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在川西高原(二)——川西小环线行

廖云常

<p class="ql-block">  在云南,在光雾山,在摄影采风途中,我们遇见了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的摄影爱好者。</p><p class="ql-block"> 在接触交谈中,大家都说到:“跑遍了全国各地,还是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等地的山川最美,是最好的摄影天堂。</p><p class="ql-block">那蓝天白云,</p><p class="ql-block">那雪山瀑布,</p><p class="ql-block">那冰川海子,</p><p class="ql-block">那彩林红石,</p><p class="ql-block">那草坪上奔跑的羊羔,</p><p class="ql-block">那山坡上寻食的牦牛,</p><p class="ql-block">那随风飘舞的藏金幡,</p><p class="ql-block">那高原红的笑脸,</p><p class="ql-block">那舞动着的藏袍,</p><p class="ql-block">那一栋栋独具一格的藏居……构成一幅幅最美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是那样地使所见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而见到那一座座雄伟、峻峭的山峰更是那种让人从心灵感到震撼的美!”</p> <p class="ql-block">  在2011年的10月底,我的几个摄影好友组织了一次川西高原上由南线经中线的小循环行摄影采风活动。她们相邀我一起同行。</p> <p class="ql-block">  这次行摄川西高原由南线到中线的小环线图(网络下载图)</p> <p class="ql-block">  此行十人是由成飞132厂老年摄影协会的几名高手和四川省老年大学摄影班学友组成。我高兴地是又有一次学习的好机会。</p><p class="ql-block"> 团队集体买了这几天外出的意外险,我在药店买了红景天、头痛粉。</p><p class="ql-block"> 带上第一次翻夹金山时准备而未用的两筒氧气瓶。因两筒氧气已近有效期,这次带上需不需要,都把它吸掉不浪费。</p> <p class="ql-block">  2011年10月28日一早从成都出发,一上车我将装有两筒氧气瓶的纸袋栓在司机座位后背上。</p><p class="ql-block"> 车上成雅高速公路,经雅安过二郎山遂道直奔海螺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  28日下午我们赶到海螺沟景区所在的磨西古镇,没有买门票进海螺沟景区。</p><p class="ql-block"> 一是门票太贵,二是我们想拍摄的是自然风光,寻找的是原生态的景点。安排好住处,我们又上车,直奔红石滩。</p> <p class="ql-block">  那满沟的红石映着那清泉流水,远眺雪山,景色是如此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那红石滩上以红石为前景,以雪山为远景忙于取景拍摄。</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大家穿好羽绒服或冲锋衣纷纷在住地屋顶阳台上架起相机脚架,等待日出。</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东方慢慢明亮的曙光,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金色的阳光撒在那雪山顶上,映照着金顶。</p><p class="ql-block"> 哦!大自然的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今生有幸亲眼看到如此景观,足矣!遗憾的是屋顶阳台上晒衣架等杂物太多,对着雪山顶有树遮挡。取景拍摄挪不开它们,拍摄的照片都不很理想。</p> <p class="ql-block">  29日上午我们赶到海拔3830米的甘孜州登山训练基地雅加梗。</p> <p class="ql-block">  这里到处是一遍冰天雪地的景色,雪风呼呼地吹来刮脸。</p> <p class="ql-block">  我们抓起大块的冰雪象小孩一样打起雪仗。童真的戏耍,却忘了安全。</p><p class="ql-block"> 不幸发生了:团队中年轻的周红和小朱,在冰雪对打中,小朱后退时,一脚踩入雪地坈里,右脚摔伤。伤脚踝部迅速地红肿起来。</p> <p class="ql-block"> 扶她上车后,周红包了一包冰放在她伤脚上。我、小朱和刚四十岁左右的小张正好坐一排座位。</p><p class="ql-block"> 车前行时,她放有一袋冰的伤脚,我想放在我的腿上更稳当点,我叫她将伤脚带冰袋都放在我的身上。