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研携手 学与思并肩——新乐市实验学校全程化跟进式目标教研活动

人生若只如初见陈翠丽

<p class="ql-block">  春意渐浓,时光清浅,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唯有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学。这最美的春天,我们和青同学校、中同小学的老师们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盛宴。</p> <p class="ql-block"> 这次教研我们采用的是“同课异构”的形式 ,由我校的王志娟老师和陈楠老师,为我们做课五年级第八单元的22课《手指》,围绕“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这一主题展开教学。</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主要有三个环节,教学课例展示,听课老师间交流,各位领导点评。</p> <p class="ql-block"> 课例展示 </p><p class="ql-block"> 王志娟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22课《手指》,这节课是第二课时,王老师在第一课时学完拇指的形态、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学拇指时的方法合作完成其余四个手指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体会风趣幽默的语言,因为丰子恺先生风趣幽默的语言是他的一大特色。在三年级上册的时候已经安排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等语文要素。本单元再次聚焦这个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是对语文感受力要求的一个提升。围绕这个语文要素,王老师用三个方法用具体的方法去实现这个学习目标。把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讲的活灵活现,并由大拇指和食指的特点,联想到了生活中的人。学习目标明确,学生们踊跃发言,学法简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课例展示</p><p class="ql-block"> 陈楠老师执教的也是22课《手指》。这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学生能够轻松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因此陈老师把文章的教学定位为“找关键句,抓关键词促自学”。陈老师从谜语导入新课,到播放范读,再到小组合作时的倒计时的应用,亮点多多,整堂课学生都处在兴奋、紧张、投入的学习状态,在轻松愉悦中接受了新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做课反思</p> <p class="ql-block">  王志娟老师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作业设计初衷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各方面做了详实的介绍。并针对课堂中出现的不理想的情况,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  陈楠老师课前准备,课前预设教学流程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各个角度分享了自己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具体形式,很好的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抓关键词和关键句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中感受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  集体评课</p> <p class="ql-block">  听课老师们就这两堂课,进行探讨,大家畅所欲言,毫无保留,有的从小组合作入手,有的从学习目标完成入手,有的从老师课堂评价入手,有的从老师课堂走位入手,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让大家都各有所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各位名师,就这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学习单的运用巧妙,给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抓手;注意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修辞手法等各方面来体会课文语言的诙谐幽默。</p><p class="ql-block"> 更是从大单元备课以及新课程标准出发,给我们提出了更好的建议。比如:可以从丰子恺的四年级课文《白鹅》入手,从熟悉的内容切入,给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做好铺垫,易于完成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温校长点评</p><p class="ql-block"> 首先温校长向兄弟单位领导和骨干老师的到来以及参与热情洋溢的教研活动表示感谢,其次肯定了两位老师呈现出来的精彩而又有实效的常态课,最后高瞻远瞩,为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要呈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一缕春风能拂起一池水波潋滟,一场教研能激起一腔智慧情怀。大家在在学习与反思中,在探索与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语文课变得灵动有趣,彰显其育人价值。</p><p class="ql-block"> 一次成功的教研,让大家如沐春风,神清气爽,教研路上,大家携手共进,共同成长。</p>

教研

老师

教学

幽默

风趣

语言

学习

学生

课堂

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