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有光,读最美【238】

贞融(奶蜜盐共读指导师)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品读时光分享音频</b></p> <p class="ql-block">🕰️每天十点 “品读时光”</p><p class="ql-block">🌼深深的爱,淡淡的美。</p><p class="ql-block">🌸阅读,让生命更美好。</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今天我们共读的内容依然是张文质老师的著作《奶蜜盐》书中的段落:</b></p><p class="ql-block"><b>20230405《奶蜜盐》孩子的兴趣,会变成孩子巨大的优势⑤p141</b></p><p class="ql-block"><b>周三共读:</b></p><p class="ql-block"><b>女儿很小的时候,就跟她的表妹一起写童话,但在她们三年级之前,她表妹写的童话都要比她的好得多。当时我心里还在想,我跟我太太两个人都是学中文的,我的妹妹跟妹夫他们都不是学中文的,按理说,我女儿应该在写作上更有优势,但为什么她在写作上一点优势都没有表现出来呢?但我们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说过类似的话,我们总是鼓励孩子,多读多写,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b></p> <p class="ql-block"><b>【贞融手记】</b></p><p class="ql-block"><b>今天的品读者彭澎老师,可谓是每一次出现都会惊艳全场。即便很多次都不是提前预约,而是被我“抓壮丁”式的赶鸭子上架,(替补队员的强大功能)都能给我们惊喜。</b></p><p class="ql-block"><b>可见这是平日里阅读书籍的一种习惯,那就“阅读+行动”。只有不断在阅读中加以品析才能做到如此高效精准的“品读赋能”。</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今天品读中提出的“三个关键词,一个心法”,</b><b>是不是让蜜友眼前一亮呢?</b></p><p class="ql-block"><b>今天第二位品读者香香老师,算是我的“忘年交”吧,从她走进奶蜜盐读书会我就特别关注她,总有一种这位美仁我要把她往更高标准的带好。就如夏校对我说的:</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爱她就请严格要求她。</b></p><p class="ql-block"><b>香香老师每一次分享逐字稿都是早早准备好,发给我“贞融老师,您帮我指导一下”。我也是“毫不客气”的有模有样指导。哈哈😄,我觉得品读中可能这种相互信任,彼此滋养,这些过程更让人着迷,每一位蜜友都特别的真实,我们更愿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接纳自己,认清自己,改变自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正如夏校常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书读到一定程度,不仅仅读文字,读作者,更多的读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读自己,读生活,读人生。</b></p> <p class="ql-block">今天品读时光邀请到的第一位品读者是来自长沙的一位蜜友彭佩珍老师。</p><p class="ql-block">彭澎老师是奶蜜盐读书会资深的志愿者,蜜友们特别喜爱的美篇皇后。她自己常说文思泉涌,但是就是不太善于去开口说话的一位美仁。而如今的彭澎老师坚持共读,坚持品读,不仅是文笔斐然,也练就了奶蜜盐好声音。</p><p class="ql-block">那就今天的共读内容,彭澎老师她会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品读分享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彭佩珍老师品读分享:</b></p><p class="ql-block"><b>20230405品读时光第18次分享:深深的爱,淡淡的美,阅读让生命更美好。各位亲爱的蜜友,大家上午好,我是彭佩珍,是奶蜜盐读书会的志愿者,也是品读时光忠实的品读者。蜜友们还给我加了三个昵称“美篇皇后”、“一块砖”、“救火员”。我之所以有十八次在品读时光分享的经历,得益于此。五载书香路,沃土育芬芳。我何其有幸啊,结缘奶蜜盐读书会,结识这么多蜜友相伴读书!</b></p><p class="ql-block"><b>“共读,让生命更美好”,与我已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更多地是一段段生命成长的轨迹。</b></p><p class="ql-block"><b>跟着夏校、贞融老师从“巾帼读书会”开始,到“奶蜜盐读书会”,从“一个月读一本书到一年读一本书”,渐渐明白:原来,在读书会,不仅仅是读一本书,更多的是读一群人,读我们的生活。