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游 大 桥 镇</p><p class="ql-block"> 在微信中看到表弟对大桥镇风貌美丽及经济发展大加赞赏,同学们也如是说。这激发我重游大桥镇的兴趣。春光三月最佳旅游时,今天就出发。</p><p class="ql-block"> 大桥镇是百年古镇。明永乐七年平江伯陈瑄开白塔河,河水绕古镇,其形如带,故而名带桥镇。现代人筑面宽坡缓的水泥桥取代了原横跨河上通行不便的石桥。“带”字让度给了“大”字,镇名也就演变为大桥。</p><p class="ql-block"> 它是建筑之乡,鲁班类的工匠遍布全国乃至飘洋过海建造高楼大厦。</p><p class="ql-block"> 它是花木之乡,“十里栽花算种田”遍地是花卉,满眼是树木,善于制作盆景和叠石造园。</p><p class="ql-block"> 它是制刷制笔之乡,村村有工厂,户户是作坊,该产业是实实在在的富民之道。</p><p class="ql-block"> 它又是现代制造业的大镇强镇,拥有一批支撑镇经济发展的大型企业。</p><p class="ql-block"> 古镇最特出的看点是全国少有的以一种农具命名的塌扒街。塌扒是一种翻晒粮食用的传统工具。老街独特形态与塌扒样子相似,东西向主街像塌扒柄,南北向街像塌扒,塌扒街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街上有代表性古建筑“刘家大院”和“袁氏住宅”。“刘家大院”规模大、院落重、巷道深,有“一屋跨两街”之说。改江淮地域前院(园)后宅的建筑格局。将花园建在宅后,暗寓锦上添花,后步宽宏。建造过程中不用一铁一钉,俱用糯米汁拌青灰筑砌。其高超精湛的建筑技术在扬州东乡首屈一指。</p><p class="ql-block"> 我曾游玩过许多古镇,并从中领悟到了能让古镇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法宝。法宝是那里定有长久不衰的读书风气,那里定有代代层出不穷坚持不懈读书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大桥镇人世世代代重视读书求知,累累创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传奇。“皇都得意回”的天之娇子们和倦鸟归林的贤达们,不惜重金在故乡购地建豪宅大院,凿池垒石建园林。他们“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聚集了一批高层次群落,推动了集镇的建设和发展。他们深知他们的一切都是因读书而获。欲保家族事业蒸蒸日上就得让子孙们认真读书。刘、袁两家秉承此道,涌现出多名博士,科技人才遍布全球各地,灿若繁星,创一门双院士佳话。</p><p class="ql-block"> 古镇的人“男儿当自强”意识浓烈,背井离乡去闯荡,事业终成,衣锦还乡。他们消金建高屋,显示富有以之提高身份地位。荜路蓝缕创业路令他们分外重视培养坚守和发展家业的人才。他们兴办学校,购置义田建造义庄。富而好士,贾而好儒,亦然成为建设集镇发展集镇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大桥镇人好读书,善读书的风气自古有之,新时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那里有名闻遐迩的中学和星罗棋布的小学。人才咸集,新知识源源注入,古镇怎么能不日益兴旺发达呢?怎么能不时时显现勃勃生机呢?</p><p class="ql-block"> 到大桥镇游玩是美美的享受。朋友们去逛逛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