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上初中时要途经当地一个供销社,有幸与供销社请的“背夫”同行很长一段路程,因此,“背夫”这个名词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背夫是大山里一张闪光的明片;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一支建设中攻坚克难的生力军。</b></p> 一张闪光的名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背夫”,故名思意,是一支极其特殊的运输队。我给背夫定意为“用原始简单的工具从事着一种极具繁重的体力活。”从事专业背夫的人,大多生存在民间底层,他们没有更多地劳动技能,只能靠背运物资下苦力养家糊口,在鄂西一带当地人将背夫俗称为“背脚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绿葱坡杨家垭供销社离我家约两公里,过去这里收购的所有山货都由背脚子背到绿葱坡集镇,然后由区供销社的马车队运往巴东县城,在江边码头将货物再次集并,装船顺水而下运至宜昌、武汉,或逆水行舟,运至万州、重庆等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千百年来,山里种植的粮食、药材、烟、麻、茶叶,养殖的家畜家禽等农副土特产品要运出山外变卖,然后又将所需的生产资料、生活物资,小到针头麻线、纸笔墨砚、糖果糕点等日常生活用品,大到原木制件、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都是靠背夫们一步一个脚印翻山越岭、风雨兼程,背进来送出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与背脚子同路久了,我们十多个同学成了背夫的小帮手。当他们背着物资负重前行时,我们会取下一些物品,提在手上,扛在肩上,抱在怀里。这时背夫会乐得跟在同学们后面屁颠屁颠地打趣逗乐,给我们讲一些幽默诙谐的故事,引得同学们开怀大笑,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一次放学回家,遇见背夫正在一棵树下歇脚,同学们不由分说就将背夫的东西卸下了大半,你扛两块布匹,他提一桶煤油,零粹的商品你一小箱,他一小袋,直奔供销社。当走到一个拐弯处,一名同学悄悄将水果糖抓了几把揣进了腰包。自此以后,同学们再要取物顺带时,背夫不言不语,并将能吃的东西全部放在物品底层,其他东西任由同学们取下顺带,这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天某同学分发给大家的水果糖是见财起意、顺手牵羊获得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我曾独自想过,背夫从来没有提起过水果糖的事情,是他真的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还是因为同学多次帮他带货,用一颗感恩之心,专为同学保留面子。此事的背后一定仍有隐情,不知道背夫在验货时因短斤少两挨过责骂还是赔了多少钱?更不知在他心中又留下什么伤痕。</b></p> 一道靓丽的风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三山”纵横的崇山峻岭,在长江、沅江、清江三江交错的沟壑峡谷,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野荒岭,背夫们就是这块广袤无垠土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解放后,在沪蓉高速不通之前,恩施全州八个县(市)人力物流运输全部要通过巴东中转,背夫们仍行使着历史负于的使命,铸就着大山物流的魂。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背夫曾络绎不绝穿梭于川盐古道之上。他们是西南地区经贸往来中重要的角色,这支极其特殊的运输队,无数进出的物资就靠他们负重的双肩,用双脚丈量着崎岖的山路,肩负着山里山外人物资交流的信任,用出卖力气肩扛起一家人的生计和责任,一路汗水,一路艰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背夫由来已久,自远古时期,因盐茶是人们不易获得的物品,就出现了诸如茶马古道、盐马古道、延伸扩展至川藏线上的丝绸之路。据《巴东县志》记载,早在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巴东茶店子就有一条川盐古道,名曰:茶马古驿,这个驿站就是集官道、商道、驿道、民道于一体的古代交通要道,是历史上贩运茶叶、食盐商队的必经之地,也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银大路”,这条路全部用青石板铺就而成,自巴东至恩施境内就绵延二百多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山区由于山高路险,行走极为艰难,可谓“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骡、马、就很难完成驮运,于是才出现了大量的背夫。当年,来自重庆巫山等地的巴盐经长江水路运抵巴东万户沱靠岸。从万户沱茶盐司开始,背夫们背着百多斤重的盐包,身披皮肩、脚蹬草鞋,手执打杵,开始数百公里的长途跋涉,行进在危机四伏的古道上,将盐运往恩施、宜昌等地。返回时背回茶叶,在巴东港聚集后用船运往汉口。于是背夫文化与长江的纤夫文化在川鄂交界的巴东共生共荣,衍生出湘、鄂、川上最有代表性的古道背夫搬运现象,江边的栈道,也成了大山里古老文明的象征,举世无双的山野民族特色。