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次到三阳小学,都会有种莫名的亲切感。我曾多次认真思考过这种感觉的缘起,是那个每次都要和我合影的那个自信又阳光的可爱小男孩,还是那些谦逊又不失热情的老师,亦或是他们演绎和传递着和曾经的我们一样,扎根乡村,初心不改的执着和坚守的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结束三阳小学的听课活动,周老师的一番话再次感动了我。“每次吕老师来三阳,老师们都感觉收获特别多。在学校我年龄相对偏大,吕老师来听课,我虽然有些紧张,但心底感觉特别温暖。好几次我们学校年轻老师听说吕老师要来,都特别激动,都在积极准备。上一次您因为其他工作没能来,数学老师都很失落,今天看到您来学校了,老师们可高兴了……”感动于周老师真诚朴实的话语之余,更感到责任和压力,唯有继续努力,为老师们做好服务,才能不辜负长期以来老师们对我的期待、信任和包容。</p> <p class="ql-block"> 从本次我们深入三阳镇良西小学、湖河小学、中心小学三所学校所的11节数学看,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做法:</p><p class="ql-block"><b>1.关注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b>课堂上,老师们都有放手的意识,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一味地老师讲学生听,有效践行了“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的理念。</p><p class="ql-block"><b>2.关注了多媒体设备的运用。</b>老师们注重了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融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整合,顺应了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时代要求,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p><p class="ql-block"><b>3.关注了教学情境的创设。</b>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老师们都很注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两天的听课,这样几个问题与老师们共勉:</p><p class="ql-block"><b>1.目标意识要强化。</b>老师们在备课时都在教案本上明确列出了教学的几条目标,但很多时候预设的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导致教学中目标意识不强,目标设定不清,活动设计指向性不够明确,教学重点不够突出等问题,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要对本节课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强化始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终于教学目标的落实的意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p><p class="ql-block"><b>2.活动设计要取舍。</b>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老师们虽然都能设计丰富的活动给学生提供表达、操作、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理解知识。但部分老师在活动的设计上不会取舍、整合,学生只是在老师的指令下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任务,缺乏深入的思考,导致活动内容重复,缺乏层次性。因此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针对性、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寻求获取知识的路径和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引发认知冲突,产生思维碰撞,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失去了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b>3.学习方式要灵活。</b>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课堂上,部分年轻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有新意有思考,有很多好的想法,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却总是与预期效果有差距,究其原因,是老师的引导不够巧妙,学生学习方式不够灵活导致的。如课堂上看似学生在操作,但是学生有操作无思考,看似学生在合作学习,但是有合作无要求,看似组织了交流分享,但是有交流无互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没有真正被激活,导致课堂教学不够灵动。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动答疑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知识的被动接受”为“思考后的发现”。</p><p class="ql-block"><b>4.资源运用要精巧。</b>老师们在教学中,都能够学习借鉴网上或教参资源包中的课件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但在资源的运用、处理上不够精巧,部分老师过分依赖现成课件资源进行教学,没有根据学生情况情和课堂教学实际进行适当的删减和修改,导致教学思路受课件资源的束缚,没有充分发挥资源的辅助作用,教学效果自然就不够理想。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借鉴的课件资源进行必要的修改,比如课件资源中的标题要删掉,学生的思维过程、老师的启发性问题最好是课堂生成的,而不是用课件演示来替代,真正让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而不是成为课堂的点缀。</p><p class="ql-block"><b>5.评价方式要多样。</b>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教学中评价激励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们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往往就是“你真棒!”“真聪明!”等无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积极性不够高。因此教学中,我们可根据课堂的生成进行有温度的评价,如:“你的思维很活跃,想法很独特!”“你不仅思路清晰,表达也很清楚、完整!”“你真是有双数学的眼睛,发现了藏着这里面的数学知识!”“你的概括能力真强,老师给你点赞!等,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不仅体验到学学习的乐趣,也建立了学习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 教学是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双向奔赴,交流点评只是点亮创新的烛火,而择一事,终一生,在似水的年华中坚守如磐的初心,才是教师成长的真谛。愿我们永葆对教育事业热爱,始终做新时代乡村教育的追光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