</p> <p class="ql-block">  约两个小时后,车翻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我开始流清鼻涕。我才意识到,近距离接触这袋冰的寒气使我受凉感冒了。</p><p class="ql-block"> 在缺氧高原上感冒的身躯可能会引起肺水肿等高原反应疾病,这可是要命的危险!我清楚事情的严重性,赶快悄悄地吃感冒药。</p> <p class="ql-block"> 到新都桥,天上飘落着小雪花。而我的感冒症状越来越严重。我将所带的衣物全部穿在身上,羽绒服穿在冲锋衣里。</p><p class="ql-block"> 象北方老太太一样头上包了一条厚厚的大围巾,全付武装地保暖自己。</p><p class="ql-block"> 小朱到新都桥住地后,让她坐在床上又给她伤脚换了一袋冰。正好我两人住一室,冰的寒气使房间更冷,加之我已感冒,那晚我盖三床厚被都不暖和。</p><p class="ql-block"> 团队的队员间,大家都很团结,相互间关心。大家关心着小朱,也关心着我。领队的殷红,提出和我换房间,我没有同意。</p> <p class="ql-block">  来到新都桥后,我们才知道前几天的一场大雪降落扫光树上的红叶。加之我们到新都桥时天气阴暗飘雪,已没有什么好景色值得我们去拍摄。</p><p class="ql-block"> 我们只好在住地院落草地上逗牦牛耍。 </p> <p class="ql-block">  司机易师傅知道我感冒了的消息后,着急地问我:“廖老师,你确定你真的感冒了?”我说:“我确定真的感冒了。”易师傅说:“这可麻烦哦”。</p><p class="ql-block"> 因为易师傅长年在高原跑,他比谁都更清楚,事情的危险性。</p><p class="ql-block"> 他马上找房东藏族老乡给我找感冒药,房东老板给了我几袋板兰根冲剂。我再一次加大剂量地吃各种感冒药。</p> <p class="ql-block">  我回房间去给小朱拿她当拐杖的竹棍和纸口袋。一手拿棍,一手提袋,头上包一大围巾,我还真象那要东西的乞丐。</p> <p class="ql-block"> 我和大家逗乐地表演起即兴小品来。我拄着棍,向大家乞讨:“先生,行行好吧”,“行行好吧”,殷红给我递苹果,逗得大家和我连泪水都笑出来了,这种团队旅行真的很快乐。</p> <p class="ql-block">  小张带了一个保温水瓶,路途上我不停地喝水。到塔公草原时,我的感冒开始好转。</p> <p class="ql-block">  2011年10月30日,我们车来到甘孜州丹巴县的甲居藏寨。没想到,一年半后,我再次有机会来到这美丽的山寨。</p> <p class="ql-block">  当晚我们入住藏族答尔哥的农家乐家中,他们全家非常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请我们到他家后院梨园中,让我们自己爬树采摘梨来吃。</p> <p class="ql-block">  这种乐趣一下吸引了我们这一群从都市来的客人。我们不客气地忙碌起来:有的爬树登高采摘,有的树下伸手相接,有的忙着抓拍此景。</p><p class="ql-block"> 在这大山里,完全没有任何污染的水果,采摘下的金色黄梨,个个抓住就啃,人人吃得满嘴流汁。体会着丰收喜悦的人们让那欢声笑语充满梨园。</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自选景点拍摄,车随我们行。因为我和小朱都是伤病号,我俩一直紧随车走。当易师傅将大家拉到甲居藏寨南面的半山腰,让同行们下车去拍摄。</p> <p class="ql-block">  我和小朱还在车上,易师傅开车沿上山小路继续前行。上山小路狭窄,山路越行越陡。沿途都有藏居、农家小院和菜地。</p> <p class="ql-block">  我们车上到那云雾环绕的甲居藏寨山顶,仿佛伸手就能摸到云端。再看那山下层层叠叠的田土、菜地、民居,仿佛置身在世外桃园。</p><p class="ql-block"> 两次来到甲居藏寨,我也是第一次上到藏寨山顶。这全国最美村庄,每次来都会使人有不同惊喜地发现。</p> <p class="ql-block">  因为我感冒人懒得动,走到甲居藏寨,都未去看看上次住过的房东阿甲拉姆一家,深为遗憾。</p> <p class="ql-block">  古碉是嘉绒地区藏民族先民们的建筑杰作,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丹巴县有"千碉之国" 的美誉。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游两岸的村寨、山脊和要隘处耸立着无数的古碉建筑。在这众多的古碉群中尤以梭坡古碉更出名。</p> <p class="ql-block">  具有千百年的历史,历经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仍巍然屹立。其建筑艺术堪称绝妙,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将从小金县这边翻越夹金山回到雅安的宝兴县硗碛乡。</p><p class="ql-block"> 走到夹金山半山腰,我们停车拍摄,我特请同行影友给我拍了一张纪念照。