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9年九月底去西柏坡,途中在正定停留半天,去了广惠寺,看了老城墙,特别喜欢这座老城,有了再来深度游览的想法,只没想到一等就是三年。</p> <p class="ql-block">柏林禅寺是计划外的景点。这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东南角的寺院,与赵州桥遥遥相望,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改柏林禅院,元代更名柏林禅寺。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前曾来此研习佛法。由于连年战火人祸,柏林禅寺古老的殿堂刻像都已不复存在,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和十几棵唐代古柏留存下来告诉后世这里曾经有一座古老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匾额多是赵朴初先生所题。我去过的佛寺,只要是赵朴初题写的匾额都会拍下图片留存。</p> <p class="ql-block">赵州禅师舍利塔</p><p class="ql-block">为纪念禅宗大德赵州从谂禅师(778-879)而立。塔额为“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砖木结构,实心,七层,高26.7米。</p> <p class="ql-block">柏林禅寺南4.5公里处是赵州桥。</p> <p class="ql-block">横跨洨河的赵州桥,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由李春主持修建,在主拱肩部增加四个对衬小拱,挖空拱肩,减轻重量,增加泄洪能力,在世界建桥史上首创了敞肩式拱桥。</p> <p class="ql-block">关于赵州桥的传说:</p><p class="ql-block">相传在河北赵县城南5里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每逢雨季,汹涌的河水使洨河两岸百姓生活不便,工匠祖师鲁班闻讯前来,在一夜之间建好一座大石桥。</p><p class="ql-block">赵州桥的奇迹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他在褡裢一边放了太阳一边装上月亮,又约来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在桥上走过。鲁班见桥身被压得摇摇欲坠,忙托起桥身,使二位仙人顺利通过。从此,桥上留下了被人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砸成的圆坑,柴荣推车用力过猛一膝着地压出的膝盖印和车辙印,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后来桥东侧坍塌,手印已不复存在,其他印迹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恰逢景区整修把水截流,可以下到桥下面看拱券结构。来了两回看见两个不一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离开赵州桥,去往鹿泉区一家尚客优办理住宿,短暂休息后傍晚出发去附近的龙泉古镇。</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所有建筑是用时30多年在全国各地收集的成套老房子以及门板、石雕、石刻等零部件异地复建、重组而成。明清至民国味道的建筑群落高低错落连成一片,夜景尤其漂亮,<span style="font-size: 18px;">值得一游。</span></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称常山、真定,有1600多年历史。自北魏至清末,都是郡、州、府治所,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正定老城有许多古迹,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雅称,它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正定老城游第一站是我最盼望的荣国府,87版《红楼梦》拍摄地之一。《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书,小学二年级开始看连环画,后来是原著,书看了很多遍,连环画临摹了很多遍,现在来拍摄地看一看的愿望也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中国古代建筑,房子和庭院被连廊贯通,人与自然融合,人在景中生活,景色因为主人的气质多了一分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选择三月底来正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来赏花。</p> <p class="ql-block">10点钟有演出“宝黛初会”,我看了看还是别演了吧,那个扮贾母的演员像马道婆哈。</p> <p class="ql-block">赵云庙</p><p class="ql-block">正定是三国名将赵云的故乡,赵云庙匾额是赵朴初所题。还没见过赵朴初给供奉名人的庙堂题字的。</p> <p class="ql-block">生动可爱的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赵云饮马槽</p><p class="ql-block">相传这是滹沱河内一块怪石,经常兴风作浪掀翻往来船只,赵云将军为民除害将石头做了饮马槽。</p> <p class="ql-block">有谁像我一样,第一眼只看见了十八般兵器而没有发现手握兵器的绿植被修剪成了人形?</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p><p class="ql-block">与开元寺、临济寺、广惠寺、天宁寺、崇因寺、舍利寺、洪济寺并称正定八大寺。因年代久远,加之战火毁坏,崇因寺、舍利寺、洪济寺今已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原名龙藏寺,山门处“敕建”二字表明这是一座皇家寺院,整座寺院按南北中轴线纵深布局,气势雄伟庄严。</p> <p class="ql-block">木雕大肚弥勒佛,金代,距今800多年,高1.9米,形象源于五代时期浙江奉化一位名叫契此的僧人。