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羌族,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对羌人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这是个勇敢的民族,为了防御,古羌人就依山而居,终年与云雾作伴,所以,云朵上的民族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羌族源于古羌,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有自已的语言。 </p><p class="ql-block"> 羌族是中国西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聚居于岷江上游地区,现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州的理县、汶川、茂县、黒水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州等地。</p><p class="ql-block"> 位于阿坝州理县境内的桃坪羌寨,是最具羌族风情的民寨之一。</p> <p class="ql-block"> 2006年秋,我第一次到川西高原,就去参观过理县的桃坪羌寨。距离理县城区40公里,成都市139公里,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桃坪羌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美名。</p><p class="ql-block"> 其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秘的东方古堡”。</p> <p class="ql-block">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p> <p class="ql-block"> 寨中两座高大的碉楼,可做瞭望哨,也是军事堡垒,还可传递消息。</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图腾是羊,甲骨文中的“羌”,就是“羊”与“人”的组合。</p> <p class="ql-block">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羌族的典型建筑群落多半遭到毁灭性破坏,唯有桃坪羌寨巍然挺立,诉说着这个民族的坚韧与顽强。</p> <p class="ql-block"> 堡内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从大宝山上融化的雪水,经暗沟分为多股流至每家每户。</p><p class="ql-block"> 揭开门前一块活动的石板就可以取水,还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作消防设施。而且一旦有战事,不担心敌人切断水源,还是最隐秘的逃生暗道。</p> <p class="ql-block">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庄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有涧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p><p class="ql-block"> 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p> <p class="ql-block"> 羌族妇女的服饰很鲜艳,绣花围裙和云云鞋是羌绣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p><p class="ql-block"> 几乎所有的羌族妇女都有漂亮的绣花围裙,围裙的飘带上绣满了美丽的花儿和云朵。</p> <p class="ql-block"> 在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博览会现场,也目睹了羌绣刺绣过程。</p> <p class="ql-block"> 2019年秋,行摄在川西高原的我和影友从理县毕棚沟到九寨沟去的路上经过桃坪羌寨没有再进寨而直奔茂县,去拍摄茂县古羌城——坪头羌寨。</p> <p class="ql-block"> 坪头羌寨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境内,全村500余户,近2000人,95%是羌族。</p><p class="ql-block"> “5.12”大地震之后,重建的坪头村承续了羌族“依山居止”的传统村寨风格。</p><p class="ql-block"> 震后重建的坪头村已开发成了茂县羌乡古寨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号为“坪头羌寨”、“水风羌寨”。</p> <p class="ql-block"> 坪头羌寨寨门像羌族的羌笛一样耸立在坪头羌寨,羊是羌族最原始的图腾,代表着坪头羌寨的羌家儿女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热忱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在原始民居内,除了可以近距离欣赏古朴典雅的羌族建筑外,还能看到羌族古老的生活用品、羌族农具、羌族服饰等物品,体会浓郁的羌家风情;</p><p class="ql-block"> 甚至可以住进羌家小院里,体验归园田居的悠闲时光。</p> <p class="ql-block">傩文化广场</p><p class="ql-block"> 傩(nuó)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起源于原始狩猎活动,傩文化广场是羌族最原始最古老的文化胜地。</p> <p class="ql-block"> 因羌族人居住在高山上,与外界交往的通道是栈道和索桥。现代羌人多称“偏桥”,大多建在峭崖绝壁之上,凿孔架梁而成。</p> <p class="ql-block"> 羌族人的生产活动,基本上是以农业生产和果木种植为主,家畜养殖为辅。</p><p class="ql-block"> 羌族人信仰原始的拜物教,以一种乳白色的石头作为神灵的象征,供奉在山上、地里、屋顶或庙内。此外,在门楣、窗口、碉楼上以及神(树)林之中,也供奉着这样一些白石。</p> <p class="ql-block">感恩墙</p> <p class="ql-block"> 5.12地震使坪头羌寨损失惨重。全村死伤人员共15人,损毁农房共2334间,各类基础设施受损严重,2008年农业收入几乎为零。</p><p class="ql-block"> 面对灾害,英雄的羌族儿女从废墟里走出,配合救援大军,积极自救,灾后重建自己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坪头美寨里除释比文化长廊外,还有长长的悼念灾难中的亡灵和感恩政府感恩救援大军及全国人民的感恩墙。</p> <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早已预订九寨沟门票,所以只能在茂县住一宿呆半天。