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混沌未分天地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茫茫渺渺无人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从盘古破鸿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辟从兹清浊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覆载群生仰至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发明万物皆成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欲知造化会元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须看西游释厄传。 </p><p class="ql-block"> 诗中的《西游释厄传》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p><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天,读书正当时。博兴一小五年级六班的学生手捧《西游记》,追随唐僧师徒的脚步,走上了西游之路。</p> 认识作者 <p class="ql-block"> 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淮安府山阳县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主要成就有《西游记》《禹鼎记》《射阳集》四册四卷和《春秋列传序》等。</p> 导西游 <p class="ql-block"> 《西游记》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学生几乎是看着《西游记》的动画片和电视剧长大的,但对它的了解也仅限于情节,很少有学生读完原著。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做好读前指导,设疑激趣。导读课通过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回目”,猜故事,赏析原著片段,领略原著魅力,让学生明白:“更美妙的文字在名著的里边。”“诱导”学生去阅读名著,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p><p class="ql-block"><br></p> 悟西游 <p class="ql-block">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完《西游记》,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感悟,纷纷写下了自己读后感,坚持不懈的去追逐自己的目标,在追逐中咬紧牙关不放弃,即便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要取回自己的真经。</p> 讲西游 <p class="ql-block"> 光读哪过瘾呀,同学们纷纷选出了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看,他们在台上侃侃而谈,多么自信。</p> 画西游 <p class="ql-block"> 师徒四人,一路上斩妖除魔,历经艰难险阻,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看,同学们用一张张思维导图把其中的奥秘一一呈现。</p> 教师寄语 <p class="ql-block">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阅读,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思想的碰撞,更是生命的丰盈。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书带我们去向诗和远方,梦在前方,路在脚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