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定古城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北15公里处。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扩建为土城。隆庆五年(1571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p><p class="ql-block"> 正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都是郡、州、路、府治所。正定县前身为真定县,最初为鲜虞国都城,后为中山国都城,建县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的东垣县,“真定”一名始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最终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为正定县。</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南城门还嵌有“三关雄镇”的石额,正定是三国名将赵子龙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正定源远流长的历史,给古城留下了瑰玮灿烂、风格独特的文化名胜古迹,素以“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而著称。</p><p class="ql-block"> “三山不见”指的是历史上正定这块土地曾是中山国、恒山郡、常山郡的治所所在,但正定境内却没有山。 “九桥不流”说的是隆兴寺前面的一座单孔三路石桥、府文庙和县文庙大殿前面各有的一座泮桥均无活水流过。 “九楼四塔八大寺”指的是原城内四个门楼、四个角楼、还有阳和楼;四塔是凌霄塔、华塔、须弥塔、澄灵塔;八大寺指的是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洪济寺、舍利寺、崇因寺,后三寺已毁。 “二十四座金牌坊”是过去正定拥有大大小小二十四座金牌坊,例如像较大的许家牌坊、梁家牌坊、常山古郡、圣德通天、德配天地、木铎万事等。</p><p class="ql-block"> 由于历史的变迁,不少珍贵的文物被毁坏了,但从现有的国家保护文物9处、省级保护文物6处、县级保护文物10余处来看,正定仍不失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971年)亲自敕封扩建的,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增建。寺院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主体建筑都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今存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御碑亭、大悲阁、弥陀殿等。寺院气势雄伟保存完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京外名刹之首”。</p> <p class="ql-block"> 花塔。广惠寺花塔又称华塔、多宝塔,位于正定县城内民生街。始建于唐贞元年间 (公元785—805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塔高40.5米,华塔造型独特,层层结构富于变化,体现了我国唐代高超的建筑手法。</p> <p class="ql-block"> 凌霄塔位于正定城内天宁寺,也称木塔。始建于唐咸通初年(公元860年)。宋、明、清均有修葺。塔身是砖木混合结构,塔分九级,高60米,是正定城内最高的古建筑。1966年邢台地震古老的塔身遭到损坏。现在的木塔是其后重建的,高度减为40米,结构也不尽同于原塔,但仍是一座宏伟的高塔。</p> <p class="ql-block"> 澄凌塔坐落在临济寺,又名青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唐代义玄和尚在正定创建了佛教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唐咸通七年(866)义玄去世,翌年佛教徒在正定城内东南选地建塔葬之,遂移临济寺建于此,寺早毁,青塔在金大定年间重修。现仍以此寺为临济宗发祥地,信徒众多。高33米,塔分九级,塔身为砖砌,呈八角形。</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流传着很多说法,有人说它叫“运粮桥”,老一辈的人称它为“渭水桥”。据《正定县志》记载,其桥龄最晚也应是始建于明万历之初,距今约600余年。在后来的县志中因广济桥年代久矣,故其又被称为旧石桥。后因河道变化逐渐废弃掩埋在地下,2016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县开展恢复古城古貌工程,这座石拱桥终于被再次挖掘保护起来,呈现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p><p class="ql-block">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赵云病故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 <b>后 话</b></p><p class="ql-block"> 前一段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有个被人群前后围拥像学者的人,在侃侃而谈说中国改名最失败的几个地名,其中就说到正定,他说正定以前叫常山,现在改成正定。如果让赵云再介绍自己的时候说,“我乃正定赵子龙是也!” 有多难听、有多没气势!随后对改名的一番嘲讽是如何如何的没文化没品味等等,唾沫横飞,气愤之极。…</p><p class="ql-block"> 这次去了正定古城,也就关注了正定的历史,查阅了有关资料,实际上并不是这位饱学之士说的那样。</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说正定。正定县古称东垣县,东垣县始建于秦代,汉高祖11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直到清雍正元年因避讳世宗胤禛之名,改真定为正定。所以谐音不同字的正定这个地名看来至少延用了2千2百多年了,可以肯定的说正定历代都不叫常山 ,所以也就不存在正定被改名字一说。</p><p class="ql-block"> 我们接着再说说常山,常山原来是指河北境内的古恒山*(现在叫大茂山),秦始皇攻赵后,因古恒山而设恒山郡。河北境内的曲阳、唐县南部区域即为恒山郡,也包括现在石家庄市及周边正定、元氏等地都是恒山郡故地。到汉文帝刘恒因为名字中有个恒字,所以恒山只能让位被改名为常山,恒山郡也就想当然改成了常山郡,其统领18县,隶属冀州; 东汉时真定并入常山郡,时称为常山国。</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里我们大概明白了常山和正定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市和县的关系,正定只是常山郡所辖的一个行政地区,不存在常山就是正定,正定是常山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再说说赵云,赵英雄实际上也不是正定人,他是房子县澄底村人氏,也就是现在临城县澄底村,(现在属于邢台管辖)。唐朝天宝元年房子县改名临城县。从常山郡设立起,房子县始终是其治县,后改称常山国后,房子县仍在常山的统领之中。 </p><p class="ql-block"> 赵云说,“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 这话没毛病,就是说“我乃冀州赵子龙是也”也没毛病。因为赵云是冀州、常山郡、房子县、澄底村人。就好比现在正定人在外省说自己是河北人一样没毛病。赵云长期征战在外,中晚年后转战在长江上游的蜀地,蜀地人不知道北方的房子县在什么地方,而对常山郡或常山国比较熟悉,所以赵云以郡籍自居,说自己是常山人,他觉得这包括着他的房子县澄底村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古北岳恒山(河北境内),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封五岳,恒山(常山)为北岳,从汉朝到明朝1700年间祭祀从未断绝。但是到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改封山西恒山山脉的天峰岭为北岳,从此皇家祭祀北岳就转移到山西浑源县恒山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