梁贞明三年(917),契此在奉化岳林寺圆寂,留下“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四句偈语,后人便把契此当作弥勒的化身。宋代开始在佛寺天王殿供奉弥勒成为定制。</p> <p class="ql-block">大觉六师殿遗址,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民国初年坍塌。</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寺院古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座,隆兴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宋代石香炉</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以佛教故事为主题的壁画。色彩艳丽,构图层次分明,可惜破损严重,问了寺院的工作人员说四面墙壁曾经发生坍塌。</p> <p class="ql-block">第一眼看到五彩悬山只能用惊艳来形容,刻画的观音说法道场栩栩如生。因为观音像与大殿坐向相背,所以又称为“倒坐观音”,隆兴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戒坛,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寺庙用于举行受戒的坛场。</p> <p class="ql-block">铜铸双面佛像,明弘治六年(1493)铸造。面南为西方极乐寺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汉传佛教中此种造型的佛像极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韦驮殿遗址,上世纪二十年代坍塌后,韦驮像移入弥陀殿保存。遗址后面的转轮藏阁建于北宋。</p> <p class="ql-block">主殿大悲阁,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铜铸千手千眼观音造像为北宋开宝四年(971)奉宋太祖之命铸造,高21.3米,是我国古代铜造像之首。隆兴寺六处文物之最中最具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雕工精良的宋代石质须弥座</p> <p class="ql-block">龙藏寺碑,中华名碑之一,隋开皇六年(586)刻立,碑文记述了恒州刺史王孝仙奉敕劝奖州内士庶万余人修建龙藏寺碑的情况,有“楷书之祖”、“隋碑第一”之称。隆兴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p> <p class="ql-block">毗卢佛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崇因寺主殿,整体搬迁至此保存。“毗卢佛殿”匾额为乾隆皇帝御书。</p> <p class="ql-block">铜铸毗卢佛像,明代万历皇帝为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高6.42米,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共雕刻一千尊小佛的圆鼓型莲座摞置而成,通体共雕刻佛像1072尊,千佛绕毗卢的构思精巧细致,是明代雕刻艺术中的珍品,隆兴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明梦堂和尚经幡</p><p class="ql-block">梦堂,隆兴寺明代高僧,临济宗第二十五代嗣法弟子,明正德十一年(1516)圆寂。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立经幡,八角七级石仿木结构塔式建筑,高9.13米。1964年修缮时在基座内发现梦堂和尚的佛珠、袈裟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是此次正定之行我最最喜欢的景点,摩尼殿的壁画和大悲阁的石刻让我把手机拍没电了。离开隆兴寺已是中午一点,对面的旺泉古街找了一家“正定传统八大碗”品尝了美味的正定美食。</p><p class="ql-block">相传赵云打了胜仗后用四大碗荤菜和一些素菜犒劳将士,后来这种四荤四素的饮食模式流传开来,形成了正定传统八大碗。八大碗以猪肉为主,用料不同,包含肘子、丸子、方肉、甜肉,素菜以胡萝卜、海带、粉条、豆腐为主。</p><p class="ql-block">我们吃不了八大碗,在老板的推荐下选了五大碗,红薯甜肉是我最喜欢的,老板的推荐太正确了。</p> <p class="ql-block">正定老城内古迹众多,游览一定要分区域,不然到处乱跑,费时费力。上午把老城东北游览完,饭后来到城中心办理住宿。我喜欢这家金河客栈,屏风和床榻让向往古代的我喜欢得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傍晚登上正定老城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任正定县委书记,开始文物保护工作、主持修建荣国府影视基地开启了正定的“旅游+影视”的发展模式。如今的正定,老县城保存完好,38处文物古迹聚集城中紧密相连,交通便利,停车场众多且全部免费。</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俯瞰这片古老的土地,眺望高楼林立的新城,守住过去拥有未来,才能实现血脉延续与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正定夜景</p> <p class="ql-block">阳和楼遗址</p><p class="ql-block">阳和楼位于正定老城中心至南城门的中段,始建于金末元初。元代,阳和楼是真定城(今正定)最繁华的地方,富商大贾、歌姬舞妓、勾栏瓦肆云集,文人才子登楼饮酒、吟诗作赋、唱戏作曲。上世纪六十年代,阳和楼被拆毁,八十年代原址复建。</p> <p class="ql-block">月初去河南周口,那边庙会期的老城区只要不影响交通,停车不贴条,违章不罚款。正定老城不可以随意停车,但是停车场很多,文物古迹周边都会有停车区,而且全部免费。政策不同,但都是为了方便游客,都要点赞。</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顺着老城中轴线游览。第一站是我们住宿的金河客栈南边150米处的开元寺。</p><p class="ql-block">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原名净观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正定八大寺之一。