在坪头羌寨也只能走马观花溜达一圈而恋恋不舍离开。</p><p class="ql-block"> 若夏天能在此避暑住几天,好好参观体会羌族文化,咂美酒,观羌绣,唱羌歌,听羌笛,跳锅庄,吃鲜果,品美食…细细感受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惬意的亊。</p> <p class="ql-block"> 汶川的水磨羌城(水磨古镇)距成都76公里,都江堰市25公里,映秀19公里。</p><p class="ql-block"> 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p><p class="ql-block"> 又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p> <p class="ql-block"> 水磨羌城因离成都市近,<span style="font-size:18px;">灾后重建的水磨古镇,曾是我和朋友专程前往打卡之地。更</span>是我同学聚会常选游玩胜地。</p><p class="ql-block"> 多次来水磨羌城,除拍摄景点外,更多的还是馋镇上的美食小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灾后重建古色古香的禅寿老街</span>两侧分布的春风阁、大夫第、万年台、字库、白塔等建筑风格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之大成。</p><p class="ql-block"> 是典型的羌、藏、汉相结合的明清风格建筑。</p><p class="ql-block"> 不仅解决了灾后227户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打造了“以家带店”的宜居宜商模式,为发展旅游业,增加群众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p> <p class="ql-block">白塔</p> <p class="ql-block">汶川八一小学</p><p class="ql-block"> 是“5·12”地震后由原第二炮兵在原校址基础上援建的一所学校,其前身是汶川县水磨小学。</p><p class="ql-block"> 它也是军队援建学校中距离震中最近、施工条件最艰苦的一所。</p><p class="ql-block"> 新学校将汶川县水磨镇地区原有的8所小学整合为一所,更名为汶川八一小学。</p> <p class="ql-block"> 来川西高原更要品尝美味川菜。</p><p class="ql-block"> 在水磨古镇有太多的羌菜美味:牦牛排骨土火锅、石磨豆花、 酸菜豆腐、羌寨老腊肉、豇豆藿香鱼、灵芝菌小炒肉、官度粑粑、沾水土豆、羌家核桃饼、士豆粑粑、荞面…</p><p class="ql-block"> 就是那超短豌豆尖尖素汤,喝着也是满口清香。</p> <p class="ql-block"> 记得2017年5月5日在水磨古镇参加同学聚会游玩时,看见镇上有一家烤饼店前排着长队的人等买刚烤熟的粑粑。</p><p class="ql-block"> 我排队买了一个就在街边吃了,真的太香太好吃了!一个未解馋,又排队买了第二个吃。</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夹肉饼下肚已饱,才后悔自己的贪嘴而失去品尝更多美食。</p> <p class="ql-block"> 在镇上转游一阵,还是到凉粉店去品尝了一份伤心凉粉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朋友,您有机会来四川,不妨去尝尝会使您泪水双流而倍感思乡的伤心凉粉吧,成都周边古镇都会有这小吃。</p> <p class="ql-block"> 2011年夏,冒着高温酷暑,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上我也去挤站了几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看到四川省阿坝州前来参加开幕式活动羌族庞大的代表团队。</p> <p class="ql-block"> 他们打出《一定要保护恢复好羌族特有的文化遗产》温家宝 横幅。</p><p class="ql-block"> 为查温家宝总理说这句话的出处,我在百度上搜索《温家宝对羌族说了什么》。出现下面我截屏的一些信息,阅读时我感慨万千,热泪盈眶,唯有感恩之心犹存!!</p><p class="ql-block"> 看到温总理灾后第一年和四川灾民共度春节;</p><p class="ql-block"> 总理十次到汶川、青川、都江堰…看望慰问川西高原上的各族人民;</p><p class="ql-block"> 视察、指导灾区重建工作,看望各省援建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 温总理百忙之中还亲自写信鼓励受灾羌族13岁女孩;</p><p class="ql-block"> 各方援手令羌族文化绝处逢生…</p> <p class="ql-block">( 网络截屏图 )</p> <p class="ql-block">( 网络截屏图 )</p> <p class="ql-block"> 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上羌族团队向全国、全世界展出《铭记 感恩 奋进》这六个字表达羌族人灾后重生的感恩之情,更是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奋进决心。</p><p class="ql-block"> 5.12地震已过去近15年,对于曾在成都亲身经历,亲眼目睹</p><p class="ql-block">灾难给川人带来的毁灭性破坏;</p><p class="ql-block">政府、军队的各方抢救;</p><p class="ql-block">各省全力无私对口援建;</p><p class="ql-block">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援,</p><p class="ql-block">川人自己浴火重生,自强不息重建家园整过程的一个普通川人,今天在此也只有一句话: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感恩,感恩,再感恩!</p> <p class="ql-block"> “日子会越过越好!”,是的,羌寨依然!!</p> <p class="ql-block"> 《行摄在川西高原》(三)——毕棚沟的初稿是2019年11月作的美篇;</p><p class="ql-block"> 《行摄在川西高原》(一)——嘉绒藏区行的初稿是2022年9月作的美篇。</p><p class="ql-block"> 这次分别修改后归入《行摄在川西高原》行摄游记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行摄在川西高原》全篇完</span></p><p class="ql-block">(文字资料编辑参考百度、360网查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廖云常</p><p class="ql-block">制作/廖云常</p><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