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清明”是个特殊的时节,它身兼两职:既是我国四大节日之一(另外三个是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又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作为节日的清明节,乃是融合古时寒食节、上巳(sì)节而成,时在唐宋以后。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历史远比“清明节”悠久。成书于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就记载有二十四节气,其名称与顺序与现今流行的完全一致,显然已经很成熟,其源头应该更早。此书《天文训》篇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按:指北斗星斗柄,古人以其指向确立二十四节气])指乙,则清明风至。”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全程时日为十五天,较作为节日的“清明节”为长。清明节气着重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及相随而来的农耕活动,清明节则人文色彩更浓一些。两者联系紧密,习俗交叉,很难截然厘清。本篇先聊一聊清明节气,然后再说说清明节。</p> <p class="ql-block"> 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交节,今年(2023)在5日。《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引)清明物象三候为:“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rú),三候虹始见。”桐树有多种,“桐始华” 之“桐”具体指哪一种,自古聚讼不定。明代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五:“桐种大同小异,诸家各执所见,纷纷致辩,亦不能诘矣。”依据花期、栽培史等因素,一般认为“桐始华”之“桐”指的是泡桐。泡桐为落叶乔木,花成簇开放在枝头,花期3-4月。兰考泡桐是泡桐的一种,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防风固沙,曾广植泡桐。如今兰考已摘掉了贫穷的帽子,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泡桐功不可没。我国2019年11月29日发行《精准扶贫》邮票第5枚“河南兰考县”左上角呈现的就是一枝带花的泡桐,远景黄河湾畔,泡桐树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 “二候田鼠化为鴽。”鴽为鹌鹑类小鸟。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汉蔡邕《月令章句》:“鴽为鹑䳺(yàn)之属。”古人习用“阴阳”之说解释物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鼠阴类,鴽阳类。阳气盛,故化为鴽。盖阴为阳所化也。”有人解释这段话说:清明时节,天气变暖,阳气上升,所以喜阴的田鼠便躲进洞穴,不大在地面活动;而喜阳的鹌鹑之类的小鸟活跃起来了。我个人以为“二候”是就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物象变化而言的。清明时节,草木开始繁盛,昆虫活跃,以植物嫩枝、昆虫为食的鹌鹑类小鸟活动频率明显比冬季增多,取代田鼠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小动物。我国没发行鹌鹑邮票,邻国阿富汗1970年8月1日发行过一枚鹌鹑邮票。</p> <p class="ql-block"> “三候虹始见。”清明时节多雨,唐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多,则彩虹出现的机遇就大,这也是清明时节的一个特点。我国香港特区2020年2月4日发行《二十四节气—春》邮票,第5枚为“清明”。邮票为半圆形,两枚颠倒并联,形成一个圆。票图为一家三口雨中打伞行走在路上的剪影,背景为山峦、树木,雨滴清晰可见。绿色的基调彰显了清明的气清景明。</p> <p class="ql-block"> 香港特区2014年3月27日发行《天气现象》邮票,第1枚即彩虹。</p> <p class="ql-block"> 清明的花信三候是: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桐花与物象三候的“桐始华”重合,看来桐花与清明确有不解之缘。麦花,指小麦花,开在小麦每个节点的小穗上,常见的有黄色和白色,花期极短,仅15-30分钟。印有麦花的邮票未见,主图为小麦的邮票倒不少,我国1959年4月25日发行的《一九五八年农业大丰收》邮票第1枚即小麦。1960年1月20日发行的《全国农业展览馆》邮票第1枚近景主图也是小麦。</p> <p class="ql-block"> 麦花照片(左:黄色;右:白色。网络照片剪接合成)</p> <p class="ql-block"> 柳花是垂柳的花,鹅黄色,有雌花雄花之分,雌花一个雌蕊一个蜜腺,雄花两个雄蕊两个蜜腺。蜜腺可分泌花蜜,以吸引昆虫来帮助传布花粉。花期3-4月。有人以为柳花即柳絮,实为误解。唐人陈藏器《本草拾遗》:“花即初发时黄蕊,子为飞絮,以絮为花,其误甚矣。”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也说:“柳花即是初生有黄蕊者也。及其华干,絮方出。”柳絮是柳花雌花谢后长出的籽,上面附有白色绒毛,所以可以随风飘荡。柳花不甚艳丽,不大为人注意;柳絮则因为东晋才女谢道韫状雪的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为人时常提及。柳花柳絮均未入方寸。</p> <p class="ql-block"> 柳花照片(采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谚语说:“清明断雪。”清明时节气温转暖已基本成定局,农业生产随之进入高潮,“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春耕春种大忙如火如荼,植树造林也适时进行。</p> <p class="ql-block"> 牧童放牛(江苏泰州2015年清明风景日戳)</p> <p class="ql-block"> 植树(河南南阳2015年风景日戳)</p> <p class="ql-block"> 下面再聊聊清明节。</p><p class="ql-block"> 作为现时清明节的来源之一的寒食节起源于上古先民的禁火、改火习俗。我国多部先秦古籍都有先民“燧木取火”之说。