寺内须弥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高42.5米,砖石结构九级密檐方塔,底层有浮雕八躯力士,正定四大古塔之一。塔东侧钟楼为我国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p> <p class="ql-block">2000年6月在正定县城府前街出土的五代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德政碑赑屃碑座和残存碑文石块也陈列在开元寺内,赑屃碑座107吨,体量位居我国同类石刻之首。</p> <p class="ql-block">后面的两位石狮子在嘀咕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三门楼遗址,始建于唐如意年间(692),原为一座木、石混合结构的二层阁楼,现仅存下层石柱。</p> <p class="ql-block">法船殿遗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南有一处正在发掘的遗址。这里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个历史时期连续的文化层叠压。</p> <p class="ql-block">梁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梁氏一族明代洪武年间迁居真定,至七世梁梦龙家族显大。梁梦龙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人称“梁阁老”,其曾孙梁清宽、梁清远、梁清标位列九卿,被称“一门三进士”。梁氏家族一堂荣五代,书香门第,门庭显赫。</p> <p class="ql-block">临济寺,原名临济院,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义玄禅师在此宣扬佛法广收弟子,逝世后,众弟子在后大名兴化寺建肉身塔,在正定临济寺建衣钵塔,取名澄灵塔。澄灵塔建于唐成通八年(867),高30.47米,砖仿木九级八角密檐塔,为正定四大古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广惠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5),现存主体建筑华塔,为正定四大古塔之一,高33.35米,四层,第四层通体雕刻有力士、狮、象、佛、菩萨等,形象生动,为塔之精华。</p> <p class="ql-block">1947年8月24日,晋察冀军区四纵十旅二十九团副团长赵生明在解放正定的战役中,为保护华塔,只使用轻武器与盘踞在华塔二层平台上的国民党守军战斗,不幸中弹牺牲,被追授“大功功臣”。1984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为赵生明建造纪念碑,2001年纪念碑移至广惠寺内北侧。谢谢这位中国军人,用生命为后代留下了一座精美的古塔。</p> <p class="ql-block">北城门遗址</p><p class="ql-block">正定现存城墙建于明代,周长24华里,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东曰迎旭(后改为环翠)、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北城门原有内城、瓮城、月城三道城垣,现仅存内城门和月城门。</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始建于唐代宗时期,北宋大观二年(1108)奉敕改为天宁禅寺,现仅存凌霄塔,高40.98米,砖木混合九级八角阁楼塔,与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华塔并称正定四大古塔。</p> <p class="ql-block">在天宁寺对面找了家饭馆品尝了驴肉卷饼,饼是烙的油饼,与河间的烧饼不同,别有一番风味。旅游中的美食无所谓好不好吃,只是品尝一下当地特色,喜欢吃多吃点,不喜欢就只此一回罢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行程是备选景点。每次出游都被选几个景点,不是太重要,有时间就看,没时间也不遗憾。</p><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建于清末民初,是马氏第十五代子孙马兆霖请山西五台县工匠建造的三进四合院,有山西民居特点。</p><p class="ql-block">元代,中国北方有四个元曲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城市,真定(今正定)是四大中心之一,而且是最早的一个。现在的马家大院也是正定的元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复原了昔日阳和楼繁盛之时的模样。看过单院长关于活化历史建筑的著作,对这种新的保护古迹的方式比较认可。当然活化历史建筑也只适用于一部分古迹。既保护了古建筑,又能利用古建筑发挥新作用,比起过去只可远观不可亲临其境的保护方式更亲人化。历史与现实以及未来不是分割而应该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王士珍旧居。</p><p class="ql-block">王士珍与段祺瑞、冯国璋并称“北洋三杰”。位于正定老城西部中山西路的王士珍旧居建于1912年,典型的北方两进四合院民居。</p> <p class="ql-block">王士珍要求后代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抚不愧心”,这就是三不堂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旧居对面的王氏双忠节祠,是为王士珍的嗣母和生母所建。</p> <p class="ql-block">沿着门前的中山西路走去看看正定西城墙。五寺四塔两祠堂,南北西门老城墙,两座大院赵云庙,还有一座荣国府,此次正定游到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晚饭品尝一下正定传统小吃,崩肝。黄牛肝为原料的卤味,还不错,量大特别实惠,吃不完打包,第二天回家了,给院儿里的几只小猫猫吃。</p> <p class="ql-block">2019年国庆之前,我不知道有一座叫正定的老城它有那么多历史古迹。2023年3月底我来到正定之前,也不知道这里除了有38处古迹,还有许多传统美食。</p><p class="ql-block">世界很大。只有出去走走看看,才能知道世界很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