现在更是向着:把一个人的阅读变成一个家庭的共读、一群人的共读、一个单位的共读、一个社区的共读、一个城市的共读、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共读——祈愿把最好的共读方式献给一亿个珍爱孩子的父母!</b></p><p class="ql-block"><b>今天常读的内容是,张文质老师家庭教育第一定律《奶蜜盐》中的“孩子的兴趣,会变成孩子巨大的优势”篇章。相信许多蜜友在品诵完之后,都会发现其中或多或少有着自己与孩子相处时的影子,也会从张文质老师这个故事中获得一定启发。 </b></p><p class="ql-block"><b>“女儿很小的时候,就跟她的表妹一起写童话,但在她们三年级之前,她表妹写的童话都要比她的好得多。当时我心里还在想,我跟我太太两个人都是学中文的,我的妹妹跟妹夫他们都不是学中文的,按理说,我女儿应该在写作上更有优势,但为什么她在写作上一点优势都没有表现出来呢?但我们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说过类似的话,我们总是鼓励孩子,多读多写,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b></p><p class="ql-block"><b>从发出今天的共读接龙内容,到现在已是十点,全国奶蜜盐读书会各个读书群接龙者已达百人之多。无怪乎夏校感慨万千:在读书会待久了,不需要闹钟,因为,每天真正能够闹醒我们的是大家的读书声,当然,还有奶蜜盐文字的跳动和呼吸声。</b></p><p class="ql-block"><b>今天的品读,有三个关键词、一个心法,让我有理由分享给大家:</b></p><p class="ql-block"><b>第一个关键词:健康“兴趣”。</b></p><p class="ql-block"><b>一份对于学习写作的真兴趣,是保有学习动力的前提。张老师的女儿因为受爸爸妈妈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又有表妹一起学习写的动力加持,这份兴趣生发成了渴望。所以她的起点应该就比别人高,以至于,在张文质老师的如此真实和持久的精心陪伴下,她能带着自己的这份健康“兴趣”,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并能在不知不觉间突破自己的思维模式,超越原有的认知层面,获得提高,实现生命的实质性跃升,甚至可以成就贯穿终生的事业。</b></p><p class="ql-block"><b>诚如文质老师所说:天才的大脑和普通人的心态相结合。这种非常健康的“成功”,才应该是天才们最好的结果。不用怀疑,这种健康心态的养成就藏在父母的态度里。只有父母用爱滋养,用耐心陪伴,才能激发出孩子好的生命状态,唤醒孩子的潜力。</b></p><p class="ql-block"><b>第二个关键词:写“童话”。</b></p><p class="ql-block"><b>作为一个作家,尤其是一个研究家庭教育的专家,当然知道如何引导孩子保持写作的兴趣,写童话不失为一个简单、纯粹又有效的办法。它能由着孩子的天性,随性而为,异想天开的描述、组合。开发孩子想象力、观察力、表达力、创造力,养成笔耕不辍、钟情翰墨的好习惯。</b></p><p class="ql-block"><b>第三个关键词:“优势”心态。</b></p><p class="ql-block"><b>孩子如果能在自己家的优势里崭露头角,那是每个父母最得意、最期待的。这时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值得欣喜,而孩子们终其一生或多或少地在寻求父母的肯定和认可。如果他们得到赞扬、尊重和认可,他们会非常乐意用行动向父母表现,自己有多出色。</b></p><p class="ql-block"><b>但是如果孩子有优势却表现不佳,甚至不如那些明显“弱势”孩子,父母怎么办呢?</b></p><p class="ql-block"><b>张文质老师提出一个心法:总是鼓励孩子,多读多写,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b></p><p class="ql-block"><b>什么“按理说,我女儿应该在写作上更有优势”,什么“为什么她在写作上一点优势都没有表现出来呢?”这样的疑问,这样的抱怨,要像张文质老师家一样,“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说过类似的话”,我们总是鼓励孩子,多读多写,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b></p><p class="ql-block"><b>正是因为有张文质老师这样的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能蹲下来听从并尊重孩子在关注什么,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计划催促孩子;是善于发现孩子之间的成长差异,在陪伴中慢慢发挥孩子的个性特质;是及时夸赞、表扬或督促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孩子发扬长处,弥补短处。