《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躁。”《周礼·秋官·司寇·司烜(xuān)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先民还“改火”,即将用了一段时间的明火熄灭,重取新火。《论语·阳货》:“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魏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故曰‘改火’也。”改火的目的据说是为了防止“时疾”,即季节性流行病。《周礼·夏官·司马·司爟(guàn)》:“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禁火、改火都有专人负责,除了司爟外,还有前面提到的司烜氏:“司烜氏…… 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p> <p class="ql-block"> 燧人取火(2019年8月6日发行的《中国古代神话(二)》邮票第1枚)</p> <p class="ql-block"> 春秋后期,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一些忠于他的臣属不弃不离,始终跟随。介之推(也作“介子推”)是其中之一,相传他曾割自己股肉给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归国,当了国君,史称晋文公,遍赏当年跟随自己的人。“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没有抱怨,与其母“谐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了这个故事,但对故事的结局只是说:介之推“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庄子·盗跖》多了被烧死的内容:“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西汉末年刘向《新序·节士》中情节则更丰富:“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 大约在两汉之交的时候,民间把介之推与禁火、不火食联系到一起了。东汉初桓谭《新论·离事》:“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后汉书》、曹操《明罚令》等还记载汉魏之时介之推家乡并州一带为介之推禁火食甚至达数十日。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将介之推家乡界休县更名“介休”,赋予了纪念介之推活动官方色彩。不火食时间太长,不利于健康,因此禁火时限慢慢缩短至几日,乃至一日。加进纪念介之推的内容后,禁火习俗也就演化为正式的民俗节日—寒食节。</p> <p class="ql-block"> 北京邮票厂印制的“介子推纪念张”</p> <p class="ql-block"> 山西介休绵山景区介之推母子雕塑及依据它刻制的纪念邮戳</p> <p class="ql-block"> 寒食节一般被安排在清明的前一、二天,因为与清明时间太近,习俗也有交叉互通之处,所以自唐朝起,寒食节便慢慢地被融入到清明里去了。《唐会要·休假》:“(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宋时,人们虽然仍提“寒食”,但寒食节的习俗通常已被记在“清明”的名下。如苏轼既在著名的《黄州寒食帖》中说“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又在《徐使君分新火》诗中写道“临皋亭中一危坐,三月清明改新火。”</p> <p class="ql-block">苏轼《黄州寒食帖》</p><p class="ql-block">(2010年5月15日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行书》邮票第3、4枚)</p> <p class="ql-block"> 上巳节风俗亦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郑风》有一首《溱洧》,描写郑国青年男女手持香草,来到河冻已解,清流欢腾的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戏谑,倾诉爱慕的情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按:诗中“涣涣”指河水解冻奔流的样子;“蕑”为一种香草;“浏”为水深且清的样子。)两汉之交的薛汉《韩诗薛君章句》明确指出诗描写的是“三月上巳之日”的“郑国之俗”。</p> <p class="ql-block"> “三月上巳”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彼时还处于季节交换之中,寒气尚未褪尽,人易患病,古人认为此刻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的即此种情景。汉代这种风俗已成常态,《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按:指三月)上巳,官民皆絜(jié,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èn,病),为大絜”。以郊游踏青和祓禊(fúxì,水边戒浴,除不祥,求福祉)为主要内容的民俗节日上巳节形成。魏晋时进一步确定为三月三日,后世因之。魏晋文人雅士还在上巳节玩起了“曲水流觞”游戏:参与者坐在环曲的水边,将盛着酒的觞(酒杯,多为木质)置流水之上,任其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饮下,然后赋诗一首,未成者罚酒三杯。东晋书圣王羲之曾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聚会兰亭,行“曲水流觞”之事。王羲之将诸人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序以行书写就,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p> <p class="ql-block"> 兰亭(2004年11月6日发行的《中国名亭(一)》邮票第3枚)</p> <p class="ql-block"> 王羲之《兰亭序》</p><p class="ql-block">(2010年5月15日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行书》邮票第1、2枚)</p> <p class="ql-block"> 晋以后,“曲水流觞”渐渐不那么流行了,踏青春游风气依然很盛。