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凤堰赖氏源流

都是格式

<p class="ql-block">赖,从束、从刀、从目、从八。束,带分枝的长枪,如方天画戟。刀,短把佩刀。目,即贝,财富的象征。八,鼎的车前形。赖,即以最强有力的手段,保卫祖宗所传给的土地财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赖姓的来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我赖氏也和中华其它姓氏一样,源远流长。赖氏源自姬姓,姬姓与“姜”、“姚”、“姒”、“赢”等其他“女”字旁的姓氏一样,都发端于母系。赖,古代为地名,现在的河南省东南,淮河流域,以息县为中心的一块地盘。那里一马平川,千里沃野,是炎黄先祖传给我们的一片风水宝地。殷商时期,有烈山氏部落居此,为炎帝后裔。武王代纣之时,其弟姬颖率部参战,驻于赖。公元前1122年武王封其地与颖,令其建国,是为赖国。都城在今息县包信镇,为姬姓诸侯国之一,历时584年,传14代国王。公元前538年。入汉后此地先后建褒信、息等县治,今其中心地区为息县。赖氏自叔颖公建国后,历代相传,安享封邑,无扩张野心,社会安靖。然在春秋时弱肉强食的混战中,一直被强邻所觊觎。尤其是野心勃勃的楚国,不断以强力吞并邻国,扩张自己的疆土,对近在咫尺的赖国岂能放过。传说赖国传至第十四代,至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楚灵王纠集一些诸侯,借攻打吴国之机吞并了赖国。赖国君主为免百姓涂炭,打开城门投降。楚灵王听从椒举之言,“迁赖于鄢”,就是现在河南鄢陵。迁鄢后,他们不忘故土,总想回到赖地复兴自己的邦国,这事举族称赖氏,当时仍属姬姓,由于赖国始终未能重建,从此赖国遗民以赖为氏,生活在河南古郡地一带。至秦汉后“姓”“氏”合为同义,其部沿用“赖”这一姓氏至今。</p> <p class="ql-block">二、赖姓与颍川</p><p class="ql-block">自周武王弟姬颖于赖建国后,传国584年,历经十四代国君。第一代国君颖公姓姬名颖,谱称叔颖公。赖国被吞并后,王族被迫迁居于鄢。古鄢位于今河南鄢陵县西北。时适逢春秋战国,诸侯间弱肉强食,互相吞并,天下打乱,民不聊生。赖氏举族人散奔各地避乱,依邦有道则出而大显身手,邦无道则退而隐迹山林的原则,长时间隐居不仕。遗留在故地的赖氏庶子遗民,为避楚之害,遂依附原地居民,多改姓罗、傅,故有“赖、罗、傅同宗同源”之说。其间经历春秋战国至秦,时间达360余年,昭穆失序,世代与祖名难以确考。此数百年间人物不显,史书中也少有记载,直至西汉赖先公出任朝臣,官封高爵,赖氏始得复显,从此确认以原赖国第一代君王叔颖公为赖氏始祖,以颍川为赖氏祖居郡号。在春秋战国数百年间,赖氏从鄢地发展至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后移治今许昌一带)、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和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等地。至秦末已在颍川形成望族。后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特别是“文景之治”期间,天下太平,社会安定,赖氏族人适时而出建功立业,出现了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时期。两汉四百余年间,赖氏代有文武人才,历十余代不衰。时居颍川,或耕或读,学而优则出任朝廷命官,为中州望族,遂以颍川郡名为堂号,称“颍川堂”。两汉间,“颍川堂”在此显赫一方达数百年之久,后成为赖氏始发堂号。</p> <p class="ql-block">三、从颍川南迁(到宁都)</p><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特别是进入三国后,天下大乱,民生涂炭,“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大批平民举家举族逃往比较僻静的南方避难。赖忠诚(先公后第十三代人),居河南活州丰宁(今河南临颍县域),官都尉,为避战乱,弃职还乡,于三国末年率领族人举家南迁来到吴国南边的偏僻山区,当时的揭阳县桴源(今江西宁都肖田乡美佳山村)隐居。他们开创耕读之路,一边荜路蓝缕开辟山林,一边还坚持以诗书教育后代。</p><p class="ql-block">宁都--赖氏 自赖硕、毅兄定居雪竹坪后,家道富盛,人丁大蕃,成为富甲一方之旺族。其世系为:一世、硕公房:硕--灿(文辉)--昭、得、度、明、思、求、彦。——毅公房:毅--九安、九。