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1年9月,在东嗄公社插队的实验中学知青中,有20名女同学被抽调到沈阳119厂工作,其中就有初二三班的李力、许英两名同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编辑的是李力、许英两位同学的回忆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力</span></p><p class="ql-block">1964年 辽宁省实验中学 学生</p><p class="ql-block">1968年 </p><p class="ql-block"> 昌图县东嘎公社西岭大队知青</p><p class="ql-block">1971年 119厂工人</p><p class="ql-block">1974年 北京航空学院学生</p><p class="ql-block">1977年 119厂工艺员</p><p class="ql-block">1982年 沈阳滑翔机制造厂</p><p class="ql-block"> 工程师 设计师</p><p class="ql-block">2006年 退休</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年,那厂,那些人</span></p><p class="ql-block"> 1971年,我离开了生活了三年的昌图知青点,告别了知青点里几位可亲可敬的知青姐姐,走进了国营新乐电工厂,成为一名工人。</p><p class="ql-block"> 新乐厂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国企,我入厂的前后三年内共招收了1000多名青工。其中,我们知青是500多名,工厂的单身宿舍楼就有三座,职工食堂也有好几个。工厂还有自己的职工医院,厂内有一个保健站,职工们有头疼脑热,不用出厂门儿,在保健站就能解决,只需十几分钟就可以看完病,回车间继续干活。从看病到取药不收任何费用,有工作证就可以。</p><p class="ql-block"> 厂里人才济济,说一个小事儿:那时每逢周六,工厂的大礼堂都放映电影。有一次放映的电影是纯外语片,而且没有中文字幕。放映时,有一位工程师走到银幕前,手拿话筒,看着银幕,现场翻译片中的每一段对话,非常流畅,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欣赏电影的精彩内容。</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70年代,电视还没有普及,人们不知道NBA,也不甚了解国内的各级球赛,但这并不耽误工人们的茶余饭后侃球,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球星和联赛。厂里每年都组织篮球,排球和乒乓球联赛,本场的篮球明星是木工车间的两位青年木工,女子乒乓球冠军是我所在车间的一名青年铣工,工位就在我旁边。</p><p class="ql-block"> 厂里对产品的质量高度重视,车间每周都有一次质量分析会,专门分析产品的质量问题。青工们每周都有技术课,主要是学习机械制图,公差配合等基础知识,而且还组织考试。</p><p class="ql-block"> 我进厂后被分配到车间,成为一名车工。我的师傅姓白,她是一位严肃的中年女同志。尽管是在现代化的企业里工作,但是师徒关系还是保留了一些老传统。白师傅不仅教我技术,而且在生活上也关心我。那时我的父母还在辽西农村,师傅就经常在节假日,带我到她家去吃好的解馋。师父的丈夫在沈飞上班,也非常热情善良。</p><p class="ql-block"> 车工的活儿要想干好,磨刀很重要,不同的活儿对刀具有不同的要求,当我第一次用自己磨的刀,车出三角螺纹和梯形螺纹时,心里非常高兴,可惜白师傅没有看到,她随丈夫调到三线工作了。车工还要学会识别金属材料,我就像老师傅一样,经常在砂轮上磨钢棒,通过火花来辨别金属材料。记得三年满徒时,车间评出优秀学员,居然也有我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工厂非常重视对青工的培养。记得是1972年,厂里办了两个中专班,一个是机加专业,一个是电子专业。青工们自愿报名,闭卷考试择优录取。我也报了名,报的是机加专业。这期间还发生一件趣事,就是公布录取名单时,没有我的名字。因为考试题目不难,我对自己没被录取有些疑惑,就找到了在厂部机关工作的我校高三学姐张海燕。她陪同我来到教育科,主管录取的同志拿出录取名单,没有查到我的名字。正当我感到失望时,教育科的同志忽然发现,原来我的名字排在了那一页的第一行,被订书器钉在了图钉下面,负责发网的同志没有看到,这是一场误会。我如愿进入了中专班学习。在中专班,我系统的地学习了初等数学。记得数学课结束时,老师对我们说:这节课结束后,你们就学完了初等数学的所有课程,再学就是高等数学了。</p><p class="ql-block"> 1973年,北京航空学院在我厂招生,我们车间只有一个名额。群众评选时,钳工孙师傅带头推荐我上大学,大家也一致同意。但报到厂里后因名额有限,没被批准。