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清明(散文) 沈渭清

沈渭清

<p class="ql-block"><b>  又逢清明,回想起过年那些时日的美好,恍若在昨天。算算自正月末离开故乡也就月余,似乎又想念了。 </b></p><p class="ql-block"><b> 长久以来我深信,故乡故人于我而言早已融入了血脉,就如同生命的本真,不在肤浅的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这种奇妙的感觉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或文字去清楚表达的情愫,我们只能偶尔在特定时间和氛围里,透过直觉去感知;如同暂时封印的血脉,被从灵魂深处唤醒。 </b></p><p class="ql-block"><b> 昨夜母亲微信视频问我清明节是否回来?我沉默了片刻后摇了摇头,看着母亲眼里掩藏不住的失望,我一阵揪心的痛,一夜辗转难以入眠。 </b></p><p class="ql-block"><b> 故乡双乳村偏安陕南山间一隅,两三里长宽的盆地,不甚规则的格局。南山是我们的父亲山,内敛而不失隽秀;母亲河月河是汉江故道,亿万年来不离不弃,依附在山脚下贯穿全境后逶迤东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益于钟灵山水的眷顾,故乡境内河沟池塘密布,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自古就是物产丰饶的一块宝地,也就意味根脉相对牢固。旧时交通闭塞,容易满足的故乡人极少外出闯荡;新时代以来,新思想的年轻人陆陆续续走出大山,见识了外面的精彩世界,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故园换了新颜。如我一般的游子,无论身在何处,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宛如儿时记忆的模样;风雨梨花后的清明,年年岁岁,都一直被勾着魂呢!</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沈家是月河流域的望族,分支颇多,双乳后湾我们这一支自然也是人丁兴旺。少时最深的记忆除去过年,就是清明祭祖。那时日子过的紧吧,小脚的奶奶提早几天就开始忙活,安排去蒲溪赶场的爷爷买回来些纸钱、鞭炮和香蜡,数量自然不多,要根据自家的祖坟多少计划好。记得最早我学着一二三数数,就是从那时数香烛开始。包括在木凳上给纸钱打外圆内方的古钱戳印,都是爷爷教会我操作的,还说要属相合适才让上手,乐得我屁颠颠地围着爷爷奶奶瞎忙活。 </b></p> <p class="ql-block"><b>  清明节当日,后湾辈分最高的我爷爷,就会招呼本族各家人汇合,本着先远后近、先长后幼的原则,带着一行人依次去各处挂清上坟。各家都用竹笼装着祭祀用品,老老少少都有的队伍小有规模。我是幺门长孙,自然少不了,第一次去白庵庙坟地给太婆挂清,上北坡路都走不稳,还是二叔把我背上去的。故乡清明祭祀的礼仪比较传统,带队的我爷爷先是安排年轻力壮的后辈,拿着带来的家什把坟前平整利落,再把四周的杂草清理一遍培上新土,收拾妥当后就开始祭祀。腊肉、豆腐、煮鸡蛋三道道头最先拿出整齐的摆放在墓碑前,再依次拿出三付碗筷酒盅,斟满自家酿的包谷酒。抽烟的长辈拿出火柴点燃黄色的火纸,让几个晚辈跪下烧纸,期间再把分配好的香烛点燃,分别插在坟头两侧预留好的窗洞里。再有几个年纪小一点的,爬上坟头用土块把白色的纸钱压满坟堆。我爷爷则会拿着一些正在燃烧的纸钱,走到太祖母坟堆前后左右的其他家祖坟前,也烧上一沓纸钱,嘴里念叨着请各位逝去的乡亲,在那个世界要互相照应,保佑各家的后人一切都好,一副虔诚的模样。干完这些,爷爷张罗着大家按照辈分,依次规规矩矩地跪下在坟前磕三个头,一个人都不落下。过程中我爷爷会指着墓碑上的刻字,给磕头后人介绍,你是属于哪一门哪一支,听明白了你才可以起身。待纸钱燃尽,把酒盅里的酒祭献完毕,大家才陆陆续续离开坟地。最后留下两三个腿脚利索的,把各家带来的鞭炮依次点燃。一通响彻山谷的响动过后,爷爷会教导晚辈把没有燃尽的纸钱和鞭炮碎纸屑全部处理好,直到没有烟火隐患了才可以。</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太婆坟地后,再去崖湾太爷坟地,礼仪程式一样。