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学生家长,亲爱的同学:</p><p class="ql-block"> 周末到了,身心可以放松,安全意识却永远不能松懈!以下安全事项望家长跟孩子一起了解并遵守。</p> 一、防溺水安全 <p class="ql-block"> 学生要牢记防溺水“六不一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如遇情况要及时大声呼救并拨打110、120。家长要做到防溺水安全“四知”:知去向、知内容、知同伴、知归时。</p> 二、预防春节流感 <p class="ql-block"> 春秋季流感高发,常见有感冒、咳嗽、发烧、肚子疼等症状,因此家长要教育小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在家多通风,加强锻炼,饮食合理搭配。</p> 三、交通安全要遵守 <p class="ql-block"> 遵守交通规则,家长要起表率作用,倡导文明出行、不酒后开车;不把电车、机动车钥匙给未成年学生。严禁未满16周岁青少年违规骑乘机动车、电动车上路,严禁未满12周岁学生骑乘自行车上路,搭乘电动车或摩托车必须佩戴安全头盔并扣好系带。不乘坐无营运资质的无牌、无证、无保险的“三无”社会车辆,不乘坐三轮车、拖拉机、载货车等非法车辆,不乘坐无证非法船只游玩。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注意看红绿灯,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停放车辆周围追逐玩闹。提高铁路爱路护路意识,不在铁路沿线周边玩耍,强化学生不上道、不摆障、不石击、不拆道等。</p> 四、网络安全教育要牢记 <p class="ql-block"> 如今,互联网诈骗越来越常见,并且屡屡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家长要及时干预,正确教育,帮助孩子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p><p class="ql-block">1.不泄露个人信息。遇到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地方,叮嘱孩子不能随便输入,应告知父母。不要在网上泄露自己和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及单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p><p class="ql-block">2.不要向他人转账。无论是游戏充值,向好友转账,还是被告知将钱转入某一账户,凡是涉及转账,一律拒绝。家长要设置权限,不要让孩子接触有转账功能的 APP,也不要告知孩子支付密码等。</p><p class="ql-block">3.不过度沉迷网络。放假期间,应约束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孩子浏览手机的内容。多陪伴孩子,多丰富孩子的生活,不要让孩子沉迷手机。</p><p class="ql-block">4.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的“应用市场”下载安装注册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p> 五、居家安全不忘记 <p class="ql-block"> 周末假期孩子有更多时间在家里,家长又不可能随时随地的跟在身边呵护,因此,应积极对孩子进行居家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到危险区域玩耍;不单独远离大人独立玩耍;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防止火灾、触电、雷击、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给陌生人开门,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更不能跟陌生人走。</p> 六、关注心理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家长请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的建设中,加强对孩子的心理支持和情感呵护,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正能量。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变化,出现不良情绪时要积极帮助调节,出现心理异常时要及时联系学校老师寻求心理帮助,要关注心理健康状况,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积极面对环境与身心变化,增强心理韧性。在出现情绪困扰、遇到亲子冲突、心理状况异常时,时及时向学校或医院寻求帮助,主动拨打心理健康热线电话,及时得到心理援助。</p> <p class="ql-block"> 安全源于长期的警惕,事故发生在麻痹的瞬间,希望广大家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承担起孩子的监护责任,孩子节假日外出活动,家长要知去向、知内容、知归时、知同伴,提前强化安全教育,做好安全保障。</p> <p class="ql-block">出版:平南县大坡镇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编辑:李越生</p><p class="ql-block">校对:刘丽燕</p><p class="ql-block">审核:龙青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