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人,画面的意境会有怎样的变化?

陈晓山摄影

<p class="ql-block">试设想,如果没有人物的存在,这些画面给你的感觉还会一样吗?</p> <p class="ql-block">多一人,虽然人物在画面中的占比很小,但画面的意境却平添了某种情绪氛围——或静谧,或悠远,或孤独,或闲适,或寂寥忧郁,或天地独享,甚至还可能是矛盾冲突,如压抑与抗争</p> <p class="ql-block">为何会有这种观赏效果?</p><p class="ql-block">首先,这“多一人”能产生很好的代入感,能引导观赏者产生设身处地的观赏体验</p> <p class="ql-block">其次,人物越少占比越小,对画面空间提示效果越佳,尤其是那些具有中国山水画“平远”、“高远”、“深远”诸特点的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对意境的追求和体验,已成为中国传统审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其三,人物虽小,面部表情虽不明显,但其肢体语言与环境的关系却有着丰富的信息,很能点染意境氛围。</p> <p class="ql-block">因此,画中的小小一人,实则是画龙点睛最为关键的要素。这人物的存在,直接决定了画面意境的情绪氛围,甚至能让画面多了某种剧情感。</p> <p class="ql-block">严格的说,此类作品不属于环境人像,而应将其归为风光照。因为环境人像中人像是主体,虽然环境占比较大,但仍是服务于人像。一旦人物占比进一步缩小,人物面部表情无法辨识,就成为风光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便人物是点睛之笔,也还是服务于整体意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