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晨光熹微,空气清爽。生活不止眼前的繁重学业,还有诗和远方。为了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月6日,银杏南校六年级师生奔赴林州红旗渠景区,走进令人叹为观止的人工天河,走进让人感叹的光辉岁月,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凝聚奋进力量”研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微风,六年级师生在升旗广场举行了研学活动开营仪式。 </p><p class="ql-block"> 宋欣校长强调了此次研学意义,同时对此次研学活动的安全作出了重要指示并为参加研学实践活动的班级授旗,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的教育在路上,希望学子们研有所思,学有所成,旅有所感,行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最后宋欣校长宣布本次研学之旅正式开始,同学们踏上了前往红旗渠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青年洞</p><p class="ql-block"> 上午,全体师生步行登山,来到了位于太行山腰的红旗渠边。走在红旗渠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旗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不禁为当年建设者们的超凡智慧、卓越胆识和顽强毅力所惊叹和敬仰。攀登青年洞的过程中,我们选择拾级而上,陡峭的山壁,狭窄的阶梯,阻挡不了师生的热情。青年洞前的悬崖上,“山碑”两个大字引人注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望着挂在山腰的红旗渠,看着壮观的青年洞,师生不禁感慨工程的艰难、浩大和林县人民的英勇无畏。</p> <p class="ql-block"> 在红旗渠景区实践训练基地,大家通过抡一回开山锤,推一把独轮车,抬一次太行石等课程,实景还原了当年修渠时战天斗地的情景,深刻体验了林县人民不怕困难的创业精神!</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红旗渠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有序参加红旗渠纪念馆并认真聆听讲解。在“千年旱魔 世代抗争”篇章,同学们了解了林县人民自古因干旱缺水而逃荒要饭的苦难生活。在“红旗引领 创造奇迹”篇章,同学们聆听了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用十年时间建成红旗渠的英雄事迹。一幅幅图片,一件件修建红旗渠的工具实物,深深感动着同学们。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林县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修建红旗渠的不易,深深地为林县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震撼。</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红旗渠分水闸</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红旗渠上行。看着既深又宽的红旗渠,同学们再次感受到了工程的浩大。在分水闸,看着渠中的一汪清水按照林县人民的生活需要流向不同的方向,浇灌着林县的田地,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幸福生活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渠水奔流,精神永在。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始终是我们与时俱进,永葆青春的动力源泉。红旗渠,似一条蓝色飘带缠绕在太行山上,而修渠过程中孕育出的红旗渠精神,更紧系于每一个学生的心间,为他们守望理想、坚守信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沃土。岁月流逝,精神赓续。红旗渠精神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铸就孩子们“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坚毅品格,远征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学活动,点燃了同学们的“红色引擎”,引导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立远大理想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