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近日翻看革命现代样板戏的剧照,发现几位女主角(女英雄)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首先,她们都是书记或党代表(党代表也就是书记,党代表的一个职责就是要发展党员的,一般来说一个党代表到来之后就会有一个支部出现)。《龙江颂》的江水英是龙江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杜鹃山》的柯湘是井冈山派给杜鹃山赤卫队的党代表。《海港》的方海珍则是上海港某码头的党支部书记。据说当年童芷苓(扮演杨子荣的童祥苓的姐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滩顶级著名的京剧演员)接受这个任务后,到海港码头认真体验生活,回来讨论戏的时候,说:“码头上总共没几个女的,偏让个女的当书记?”于是得罪上头,从此与英雄人物无缘了,还被打成文化特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次,几个女英雄都是寡居或单身或丈夫生死不明,总之就是孤身一人,没有家庭生活,也没有父母子女。你想想连另一半都被“处理”掉了,父母子女当然也得省掉,省掉后这个戏也就更加省事了,免得人物关系过于复杂扯不清楚。江水英同志大约是一个军属,因为她的家门口贴有“光荣军属”的门匾,但自始至终男方既不来探亲,也不来个电话什么的(也许江水英是“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了),因此看起来倒更像是烈属。方海珍同志扮相比较中性化,甚至男性化,除了声音比较尖锐以外,其他方面更像个男同志,设想就这么个宝贝女书记,在如此众多的粗糙男人中间混,怎么也得打造成一个生猛的女英雄吧。所以,她自然不需要家庭生活,更不需要男人(我是说家里的男人),因为她自己就很男人。柯湘同志还有一点幸运,出场的时候还带了个丈夫,可是,好端端的一个丈夫携手前来指导杜鹃山革命,还没进入角色,人就没了,戏当然也就没了。所以,柯湘真是寡得有点冤,成了货真价实,有根有据的烈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复次就是,海珍头、水英头、柯湘头基本上可归类到一个头型,一个发型,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兴的“妈妈头”。海珍的妈妈头最具男人特点,有大背头的神韵。水英的妈妈头稍微进化了一点,开始女性化了。最具时代感和时尚感的发型、头型的是柯湘,比较英气逼人,又多少展现了一丝女人的味道。因此,那时节柯湘头在中国社会上广受追捧,几乎是个女的就整个柯湘头,一街一街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最为有趣的是,三位女英雄人物都佩戴短围巾,颜色较浅,既时髦,又实用。与其说是围巾还不如说是汗巾,因为除了佩戴之后看上去很帅气、很洋气之外,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围巾或汗巾拿在手上擦汗、擦脸什么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女英雄人物的围巾或汗巾上面都印有鲜明的职业标记。江水英的围巾配的是五谷丰登的丰收标签,上下各一条杠,上面的杠估计是天,下面的杠估计是地,这说明农业生产是第一产业,是靠天靠地吃饭的。据我考证,江水英的围巾图标还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的,一种是蓝色的,以前看戏时真还没仔细辨别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方海珍的围巾是蓝色海水托着万吨远洋货轮的锚,非常美,那时候想当海员的多了去,但想做码头工人的不知道多不多。既然海上有锚,那肯定是靠岸了,靠岸干什么呢?非装即卸。所以,码头工人佩戴这个标志的汗巾实在是生动传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柯湘的围巾则是革命的象征,一颗红星。万丈光芒,照耀大地,特像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的片头部分,红星闪闪的,革命就这样成了。挺神奇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女英雄们喜欢戴围巾至少透露以下四个小秘密:一是女英雄们的颈脖可能都怕风,需要围巾裹住。因为她们是“风里来雨里长”的,应该做好“颈卫”。二是女英雄们可能都怕热,成天在外面“为革命东奔西忙”,容易出汗,裹个汗巾好随时擦脸。三是女英雄们都很爱美,戴个围巾很时尚,有款有型的,引领了当时时尚界的潮流,对于“唤起工农同心干”是很有帮助的。四是女英雄都很敬业,职业照牌直接挂在颈上,省得像如今搞的什么劳什子工作牌,怪怪的,远不如这种围巾功能强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男英雄们其实也戴围巾。比如《红灯记》中李玉和,围巾就很长(是真围巾,不能用来擦汗,太长,不好洗,估计),还打了几块老大的补丁,补丁部分颜色稍深,与原围巾缝补得有无缝对接的鬼斧神工,感觉还挺美的。不过李玉和的老剧照中围巾补丁多,服装料子也差,后来新剧照的围巾和服装的料子就上档次多了。八成是为了让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形象更加高大、威武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个时候人们穿裤子特别喜欢把膝盖和屁股处打补丁,而且是用缝纫机转着圈儿地打,厚厚地打,结实地打,只是大家都不觉得丑,倒像很好看似的,恨不得把新衣服也打上补丁。后来发现外国人的西服外套肘关节部分也有打补丁的,但那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款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沙家浜》中郭建光也戴围巾或汗巾。就款式而言,郭建光的汗巾和几位女英雄的差不多,标记是红色两杠,很像是在沙家浜水洼里升起来的红色火种。其实,《沙家浜》原来就叫《芦荡火种》。若按杠多杠少的级别看,郭指导员比现在少先队的大队长们级别低多了。在《沙家浜》第二场“军民鱼水情”中,郭建光同志就戴过,还擦过汗,但他的汗巾更像是粗糙的毛巾,基本上揉得没什么正型了。不知道是因为郭建光同志这位男英雄汗更多些呢还是江南一带天气更加炎热些,未加考证,不好多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戴得比较帅气的男英雄是杨子荣打虎上山时的样子,套在虎皮花纹紧身小袄上,甚是飒爽英姿,挺有范儿的。是几代人竞相效仿的精神偶像和穿戴模范。总之,英雄时代,围巾很忙哦。</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起来戴围巾一下子又想起英雄人物带手铐脚镣了,但头链似乎比较宽松,完全可以将头伸出来。在刑场上就义之前,由于英雄们一般要举行演唱会,所以,英雄们的很多带镣铐的动作都很规范或说大体相似,一个个大气磅礴、大义凛然的样子,很是威风。小时候看演出或电影时就觉得很过瘾,心中暗暗佩服这些英雄,既要在敌人面前唱歌、跳舞,还能将镣铐耍得那般好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让工农兵占领舞台,所以,现代京剧中的人物当然就是工农兵了。比如《龙江颂》里面的江水英,瞧这名字起的多好,龙江水里面的英雄,她代表农民。《海港》里面的方海珍,这个名字当然也挺好的,海珍,海里的珍宝,珍宝约等于英雄吧,就代表工人。《杜鹃山》里面的柯湘,名字就起得更时髦了,比较有现代特点,她代表赤卫队,也就是兵了。忽然想起那个时候我把杜鹃山的电影版小人书用牛皮纸小心包好,放在枕边,每天晚上都翻翻看看,好久都不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琴声腔:远去的童谣——《智取威虎山》李勇奇唱段“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