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进一步推进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2023年4月6日上午,济源市教研员张梧桐老师来到大峪镇偏看学校进行教学指导工作,听取了青年教师刘志丹《10.1浮力》一课,深入了解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情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教研员张梧桐老师、大峪镇中心学校冯红战校长、李震校长和大峪镇物理教师参与听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观摩课堂,认真记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志丹老师以《10.1浮力》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节概念课。通过如何取出瓶底的乒乓球引入课题,以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储备。通过小实验初步感知浮力及方向,并根据已学的二力平衡的知识进行理论分析,验证浮力方向为竖直向上。接下来刘老师提出问题:沉在液体底部的物体受浮力作用么?引起学生思考,并结合生活体验或实验器材检验自己的猜想。刘老师引导学生对浸在水中的铁块受力分析,用平衡力的知识推导出测量浮力的方法。然后刘老师通过对比实验推翻学生原有认知,浸在液体中的乒乓球不一定受浮力作用。继而利用液体压强的知识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最后,刘老师通过小实验引导学生猜想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鼓励学生独立设计数据表格,并独立完成实验探究过程。</p> <p class="ql-block">学生分组实验探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教研员张梧桐老师,中心校冯红战校长、李震校长及大峪镇物理老师对刘志丹老师的整个课程设计、课堂实施效果进行了肯定性评价。指出刘老师具有极高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难点的突破,利用问题串的方式,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逐一突破。另外,张梧桐老师以2021、2022年河南中考真题为例,强调中考物理命题逐渐开放化,物理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物理语言来回答问题。另外张老师指出,学生原有的错误的认知,会对学生接受新知产生负迁移作用,而改变学生原有认知很难,所以物理老师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实验,以帮助学生推翻错误认知,形成正确的新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研员的引领,大峪镇偏看学校所有物理教师将以此为契机,聚焦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科核心素养,发扬优势,审视问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扎实基础,为大峪镇偏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谱写新的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