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3.4.5,清明节,我远在西安,不能回老家祭祖,更不能在我老父亲的坟前插一束花,烧几张纸钱,培几锹土。只能在东南角的窗台上为先人们供养清水薄酒,熟食菜肴,以寄哀思。</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西安的天气一直是阴雨绵绵,此刻还嘀嗒着小雨。淅淅沥沥,明澈着过往。</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九七九年的一个晚冬。父亲要到十五里远的新保安镇赶集市,粜玉米籽,问我是否愿意一起去赶集。那天正是周日,我不用去村里的学校代课上班,就很高兴地跟着父亲一起去赶集了。父亲推着家里的独轮手推车,中间的车梁上放着满满一大口袋的玉米,这个土色帆布口袋是当时家里一件重要的物件,上面用黑色墨汁,写着黄山水,我大弟弟的名字。我和父亲出门向东,沿着村子东面的正南路,一直向前,又绕过辛庄子村,走在了灌区的大桥上,我突然抬头向右前方瞭望,只见前面几百米的地方,黑压压聚着很多人,我赶忙问“爹,你看前方那么多的人,发生什么事情了啊?”“那就是新保安的集市啊!”我心里涌过一阵欢喜,这是我长到十七岁,第一次看到集市,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人聚在一起交易买卖农产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了集市,父亲一边走一边喊着“粜玉米,粜玉米,干透了的玉米啊!”,有三五个人询问价格,讨价还价,都没有成交。这时一个瘦骨伶仃,蓬头垢面的中年妇女走过来,用她黢黑的手抓了抓口袋里玉米,又和父亲讨论了价格,我也记不清价格是否合理。她要求我们把这一袋玉米送到她的家里。我和父亲跟随着她走进一条小巷,到她家里的外屋地,父亲把一大口袋的玉米扛在肩上,散开系口袋的麻绳,金黄的玉米粒哗啦啦流进她家外地中央放着的一个大号笸萝里……父亲说“这玉米干透了!”中年妇女笑盈盈地把她额头前蓬乱的头发撩起来,我发现她的右眼角边有一个铜钱大小的黑色斑痣,这时女人的双腿早被两个四五岁的娃娃紧抱着,她从兜里拿出了八块钱给了父亲,低头对她的娃娃好“宝啊,这下饿不着了!”这一幕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辈子在村里的土地里耕作,收获了土地的馈赠,养育了我们一家大小,也用公平的市场交易,兑换了他给予社会的生命价值!</p><p class="ql-block"> 2023.4.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