</b></p> 一座不朽的丰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背篓、皮肩、打杵子,是背夫缺一不可的“三件宝”。脚背篓是承载重物的运输工具之一,它用五年以上的粗壮荆竹编制而成,竹质厚实,编织紧凑,一般可承重二百公斤左右。背夫们常用的皮肩,大多是水牛或黄牛皮裁剪制成,背夫将它披在肩上,抵档背篓系对皮肉的碾压。打杵子是背夫稍停抹汗的支撑,成“T"型状,将脚背篓的底端搁置于T型的横担上即可停顿放松片刻。今日茶店古驿站,通过背夫的雕塑造型,从民间收藏来的脚背篓、皮肩、打杵子、斗笠、梭衣,复制出了当年背夫们的原始风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行走在古驿道上,光滑的石头古道穿寨而过,在石头上你会发现一个个的小石窝,那些深入大地肌理的石窝,随古道绵延于大山之间。据说,这就是当年背夫们用“打杵子”杵出来的痕迹,这些深深浅浅不规则的石窝,见证了一代一代背夫们的沧桑历程,见证了他们不屈不挠,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崇高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居住在巴东的人最懂背夫的艰辛,如果自己没当过背夫,一定与背夫有过擦肩而过的缘分,可以说没有背夫就没有巴东老城,背夫足迹踏遍巴东老城的街头巷尾,汗水流在江边小路上的卡卡角角。只要到过巴东的人,无人不知背夫的千辛万苦,无人不晓背夫们迎来送往时的满腔热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具有近千年历史的巴东信陵镇,一直是背夫们活跃聚集的地方,背夫们在这条繁华的“扁担街”上,在繁忙的长江港口运输线上,不知为多少行人卸下重载,让其轻装简行,他们以老实巴交的谦卑姿态,以出卖廉价的汗水与苦力,贏得了请托人的放心与好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因长江蓄水淹没了的巴东老城,背夫逐渐隐退,在老城三峡库区蓄水移址搬迁时,可以说是背夫们背出了一座崭新而又繁荣的新县城。背篓、皮肩、打杵子,丰富着当地人文景观的内涵,也是铸就现代城市不可磨灭的一座丰碑。</b></p> 一支攻坚克难生力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过去山里不通公路,出行难,难于上青天。巴东地势山高坡陡,房屋都是竖着建的,层层叠叠,路是成“弗”字型的,不上就下。城乡居民如果不会背,生存就成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不是专业的背脚子,但体验过背夫的生活。年少时在家里背过柴、上初中时跟随大人向粮管所送过公粮,高中时开展勤公俭学,从小煤窑里背过煤,农忙收获季节背过苞谷、红苕和土豆。参加工作后,1998年因抗洪抢险,我组织了300多人的背夫抢险队,带队从巴东港口趸船上、从物资仓库里抢运即将被洪水淹没的物资,背夫们络绎不绝,夜以继日沿着江边的礓䃰子,一路负重攀行,将损失降低到最大限度,这也是我当背夫的最后一次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巴东在三峡库区移民搬迁时,背夫们发挥了强大的生力军作用,为库区移民搬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顶烈日,冒严寒,拒艰难、抗艰险,背走了被拆除老县城的所有残垣断壁、灰砖破瓦;清除了大江两岸的残渣碎屑,污泥浊水。使一度闻名在外的脏、堵、乱、差的旧城不复存在,变成了如今的新城拨地而起,高楼林立,街道宽阔,两岸山青水碧,绿树成荫、花果飘香,闻名遐迩的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全域旅游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随背夫职业的渐行渐远,现在的搬运工作主要由搬运工人完成。拆迁公司、搬运公司、家政公司、物流公司比比皆是;大卡车、小货车、邮政快递等络绎不绝,方便快捷;通畅的物流,双向通达,物流八方,繁荣了城乡市场,丰富了物资供求,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忆往夕,峥嵘岁月稠。现在山里通了高速,通了高铁,就连乡村公路就得到了硬化,路好了,车多了,生产力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夫们已无用武之地且渐渐老去,退出历史舞台的背夫们,有的改甲归田、有的从事养殖、有的经商办企业,与大众群体一样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岁月更替,日新月异,风雨涅槃,沧桑巨变。 当我们迈步新时期的康庄大道时,在享受现代文明幸福生活时,在实现伟大复兴大业时,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上有过背夫的名字,背夫们的背篓背出了历史的风雨沧桑;背夫的皮肩,披出了生命中古老深沉的记忆;背夫的打杵子扎进在崇山峻岭的脊梁里;背夫的汗渍,直今还浸透在大山深处的黄土地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文.图.编辑//峡江甜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美篇编号//56593987</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背景音乐//雪域的祝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