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融于情 传统润童心 ”——园林幼儿园小班清明节主题活动

阳光

<p class="ql-block">时值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气清景明,万物生机勃勃。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是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好时机。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风俗习惯以及意义,园林幼儿园小班开展了"清明融于情,传统润童心"的清明节主题活动。</p> <p class="ql-block">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这一源自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的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p> <p class="ql-block">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让我们从图片、故事、视频中寻找答案吧!在老师的介绍下,孩子们了解到清明节不仅仅是春游踏青的日子,还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清明节吃青团是延续了寒食节吃冷食的习俗,孩子们通过绘画,知道清明节有吃青团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清明习俗:拔河比赛</p><p class="ql-block">  拔河的运动起源于春秋后期,开始是在军队中盛行,当时叫“牵钩”、“钩强”,后来流传到民间,到唐朝时期开始称为“拔河”。拔河就是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比较粗的绳子,将对方拉出河界,就算获胜。唐玄宗时期曾经在清明节时期举行大型的拔河比赛,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清明节的民间习俗了。</p> <p class="ql-block"> 缅怀先烈,感恩生活</p><p class="ql-block">  “后辈难忘先烈恩。”小班的孩子们在默哀中追思烈士精神,给孩子们的心灵播下一颗感恩的种子,一颗爱国的种子,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孩子们对生命有更深的感悟,赋予清明节以深厚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万物生长,生机勃勃,山野翠绿。在如此多娇的浪漫春天的吸引之下,蛰伏了一个冬季的孩子们在这个大好时节,追寻春天的足迹。孩子们用心感受、发现春天的气息,幼儿园的小树和小草最显眼,一颗颗小树长出了新的嫩芽,孩子们在观赏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想用手去触摸它们,用鼻子去闻一闻它的味道,一张张笑脸也跟嫩芽一样美丽。</p> <p class="ql-block">梨花风起正清明,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义。</p><p class="ql-block">此次清明节主题活动的开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将幼儿园与家庭紧密联系。让孩子们了解清明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魅力。并在清明中尽享春日的美好,进一步加深了家园情、师幼情、爱国情。</p>

清明

清明节

孩子

习俗

幼儿园

青团

小班

拔河

踏青

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