而后,各自散去,各上各家逝者的坟。后来条件好一些,还要组织族人去涧池枞岭沈家祠堂参加大祭,一般情况下,像我们这样的大家族,都会忙忙活活的跑一天。如今,爷爷奶奶已故去多年,老宅后的旧坟墓碑已经褪去了颜色,但在尘世的我,对老人的思念一份也没有减少,祈愿他们在那个世界依然幸福美好。 </b></p><p class="ql-block"><b> 青丝白发一瞬间,我离开故乡多年,期间参与清明祭祀的次数少之又少,都是被一些繁杂的琐事所羁绊,想想都不禁汗颜。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故园又清明,遥祭故乡,我心灵深处一刻也不曾平静。记得已故台湾学者曾仕强先生曾经说过,为什么叫清明,人只要活在俗世就有七情六欲,你受外界诱惑就会活的不清不明,只有那一天你站在了祖先的坟前,你就清明了,因为你跟祖先连线了,也就通灵了!人世间终究会忘记你的存在,只有你站在祖坟前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去何处?我们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传承有序总会有根终有血缘,开枝散叶枝繁叶茂,甚至天南地北,但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这就是融入每个人血液中的深深眷恋。</b></p> <p class="ql-block"><b>  清明时节,故乡月河川道得雨水滋润,金黄的油菜花成片成片盛开。万物生长有生有死,但总是在这一刻,莫名的感动会忽然来临。我们心中霎时充满了可能是伴随着阵阵刺痛的欢喜,也可能是一种神圣而又充满美好回忆却又无须表达的震颤。恍如先祖在天有灵,有种悲悯从高天处对我们俯视,护佑我们一路平安。又恍如那份刻骨铭心的乡愁和思念不能相忘,是前世今生的错位,或者说冥冥之中穿越时空的邂逅。更有可能是上苍赋予我们人类的天赋,让我们在清明这个恰当的时刻,能够短暂地参透玄机通灵天地:感恩者,不曾彷徨,不曾迷茫,即使一路坎坷,也满怀激情一腔热忱的孜孜追索,不光努力改变了自己,也在默默无闻的影响着身边的世界;有人参不透,只能随风而去,化作烟尘。</b></p> <p class="ql-block"><b>  对生者的珍惜,明生命之理,清明节的本质是让我们不忘先人,继承传统,博爱存世,启迪人性。所以千百年来,我们智慧的先人在不断地衡量、判断与取舍之后,找到一种最精妙的方式来表达出这种感动,以及对于能拥有这种感动的生命的珍惜。</b></p><p class="ql-block"><b> 客居津门,窗外海棠盛开,慵懒的阳光倍觉舒坦,是如此的亲近。浮云远眺,置身千里之外,忘却万事的烦扰,静下心来感受初心:看得见远山、听得见水声、乡音不改乡愁依旧。而我自己,父母尚健在,家就在;儿女亦长成,薪火已相传。一切美好的生活,都是自然的馈赠,都是承先祖之恩赐得最好的福报。望天遥祭,心怀感恩,珍惜当下,就是最大的幸福。</b></p><p class="ql-block"><b> 我顿悟,我清明了!</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2023年清明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作者简介】:沈渭清(沈兰天), 陕西汉阴沈氏十五世孙。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一级作家、一级诗人。九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有小说《我土我民》、《遥祭月河》等,在各纸媒及平台刊发小说、诗歌及散文近千篇(首)。作品入选《中国最美爱情诗选》、《当代优秀华文文学作品选》、《当代人气作家获奖作品选》、《当代华语作家获奖作品文集》,曾获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优秀奖作品奖﹑三秦文学征文优秀奖、首届“书林杯”征文优秀奖、首届“母爱如水 父爱如山”征文大赛一等奖、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优秀奖、第五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