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p> 清明节的由来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p> 清明节的习俗 <p class="ql-block"> 杏花微雨,又至清明。四月的脚步踏着暖暖的春风款款而至,春分过后我们又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传统节日的意义,神池县机关幼儿园开展了“春雨忆清明 传承润童心”的主题教育活动。</p> 01.清明
承传统 知清明 <p class="ql-block"> 各班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清明节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同时也知道踏青、放风筝、吃青团、扫墓等节日习俗。</p> 02.清明
忆先烈 寄相思 <p class="ql-block"> 一岁一清明,一岁一追思。生活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个英雄,才有我们幸福的生活。向英雄们默哀致敬,让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里,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迎着春风,健康成长。</p> 03.清明
做青团 品清明 <p class="ql-block"> 清明微雨,一口之春。青团是清明节最具节日特色的美食,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具有纪念先人、团圆的寓意。 </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自己动手绘画青团,一个个青团活灵活现,可爱至极。</p> 04.清明
奇思妙想 绘清明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了解清明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后,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的方式生动呈现传统民俗,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活力。</p> 05.清明
风清景明 赏清明 <p class="ql-block">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即为春日郊游清明期间正是春意盎然之时人们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踏青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了清明天气的特点,倾听了自然界的变化,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p> 06.清明
一袭纸鸢 祈清明 <p class="ql-block">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鸯。"风筝又叫“纸鸢”,相传,古时候的人们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蓝天,祈愿除病消灾,带来好运。</p> 07.清明
追忆往昔 诵清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明</p><p class="ql-block"> 唐 杜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诵读经典古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民族优秀文化。</p> 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 1、春季昼夜温差大,有时中午还日光灼人,早晚却凉意袭人。体质弱的孩子很难适应气温变化,容易着凉感冒,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和孩子的身体状况适时增减衣服。</p><p class="ql-block"> 2、祭祖期间,严禁孩子玩烟花、爆竹,做到文明祭扫。</p><p class="ql-block"> 3、外出踏青时,注意预防花粉过敏。</p><p class="ql-block"> 4、游玩时,拒绝危险举动,确保人身安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清明节主题活动,加深了幼儿对清明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懂得了清明节不仅是追思已故的亲人,更是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英雄的日子,同时激发了师幼的爱国情怀,进一步唤起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