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清明 浸润童心---斯洛伐克小镇幼儿园大一班清明节主题活动

斯洛伐克小镇幼儿园

<p class="ql-block">“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亦称踏青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有清洁明亮之意。它不仅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光的美妙时节,也是一个中华民族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传统节日。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传统节日,加深对清明节的了解,斯洛伐克小镇幼儿园大一班开展了以清明节为主题的相关活动。 </p> 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p class="ql-block">清明节的起源传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各国期间,一次断了粮食,他的随从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重耳复位以后对于跟随自己的有功之人大肆封赏。但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就领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里,重耳采纳了手下的馊主意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没出山。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就在这天大家都不烧火做饭只吃凉食,因此这天也被称为“寒食节”,后来寒食节跟清明一起合并为“清明节”。</p> 了解清明节传统习俗 <p class="ql-block">清明节习俗甚多,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习俗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p> 1.扫墓祭祖 <p class="ql-block">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p> 2.春游踏青 <p class="ql-block">踏青也称作春游,古时也叫探春、寻春等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间处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p><p class="ql-block">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风最为盛行,一直相传至今。</p> 3.拔河 <p class="ql-block">拔河的运动起源于春秋后期,开始是在军队中盛行,当时叫“牵钩”、“钩强”,后来流传到民间,到唐朝时期开始称为“拔河”。</p><p class="ql-block">拔河就是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比较粗的绳子,将对方拉出河界,就算获胜。唐玄宗时期曾经在清明节时期举行大型的拔河比赛,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清明节的民间习俗了。</p> 4.放风筝 <p class="ql-block">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p><p class="ql-block">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p> 5.荡秋千 <p class="ql-block">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p> 清明节手工活动 <p class="ql-block">清明节要到了,大一班的小朋友们用灵巧的小手画出了漂亮的图画来过清明节。</p> 清明节手势舞 <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多的认识,感受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精髓,同时大家也深深感受到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还来的,值得我们学习。珍惜幸福生活,从身边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 清明节放假安排

清明节

踏青

习俗

重耳

拔河

清明

介子

风筝

扫墓

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