “山字楼”因其状如中文的“山”字而得名。建于1900年。</div><div> 明朝末年,万历皇帝赐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墓地,葬于阜成门外二里一个叫滕公栅栏的地方,即现三塔寺北京市委党校院内。此后数百年间,这里陆续安葬了许多知名的外国传教士。<br></div><div><br></div> 1900年以后,以利玛窦墓地为中心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教会产业。先后在墓地南侧建起马尾沟教堂,教堂两侧建立文声修道院和法国圣母楼,即今天的口字楼和山字楼。文革期间马尾沟教堂被拆除。口字楼和山字楼一直作为党校的教职员工的家属宿舍使用。<div> 2003年突发一场大火,口字楼险些毁于一旦。之后北京市文物局对该楼进行了装修,保留了原有的外貌,内部却整修一新,变成现代化的办公场所。<br></div> <div> 作为姐妹楼的山字楼拖着历史的尘埃又前行了10年。2014年6月,有关部门准备大修该楼,楼内居民的搬迁工作开始起动。可能由于历史积怨过多,动员搬迁难度较大,断断续续持续近一年时间。</div><div> 这里曾经是神圣的宗教圣地,后来成为无数凡人百姓衣食驻地。为了记录这座老楼告别“筒子楼”的历史节点,2015年4月笔者走进了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变得冷冷清清的山字楼。用照片记录了这座老楼的苍桑。</div><div><br></div> 顺便说一句导演冯小刚就生长在市委党校大院,对这里沉重的历史感情有独钟,他的很多影视作品都在此取景,但今后不会有这里的镜头了。 山字楼外景 楼前的百年古树和殘存的石碑座 搬迁公告贴在楼门、楼道处 大部分居民已经搬走,楼道内居民残留的生活物品 迁走的住房门被钉上大大的红色“封”字。 楼内还有居民没有搬走。这位大哥说,在这住了三十多年,舍不得呀 一家一户的厨具 古建防火是重中之重 所有的搬迁工程都有钉子户。瞧,门上贴出了霸气的声明 宽大的楼梯 历经苍桑百年的楼体依然结实 人去楼空,被丟弃的玩具望着窗外,当年的小主人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