</b></p><p class="ql-block"><b>所以无论孩子是不是天才,是不是有优势,父母都应始终把孩子当做一个普通人、正常人去培育,都应该重点关注怎么去创造更好的物质与精神条件,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唯有父母秉持健全的家庭教育观,才能帮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b></p><p class="ql-block"><b>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陪伴。</b></p> <p class="ql-block">今天品读时光邀请到的第二位品读者是来自衡阳的一位蜜友王梅香老师。</p><p class="ql-block">香香老师是奶蜜盐读书会志愿者团队的一员,从加入奶蜜盐读书会就积极的参与每日的共读,坚持品读分享。一颗大爱慈悲之心,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香香老师一直努力丰盈自己,还点点滴滴的践行到生活中去。</p><p class="ql-block">那就今天的共读内容,我们的香香老师她会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品读分享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梅香老师品读分享:</b></p><p class="ql-block"><b>尊敬的主持人老师,亲爱的蜜友朋友们,上午好!我是香香,来自衡阳两个孩子的宝妈在东莞与大家相约在第238期奶蜜盐品读时光,分享我的品读感悟。</b></p><p class="ql-block"><b> 清明节雨纷纷,行人急匆匆,清明的风吹动着心中绵长的愁思。四月的芳菲天,美景尽收眼底。借着这美丽的清明天,把美丽的祝福送给大家。愿你拂去心中的烦恼,生活永远幸福甜蜜。</b></p><p class="ql-block"><b> 我们总是要多鼓励孩子,给予孩子鼓励,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对孩子所有感兴趣的一切给予鼓励,是我们对孩子最基本的态度。哪怕有时候我们还不能接受孩子的某些想法,但我们也要努力。不去损害他的热情。</b></p><p class="ql-block"><b> 记得我的大女儿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让她去上了一个英语兴趣班,给她去报英语班的时候,我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得提前让他去接触一下英语,因为四年级才开始学英语。没想到女儿特别喜欢学英语,还有那个英语老师讲的也会声会色,到后来女儿还说要去英语老师那里补习语文跟数学。每次英语老师给的小测试,她都是九十几分,而且每次都特别开心,不像其他的科目考试,一到考试了就愁眉苦脸的,一愁莫展的样子。而我呢会经常鼓励她,我说英语成绩好也不错,以后我们可以学英语专业啊。英语到现在她一直坚持热爱着。</b></p><p class="ql-block"><b> 我大女儿也去学过舞蹈,但是去学舞蹈呢,我们是带着目的性去的,并不是她爱好的,不是她感兴趣的,那时候她有点胖,想去给她塑造一下她的体型,想着女孩子不都是学舞蹈吗?其实如果只是为了什么而去学,而去培养兴趣的话,很难坚持下去的。这样违抗的孩子本身的意愿。也是违背了孩子的自然的成长。大女儿学了两年的舞蹈,后面就没有继续了。身为父母,我们的目光既可以向上,也要向下,要珍惜孩子已经具备的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正常的普通人。恰恰就是一种努力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b>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某种态度,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践证明,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注意力集中,记忆东西牢固,思维活跃、敏捷。孩子的学习兴趣越大,积极性就越大,自然会专注地学习,越学越好,越学越快,反过来又促进了他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当孩子爱上一件事情,不需要父母督促,孩子也会想尽办法来做好。又可以培养孩子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心。反之,当孩子对一样东西不感兴趣时,自然会有排斥心理,不愿意接触它,越学越差,越差越没自信心,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就如我的大女儿,她对数学不感兴趣,怎么补课怎么教,成绩都提不上来。反而让他在学习上变得很焦虑。就如爱迪生的一句格言里面说:“我为什么这么努力,成绩还不提高呢?”下半句是:“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重要。”</b></p><p class="ql-block"><b>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真的可以成为他的事业,成为他的命业,一个人的兴趣会变成他巨大的优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