</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二次翻越红军长征时走过的雪山,也可能我今后再没有机会来,是值得我留念的地方。这半山腰没有冰雪,是一遍深秋景色,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同排坐的小张也感冒了,影友们都担心我和小张是否会平安地翻过四千多米的夹金山。这时我才说:“没关系,我带了两瓶氧气,翻山时我和小张一人吸一瓶,应该没什么问题。” </p><p class="ql-block"> 上山途中,我和小张开始断断续续地吸几口氧。上得夹金山顶同样是一遍冰雪天地,风吹得很大。</p><p class="ql-block"> 返望山下,半山腰云雾撩绕,雾茫茫一遍,已难辩道路。</p> <p class="ql-block">  领队怕我和小张有什么闪失,车到夹金山顶时,叫我俩不要下车,不要在山顶上活动。</p><p class="ql-block"> 我说;“不怕,我吸着氧气,不会有事。”我也随大家一起跳下车,在海拔4124米高的夹金山顶上走动、拍摄。当然不能奔跑,动作得慢点。</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山顶上合影留念,抓拍几张后,赶快下山。因为这已是下午五点过,天快黑下来。</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我们才下到夹金山脚下的神木垒。(硗碛乡---红军翻越夹金山前的旧居地)</p> <p class="ql-block">  神木垒风景区的山顶有一大片树木自然形成的根雕和深秋的红叶值得我们去拍摄。小朱伤脚是不能去爬山的,她一人留住地休息。</p><p class="ql-block"> 2011年11月1日一早,我们挂着相机,抗上相机脚架,背上双肩背包,带上必用物,一行九人开始登山徒行。</p> <p class="ql-block">  虽然这里海拔已不高,但我的感冒未好,爬山时一步一喘,呼吸不均,全身难受。刚爬走约二、三十米高,我决定不再随大家行。我知道我的身体状况,估计爬不到山顶就会体力不支。那时在半山中,走也不是,退也难,反而影响团队行动。</p><p class="ql-block"> 小张因感冒,也提出和我一起退出大队伍行动。易师傅把车门钥匙给我,他说:“如果你们觉得天凉,就在车上去休息。”大家都纷纷说有事加强电话联系。</p> <p class="ql-block">  退到山下,我和小张商量说:“可以骑老乡的马上山,这时天还早游客少,咱们去讲价便宜点,就骑马上山。”果然我们以老乡要的价,少一半说成。</p><p class="ql-block"> 我们请老乡帮我们背相机,牵着马,我们开始骑马上山。一路走马道,坡太陡太烂,老乡挣我们这点钱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我骑在马上也很紧张,一路颠簸,出了一身大汗。反而感冒减轻,一身轻松。我俩比大队伍先上到山顶,在那拍摄一会才等得他们上来。看到我俩在山顶上,影友们都很惊喜。</p> <p class="ql-block">  会合团队后我们在山顶上拍天然根雕,拍草坪上的马,拍红叶,拍远处云雾环绕的雪山。</p><p class="ql-block"> 再从另一条下山路,边走边拍边欣赏大自然美景边玩耍着下山。</p> <p class="ql-block">  2011年11月2日晚我们终于平安返回成都市,结束了这次难得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最后聚餐时,大家高兴地举杯,相互庆贺整个团队成员都能平安地返回成都。</p><p class="ql-block"> 小朱虽然伤脚肿得很历害,仍然坚持和我们走完全行程。她和我所交的其他影友们一样,个个都很棒很优秀!</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这种已退休的老人,选择这种游摄方式比跟旅游社走辛苦得多。而且对身体、心理的承受能力要求更高。当然我们每次都能见到更多的大自然美景,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和喜悦。</p><p class="ql-block"> 外出安全最重要,吸取这次教训,以后途中还要更加地小心为好。</p> <p class="ql-block">川西小环线</p><p class="ql-block">川西大环线</p><p class="ql-block">(网络下载图)</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交通图</p><p class="ql-block">(网络下载图)</p> <p class="ql-block">  写写行摄回忆游记,是我前三年疫情期间自寻的亊干,现将此文分享给大家,同欣赏川西美景,共分享经历趣事。祝朋友们平安健康有趣快乐!</p><p class="ql-block">(待续)</p><p class="ql-block">摄影/廖云常</p><p class="ql-block">制作/廖云常</p><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