这时,同志们都很热情的关心我,有个好姐妹,平时并不玩篮球,可是一天下班后,却陪我在车间球场扔了好长时间的篮球,夕阳下,我俩一边拍球一边拉家常。还有一天,我正在车间干活,学姐张海燕在外面喊我,约我出去谈话。她鼓励我,让我树立信心,争取明年一定要去上大学。果然,第二年,我如愿拿到了北京航空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同事们和我话别,几位男同事还到来到宿舍帮我打行李,并且送到了车站托运,我师傅送我一个精致的笔记本,我所在的厂理论小组送我一本简明哲学词典作为纪念,并且专门开了欢送会。</p><p class="ql-block"> 几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毕业后,我又回到车间,在公艺室从事技术工作。</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企业的基层从事技术工作。我非常感谢119厂那些热情质朴的师傅们,是他们培养了我,使我这个入厂时,只有初中二年文化水平的小青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能够有机会学习中专课程,能够进入大学深造,成为一名有能力独挡一面的工程师、设计师。</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篇送给我工作过的单位和可爱的工友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排右一为李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许英</span></p><p class="ql-block">1964年9月 辽宁省实验中学</p><p class="ql-block">1968年9月至1971年9月</p><p class="ql-block">昌图县东嘎公社西岭大队</p><p class="ql-block">1971年9月至退休119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工厂生活的日子里</span></p><p class="ql-block"> 55年前的秋天,我从西岭大队被抽调到沈阳119厂,同行的还有在东嘎公社插队的实验中学20名女同学。</p><p class="ql-block"> 进厂后,我被分配到车间干铣工,从天高地广的农村,走进封闭车间的厂房,空气中充满了汽油机油味道,耳畔不停地响着机床马达的轰鸣声,我们这群在广阔天地里呼吸惯了田野泥土芬芳的知青们,好一段时间才适应下来。</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企业性质属航天系统军工企业,承担着为国防现代化生产军品的任务,保密性强,产品质量要求精益求精。当时的工人用老式的机械设备,为共和国军工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时,考核工人劳动成果是用完成工时多少来衡量,一大批工人骨干昼夜加班,完成的生产任务竟能超额好几个年度,可是却不多得报酬。有的产品精度要求误差不到几微米,而机床精度无法保证。老工人就凭着多年的经验,用手指感觉一点点切削,竟能达到要求,真是佩服他们。那时的口号就是要早日实现国防现代化,赶英超美。</p><p class="ql-block">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国家的国防军工水平早已达到了超英赶美的水平。想想我们这些当年老一辈军工厂的工人,也曾为祖国的军工事业付出过辛勤的汗水,心中倍感欣慰。</p><p class="ql-block"> 我开始在生产一线工作,后来因工作需要,做企业管理的工作。我在119厂亲身经历和感受到了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的国家统供统销,到打破大锅饭,实现以军为主,以民养军,自主开发市场的阵痛过程。为了开发新型号的军品,在分解测试战术导弹样品时,有的技术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被炸掉了双腿;有的产品试射时,射手要冒着随时爆炸的危险,……,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 我在军工企业干了30多年,经历了无数风雨和艰辛。这30多年,也正是国家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如今,我早已从岗位上退下来,想想当年:那时候我们年轻,那时候我们奋进,那时候我们以苦为乐,收入不多,却很知足。时代进入了现代化信息阶段,我们的经历早已成为历史,小记一下当年的回忆,权当山花烂漫时的丛中一笑吧!</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平</p><p class="ql-block">校对:施方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