唐代都城长安的曲江曾是上巳节欢会的重要场所,杜甫《丽人行》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张萱创作的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也是曲江上巳节情景。</p> <p class="ql-block"> 《虢国夫人游春图》邮票(1995年5月23日发行)</p> <p class="ql-block"> 宋代兴理学,礼教日趋森严,青年男女游春欢聚习俗式微,祓禊、曲水流觞等也风光不再,加上上巳节时间上又与清明相近,一些习俗也与清明相近相通,于是上巳节也和寒食节一样,逐渐融入到了清明之中。此后的清明节既承揽了寒食、上巳两节的部分内容,又兼蓄了清明节气的一些习俗,蔚为大国,成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p><p class="ql-block"> 提起清明节的民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扫墓,祭奠祖先和为国为民捐躯的志士仁人。这一习俗主要来自寒食节。自魏晋始,民间祭拜介之推,并将原先不固定时日的扫墓祭祖活动也逐渐挪至寒食节。唐代更以皇帝诏令的形式加以确定:“开元二十年四月,制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於茔南门外,奠祭馔讫,泣辞。食馀馔任於他处。不得作乐。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二·上陵》)宋时,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宋吴自牧《梦梁录》)我国2010年4月5日发行的《清明节》邮票第1枚和天津邮电部门2021年4月4日刻制的联体邮戳表现的就是清明扫墓祭祖活动。</p> <p class="ql-block"> 我国现时还常遵照传统习俗,在清明节开展祭奠先烈活动,教育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爱国爱民。我国1975年12月1日《新中国儿童》邮票第1枚“授红领巾”反映的就是这类活动。邮票右上角人民英雄纪念碑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踏青春游也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它主要来源于上巳节,与清明节气也有关联。新疆哈密2013年4月4日刻制的风景邮戳上游人春江泛舟,正驶向传统石拱桥,岸边垂柳依依,远处古塔巍巍,风和日丽美景直扑观者眼帘。</p> <p class="ql-block"> 放风筝是清明踏青活动的不可或缺的一项,它既是上巳节的遗俗,也是“气清景明”的清明节气特点导致的必然。最喜放风筝的当属儿童。我国2010年4月5日发行的《清明节》邮票第2枚和2015年2月5日发行《二十四节气(一)》邮票的第5枚主图,以及江苏苏州老年邮局2006年4月5日刻制的纪念邮戳表现的都是儿童在放风筝。</p> <p class="ql-block"> 盖有安徽淮南八公山邮政营业所2015年2月4日邮戳的“清明”邮票极限片上一位牧童骑在水牛身上正在全神贯注地放风筝,很是浪漫。</p> <p class="ql-block"> 荡秋千也是春游活动的一项内容,来源于寒食节。《太平御览·时序部》引《古今艺术图》说:“寒食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也。”荡秋千最受青年女性和孩子们青睐。我国2003年9月5日发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第4枚主图为一位朝鲜族少女正在荡秋千,淡化处理的背景隐约可见两位朝鲜族少女在表演双人合荡秋千。</p> <p class="ql-block"> 2003年5月16日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三组)小型张上“西湖主”也在荡秋千。</p> <p class="ql-block"> 2017年5月31日发行的《儿童游戏(一)》的第4枚上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激情地荡着秋千,帽子脱落都顾不上了。浓密的垂柳枝随风飘荡,春意可掬。</p> <p class="ql-block"> 我国古代也有足球运动,不过叫“蹴鞠(cùjū)”,又称“蹋鞠”、“蹴球”等。蹴、蹋都是踢的意思;鞠就是球。开始鞠是用皮革包裹米糠或毛发制成的实心球,唐以后方出现充气的球。《太平御览·时序部》:“刘向《别录》曰:寒食蹋蹴,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於战国。案鞠与球同,古人蹋蹴以为戏。”将蹴鞠归入寒食节活动,后来也成为清明节活动。2006年5月20日,蹴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1986年12月20日发行的《中国古代体育》的第4枚表现的就是蹴鞠。</p> <p class="ql-block"> 清明戴柳插柳植柳习俗也来自寒食节,传说当年介之推母子被烧死时所抱的柳树第二年复活,晋文公命之为“清明柳”,折柳条编圈戴头上。后世仿之,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当然,这一习俗与清明节气柳树繁茂也有牵连。我国2010年4月5日发行的《清明节》邮票第3枚“插柳”说的就是这一习俗。</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还有一些应节美食,如馓子、青团等。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古时又称“寒具”,原是春秋战国时期寒食禁火时食用的。馓子南北方都流行,北方以麦面为主料,南方多以米面为主料。馓子色泽黄亮,香脆可口,颇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 馓子</p> <p class="ql-block"> 北京邮政部门2017年4月4日刻制的联体邮戳《清明·馓子》</p> <p class="ql-block"> 青团是江南地区清明节必备的传统特色点心,将艾草汁(也有用雀麦或其他绿色蔬菜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豆沙或莲蓉馅制成。开始是用作祭祀的,也充当寒食禁火时食物,现在主要被当成春游小吃。江苏吴江2021年4月4日刻制的“清明节”邮戳前景突出位置上显示的即青团。</p> <p class="ql-block">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清明又是春天里的最佳时节,气清景明,加上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人怎能不醉心其中,无法忘怀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