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贯彻落实三门峡市教育局教研室和义马市教体局教研室关于开展“研课磨课活动”的精神,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义马市二中语文教研组在教研共探的优良传统基础上,深耕研课磨课活动精神,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如果说二月的研课磨课是春的序章,那么三月的研课磨课则是春华烂漫,让人生欢喜心,让人看到新生代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三月,市二中语文教研组有重点地研磨了青年骨干教师杨祯的《溜索》一课。三月初,第一轮研磨:定骨架,定方向,着眼宏观把控。从学习目标的制定、教学流程的安排,包括课堂检测的题目设计等方面,同头课教师和教研组成员都提出了中肯的建议。</p><p class="ql-block">三月中旬,第二轮研磨:看细节设计,看时间统筹,进行微观雕琢。从各个环节是否层级式推进,问题设计是否体现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要素和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度研讨。同头课教师热情诚恳,直指要害,授课教师深有启发,二次备课。教研组成员针对二次备课教学设计各抒己见,帮授课教师出谋划策。群策群力,让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臻于完美。</p> <p class="ql-block">经过近一个月的研磨,三月底,授课教师进入第三轮研磨阶段:校级公开课展示。</p> <p class="ql-block">好课不厌千回磨。经过研磨的公开课,无论从学习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流程的各环节问题导向和时间控制,都较打磨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学习任务群的动态性巧妙设计,既凸现教学重点难点,又举重若轻,聚焦核心素养,带动了课堂节奏。整节课环环相扣,教师引导点拨得当,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有效,目标达成高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没有反思的教学是无效教学。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市二中语文教研组在授课教师校级公开课展示结束后,又进行了第四轮研课磨课。</p><p class="ql-block">首先由授课教师说教学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然后由同头课重点点评其优缺点;最后教研组其他教师补充,教研组长总结。</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感觉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这句话道出了每一节优质课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研磨研磨,到底研磨什么?我想作为授课教师和观课议课教师心中应该都有一个正确的认知。</p><p class="ql-block">一、磨课标。课标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有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课堂设计中,这样的课才是有生命力的。如果教师对课标的精神把握不准确,教学难免会出现偏差,无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二、磨教材。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语文教师要有重构教材的意识和能力,要把教材中的文本当作教学的例子而非教读任务。</p><p class="ql-block">三、磨教参。教师除了研读文本还要充分利用好教学参考书,了解其对教材内容的解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和要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准确拟定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四、磨过程:反复试讲,完善细节。每一次试讲,对授课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暴露问题和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也是对自己教学设计进行熟练和优化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千锤百炼“研”为径,精益求精“磨”始工,只有经过研磨的课,才经得起推敲,只有经过反复打磨,一节好课才能生成。而打磨的过程,也是授课教师成长最快的课堂。三月春深深几许,正是研磨火热时。愿我们都能“如琢如磨”,成为杏坛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策划:雷书光</p><p class="ql-block">统筹:王志松</p><p class="ql-block">协作:市二中语文教研组</p><p class="ql-block">成员:张红梅 李艳芳 姚明丽 王光明 李凌 秦瑞雯 宋燕 李冠超 杨祯</p><p class="ql-block">图文:张红梅 姚明丽</p>