定硕(仲方)公自南朝元嘉末,筑室奠基宁都赤(雪)竹坪,至隋开皇年间“七宣”公分徙的一百四十余年间,是南迁之后赖氏衍播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p><p class="ql-block">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赤竹坪改作县署后,灿公(文辉)七子及其后人纷纷迁徙各方,长子昭公(宣著)后裔居县城及七里、武村、莲湖等地开基。次子得公(宣仁)系下赖标徙福建上杭、古田开基,赖极徙福建宁化石村开基,赖枢徙福建清流开基。三子度公(宣仪)后裔返迁忠诚祖公开基地桴源守护先荣,后人徙广东、广西等地。四子明公(宣光)后裔徙抚州、南昌、宜黄、乐安等地开基,后裔传湖北襄樊等地。五子思公(宜绎)先迁官竹园,之子兰公、蕙公再徙石城秋溪、上弼开基;芷公后裔徙信丰、安远、长汀等地开基;荪公徙广昌驿前开基;萃公迁宁都官竹园开基。六子求公(宣行)迁宁都赤坎湖田桥赖村开基,后裔传瑞金、于都、兴国、永丰、信丰、会昌等地。七子彦公(宣杰)后裔迁会昌、吉安、杨州等地开基。</p> <p class="ql-block">四、凤堰赖氏迁徙情况</p><p class="ql-block">安康凤堰赖氏家族手写记录家谱,记载“老祖原籍广东省嘉应州兴宁县,后移江西省南昌府宁州地名,彭古移上武乡上源洞,祀奉仙古(姑)坛居住移崇乡上四王地名通窝祀祭。居住后迁陕西省兴安府汉阴县南山堰坪铺地名老沐沟祀祭川主老爷土地祠下居住”。</p> <p class="ql-block">手写本家谱短短的文字呈现了很多信息,如祖籍、祖辈安葬的地名、祭祀的场所,同时还记载朝元公祖父为运公,父亲为亮贤公,兄弟有三排行老二。运公出生年不详,卒于乾隆癸丑年正月十二日酉时,娶范氏出生年“前皇”八月十九日酉时,死后葬于铜鼓南门坝官山坐北朝南。运公葬于武乡二十二都上源洞横港。运公生育两子,长子亮贤公次子亮贵公。亮贤公生于康熙丁亥年七月二十四日亥时(1707年),卒于乾隆庚寅年四月十三日巳时(1770年),葬于崇乡通窝。亮贤公娶蓝氏,蓝氏生于雍正丙午年十一月初八卯时,卒于乾隆辛卯年九月十五日辰时,与亮贤公合葬坐东朝西南。次子亮贵公生于“前皇”庚寅年四月二十日戌时,卒年不详。亮贤公生三子,长子朝兴,二子朝元,三子朝榜。长子朝兴与妻谢氏合葬于亮贤公之墓不远处,坐东向西。三子朝榜生于乾隆戊寅年(1758年)六月初五日酉时,娶王氏生于乾隆丙戌年(1766年)二月二十日丑时。</p> <p class="ql-block">2021年清明节理事会清明扫墓,对老祖坟碑文进行了考察。由于墓碑损毁严重,无法反映朝元公的具体年份和日期,只知道朝元公出生在清朝乾隆年间。通过编纂委员会考察推断:朝元公为1751年出生,1782年从江西南昌到陕西,朝元公在陕西生活48年,其妻张氏出生1768年,长子赖秀万1793年2月出生(张氏25岁生子赖秀万),五子赖秀章出生1812年。</p> <p class="ql-block">2022年“五一”,凤堰赖氏理事会8人奔铜鼓县进行寻根问祖。通过考察,手写记录本家谱中记载的小地名:上源洞,仙古(姑)坛、通窝、较车岭这些地名在今天依然沿用,只不过都被莽莽苍苍的森林覆盖,未考察到其他宗亲的相关信息。不过在铜鼓的赖氏家谱中发现康乾年间一支第81世为“朝”字辈,另外一支第82世为“秀”字辈的宗亲,这个有价值的信息正好证明了朝元公及后人秀字辈的辈分和铜鼓宗亲的一致性。同时,我族手抄本家谱上记载的朝元公堂兄弟“赖朝嵩”与铜鼓宗亲家谱中的“赖济嵩”年龄等信息神似。据铜鼓理事会讲述,铜鼓在四修家谱时(清末民初),铜鼓、万载、修水三县为统一赖姓,将宗亲的辈分或名进行了修改,同时在历次修谱时未捐资的宗亲不上家普。由于铜鼓家谱到现在已是六次修谱,故而在铜鼓家谱中未发现找到我族相关信息。遗憾的是本次在编写家谱时未到广东嘉应州兴宁县对家族相关信息进行考证,本次编纂的家谱中从广东迁徙铜鼓县家族的延续在出现断代记录。</p> <p class="ql-block">通过考察考证:手抄本记载朝元公父辈在铜鼓居住的多个小地名二百多年来依然在沿用。这些信息的证实,我凤堰赖氏与铜鼓赖氏属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纵观历史,客家赖氏的衍播与发展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忠诚公在三国末期从中原南迁赣地揭阳桴源,乃是南方客家赖氏的先行者和奠基人。而仲方公在南朝元嘉末又一交举家从浙江松阳回迁江西桴源,开发赤竹坪,则是宁都府地的开拓者和中兴者。然而隋开皇十八年的易宅为衙,更是客家赖氏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促成了宁都赖氏空前规模向外迁徙。“七宣”公的分徙正是这次大规模迁徙中最为雄壮的一支生力军,它使客家赖氏由赣而绵延世界各地,特别是朝元公迁徙陕西,让客家赖氏在凤堰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了光辉足迹和灿烂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