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古村(2023.4)

老冯

<p class="ql-block">湖州南浔是个有名的江南古镇,然而你可知道?就在穿越南浔的京杭大运河畔,还隐藏着一个低调沉稳的千年古村,唤名荻港。南浔荻港,人们管它叫荻港古村,现在成了湖州荻港景区。它可是个含金量不小的历史古村落,值得寻访。</p> <p class="ql-block">南浔荻港,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是典型的江南浙北历史古村。荻港,因“倚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而得名。这里河港湾湾,芦苇丛生,四面环水,溪水相拥,青堂瓦舍,临河而建,曲弄幽巷,烟雨人家,门前屋后,绿桑成荫,鱼塘连片,花草成景,小桥流水,街面廊屋,环境优雅,宁静清幽…,活脱脱呈现一幅江南水乡水墨画的独特风景。</p> <p class="ql-block">南浔荻港,不仅有粉墙黛瓦的传统民居古建筑群,有石桥河埠的江南水域风光,有极具特色的浙北古老渔庄,有丰富多彩的吴越民风民俗,还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历来名人辈出,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底蕴斐然,堪称江南水乡古村落中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南浔荻港,有建于清代乾嘉盛世年代的“南苕胜境”历史遗址,内有嘉庆五年嘉庆皇帝御笔而立的方框印篆书“玉清赞化”御碑亭,被誉为“嘉庆御笔之宝”;还有当年皇室太子少保的“积川书塾记”碑亭等古迹。南苕胜境,楼台亭阁,回廊环绕,水池津梁,奇石清流,梅林点染,花竹出影,古风古貌,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南浔荻港,古桥很多,桥龄年头都在300年以上。还有“一步两桥”之说,最著名的一座叫秀水桥,单孔石拱,石栏石柱,雕狮抱鼓,形态秀美;有座三孔石梁的庙前桥,古往在外读书、经商、做官的荻港人回乡来,都要走走此桥。据说走了庙前桥,财运、官运都顺通;另有一座舍西桥,是时任长兴县丞、名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所建之桥,系当年吴家专为方便本家宗祠相通相助而建,也相当有名。还有兴隆桥、青云桥、中兴桥、太平桥、积善桥、聚庆桥、三官桥、长春桥等五花八门的古桥30多座,形态各异,桥名好听,荻港也算得上是“古桥博物馆”了。</p> <p class="ql-block">南浔荻港,有个始建于宋代,后由清朝嘉庆年间吴氏望族首富重建的“总管堂”,内有大殿、古戏台、看戏楼等配套古建。每年正月,这里举办隆重的庙会,敬香祭恩,相当热闹。这真实的古典场景还上了央视“记住乡愁”纪录片呢!</p> <p class="ql-block">南浔荻港,还有个始建于晚唐五代十国,重建于宋朝的“演教寺”,占地3000余平方,有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殿阁,是宋代全国独一无二的“佛道一家”的创举典范,为世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南浔荻港,说到“演教寺”,还不得不说一说这里已流传千年的一个“千年趣话”故事“千年石狮偷面吃”。传说,宋朝时,屹立在荻港都天安乐府(即“演教寺”)大门前的一对石狮,有天夜里溜去上堡偷吃面条,正巧被演教寺主持撞见,两狮急匆匆慌张逃回,慌乱之中,贪吃的雄狮来不及呑食面条,那面条就永远挂在了嘴角边,你现在去看还在呢!</p> <p class="ql-block">南浔荻港,最令人好奇的要数那个“一元茶馆”,即荻港古村的百年茶馆“聚华园”。该茶馆创建于清代,茶馆挂有一块匾额,上书“一元茶馆”四字,是著名书法大师王似锋所题写,以赞“一元茶馆”之美德风尚。王大师不知是否是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后人?!传统地道的茶馆,本土纯真的水乡风味,也成了荻港古村的一大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南浔荻港,水产丰盈,爱吃鱼的来荻港吃鱼,那当然是没话说了。荻港传承着千百年来的“鱼文化”,每年举办“鱼文化节”,促进民俗风情的继承与弘扬。这里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的“桑基鱼塘”,入选了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荻港渔庄的“陈家菜”和民间山歌《十房媳妇》等还入选了世界非遗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南浔荻港,苕溪渔隐,梦里水乡,环境优美,古迹众多。它以超乎古朴、超乎幽雅、超乎完美、超乎想象的形象,向世人展示着别具一格的古韵古风。身兼小说家、戏剧家、名作家于一身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儿子、著名作家舒乙,赞誉荻港是在著名的江南六小镇之外,也许是更好的古村绝版,称之谓“江南最好的小镇”。而湖州流传的说法,则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荻港”。</p> <p class="ql-block">南浔荻港,是个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到底有多好?我想,恐怕是凡来过荻港古村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爱极了这里悠哉悠哉的“世外桃源”的味道与情调吧!</p> <p class="ql-block">摄影:培栋</p><p class="ql-block">制作:效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